2022年12月23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鑫昕(右)在试运营的新成昆铁路采访西昌机务段“铁骑先锋”车队副队长张申树。钟诗宁/摄
蜀地阳光少,因此有“蜀犬吠日”之说。生活在四川盆地的人们对阳光的向往程度,不亚于久旱季节对甘霖的渴望。特别是秋冬时节,但凡出太阳的日子,人们几乎倾城出动,沐浴在难得的阳光之下。
四川也有阳光城,攀枝花、西昌等地是中国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那里的枇杷,在元旦、春节就上市了,常见于热带的芒果也在攀西地区扎下了根,成为远近闻名的农特产品。因此,冬天去攀枝花、西昌租一套房子住上几个月,是很多老人的生活方式。毕竟,这是最近的“阳光城”了。
近是近,但路途并不轻松。尽管通了高速公路,但成都到西昌需要五六个小时车程,到攀枝花则要接近10个小时。沿成昆铁路,成都到西昌要10个小时,到攀枝花要13个小时。最快的是飞机,两地都建了机场,但毕竟成本高昂,普通老百姓不一定会选择。
2022年12月26日新成昆铁路通车,一下子拉近了包括攀枝花、西昌在内的成昆沿线地区的时空距离。成都到西昌只要3个小时,到攀枝花要5个小时。这条新闻关注度很高,在我的朋友圈里几乎刷屏。
去攀枝花、西昌,上述三种交通工具我都乘坐过,个中滋味都有体验。作为长期在四川工作的记者,我能理解新成昆铁路为什么如此火爆,那就是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新春走基层”启动时,我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选题就是去新成昆铁路走一遭。
我乘坐新成昆铁路的新款动车组,换了一种乘坐体验,也换了一个观察视角。一路上,和铁路工作人员聊他们的驾乘体验,我能感受到铁路升级换代给他们带来的欣喜。
在攀枝花和西昌,我和当地的创业者交流,他们当中有文旅行业从业者,有农业领域创业者,这些靠“阳光”吃饭的年轻创业者,更充满了对新成昆铁路的强烈期待:不仅提速旅程,更要提速发展。
6年前的“新春走基层”,我写过一篇《穿越大凉山的“和谐号”》,讲的是老成昆铁路上的“慢火车”。绿皮火车慢悠悠地穿越大凉山,满足了老百姓的“慢行”需求。
2022年1月,西昌有了通往昆明方向的动车,标志着大凉山进入动车时代,我写了报道《“复兴号”开进大凉山》,记录了大凉山从“慢火车”到“复兴号”的跨越。
2023年,新成昆铁路全线通车,又是一个跨时代的节点,我完成了一篇新的“新春走基层”报道《攀枝花的阳光离成都“近”了》。乘客王女士有3年没有回娘家了,新成昆铁路的开通让她离家近了,她可以便捷地回娘家,一对双胞胎女儿将第一次见到她们的外婆,我把她们的故事写进了报道。
因为新成昆铁路的通车,我原本想在2023年元旦带家人去攀枝花“晒太阳”,提前3天在12306客户端购票,结果票售罄。好不容易等到了去程的票,返程票还是买不到,只好作罢。攀枝花的朋友开玩笑说,你就错峰出行吧,反正新成昆铁路一直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鑫昕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