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境 建构 生存 真实 视频

短视频语境下“真实”的建构 | 《拟真化生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3 03:33:04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拟真化生存

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研究

刘文嘉 著

定价:48.00元

商务印书馆 2022年6月

内容简介

“元宇宙”之类的概念预示了一种极致化的媒介生活,正在引发规模空前的讨论。想想看:脸书用户接近地球一半的人口,规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帝国;微信“月活”超过十亿,将庞大的物理疆域浓缩进一个线上社群。超地理、超历史、超组织的媒介宇宙,确乎已在到来的路上。

当人类普遍进入线上化生存,而这种生存方式还未经充分反思,我们确实应该选择一个哲学框架,对当下的生存态势进行整体性把握。在这本书里,我们选取的是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的媒介批判理论及其背后的社会批判理论视野,看看他提炼出的主体性问题、本体论问题,能否助我们在符号流动的媒介中,锚定“何为真”“我是谁”的答案。

作者简介

刘文嘉,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先后在光明日报总编室、评论部、全媒体工作,现任光明日报社评室主任,兼全媒体总编室副主任。学术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当代法国哲学,涉及部分文化哲学命题。目前致力于媒介批判的跨学科研究,尝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介入当下媒介现实。

展开全文

短视频语境下

“真实”的建构

本文节选自《拟真化生存》第166—172页

本书第一章曾举过她的例子。2019年12月,这位叫李子柒的女孩在互联网上迅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分析她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达到了64000,条,“李子柒”这三个字的组合迅速进入输入法。人们追索她的信息发现,近几年来,她在B站、微博、微信都有庞大粉丝群,在海外视频网站上的粉丝数量一度与CNN不相上下。有意思的是,此次被刷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是她自己半年前的数据。

随后,她的名字反复在舆论场沉浮,她带来的文化现象被从多个角度讨论,而且,讨论的质量明显超出了一般性的公共讨论。如果说一年多来有什么变化,那就是最初关于她的视频是否是“真实生活”的纠结逐渐消散了,对她背后团队运作的质疑式微了。更关键的是,这种消失不是因为问题有了“是”或“不是”的答案,而是因为问题本身被取消了。

也就是说,随着短视频时代的降临,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线上生存方式的快速覆盖,人们对短视频意义上的“真实”有了新的认知,人们逐渐接受,移动社交中的博主、U主,加V者背后,有着机构媒体一样的严谨团队,“意见”和“观点”是充分考虑过目标读者、数据判断和IP形象塑造后的推送。同样的道理,短视频风靡的原因,恰恰不是原生态的、粗糙的真实,而是经过精准镜头叙事的理想的“真实”。因为对普通人的生活元素进行了抽取和再次组合,它们像VR全景设备一样,让人们感受到了比肉眼所见更真实的“真”与震撼。

可以这样概括短视频的特征:非虚构和故事性。这两个在传统创作意义上相互矛盾的词汇,恰好形成了短视频的关键吸引力。可以看看李子柒的文化美食视频是如何运用这个特征的:

它们选取中国乡村场景,长镜头展示主人公劳作景象,这是非虚构性;同时,它们编辑了乡村的部分视觉元素,通过主人公的行为——修竹、采笋、酿酒、制衣等等,形成了一种建构性的田园叙事,这种叙事既不属于哪个具体地方,甚至也不属于哪个真实的时间、时代。但恰恰是没有具体地点,它构成了“家乡”的印象;因为模糊了具体时间,它被受众尤其是海外受众看成中国乡土文化生活的真实表达,而后者本来是分散在延展的历史中的(刘文嘉,2021)。

与这位姑娘再创“纪录”的新闻前后脚,一位叫丁真的小伙也因为十秒钟的视频火爆全网。20岁的丁真走红纯属意外。他生活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到村口买方便面时,野性、羞涩、甜美、纯真的笑容被路过的摄影师捕捉到,迅速登上了热搜。这段不到十秒的视频,衍生出全网数百个话题,四川与西藏官微还半直半假地“抢人”,由此引发了“丁真,我们在新疆等你”“丁真,我们在浙江等你”等各地文旅部门的轮番邀请,以及云南、青海、陕西、湖南、湖北及东北三省等地争相“蹭热度”“攀亲戚”的景观。

丁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当地的旅游大使,并开始“到县上上班”。但当他开始接受短视频拍摄的邀约时,网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骚动。短视频时代的很多受众都已经明白,这段意外的十秒视频是一种非真非假的“真实”,一个因为生活在偏僻落后地方的男孩,因为和普遍性的、现代性的城市生活有疏离,意外地成了一种地方性的代表。这种地方性和李子柒的视频所展示的一样,指涉物为空,所以不仅西藏、四川,连东北三省的网友都认为,丁真属于他们。人们发现丁真,也就是捕获他。这是一个悖论。当人们把他纳入一个网红体系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消灭”他。

李子柒与丁真的视频,一个经过周密策划,一个似是意外偶得,但在建构“真实”上是相似的。如果这是前互联网时代的偶发现象,这种“真实”只能算是一种现实的投射,但在今天的短视频时代,不那么知名的“李子柒”和“丁真”已经数以百千亿计。到2020年底,B站月均活跃UP主(短视频创作者)数量达190万,月均活跃用户两个亿,快手APP内则已有200亿条视频。这些数字要同时参看播放数量和在线时间来获得印象:在B站,日均视频播放量是12亿;在快手,数亿日活用户每日平均使用时间是86分钟。鲍德里亚曾在20世纪80年代详细叙述的那场搅动美国舆论的“罗德家庭”电视秀,今天已经在短视频平台幻化出亿万分身。

知视频时代的来临和快速覆盖,从创作意义上讲,对中国故事的讲法和传播方式都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提供了一个处于万物生长状态的新的创作者空间。但如果深入哲学层面,就会发现这种状态还是未经充分哲学反思的现实,无论是从业者还是巨量的受众,尚未有一种对其走向和可能性的自觉。鲍德里亚对拟真秩序的两个批判点,可能有助于哲学反思的达成。

第一点,拟真中历史性的消失。

鲍德里亚将拟真形容为“一种假性的精确、一种远距离下的共时性、一种场景的扭曲、一种过度的透明”(Baudrillard,1994:28),它消解了主体和客体,也就没有与主客体伴生的物理距离和线性时间;它的模型先于真实,所以历史本身已被代码抹平。鲍德里亚认为,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性的线性时间,今天,过去、现在、未来的三维框架被彻底消除了。因为一切都可以被预先模拟,过去、现在,未来都可以被先行拟真。就像木乃伊,本来是与其所在的时间场景共生的,它的真取决于它内在于时间;但在博物馆中的木乃伊,已经把人类漫长的线性文明共时性地呈现出来.形成了一种历史之外的超真实。历史性一旦消失,当然只剩下鲍德里亚戏谑的表面的游戏和空无的诱惑。

今天,短视频是以秒计时的。抖音平台最佳的视频长度是8—15秒,为的是在受众指尖的快速滑动中实现完播率,60秒的“超长”视频只有达到万级以上粉丝量的号主才能尝试,因为这已经是一个在考验耐心的时间长度。想象这个场景:至少三亿30岁以下的青年同时快速滑动抖音页面,指尖之下,是按秒切割的景观——脱口秀的一个梗翻过,接着是清朝格格的老照片,接着是特朗普的丑态,接着是矿难现场,接着是明星仿妆。当然,如果你在其中的一个短景观中多停留了几秒,下次推荐页面的主题就会进一步化约。这是鲍德里亚的迪士尼公园的液态版,那些跨越时空的海盗、城堡、边塞、飞船,曾经在迪士尼公园里以超时空的方式并排陈列,现在则以虚拟方式更自然地堆积在一起。扁平化的堆积,让上帝与口红处在了同等的符号地位,也让巴黎圣母院大火的历史痛感还未来得及生成,就消失于下一条吃播。

纵向的历史被横向平铺于海量的视频平台中,超出了电影时代的蒙太奇剪辑艺术。重要的是,这并不来自电影制作中那种周密的策划、人为的设计,而是人——无论是作者还是受众,很多时候二者还是重叠的——在过载的符号中的流动,不知身处何地,不知今夕何夕,没有透视本质的时间和可能,所以只有游戏性和偶然性留存下来。后者已经深入目前人们的生存方式中。

第二点,拟真中否定性的消失。

在鲍德里亚那里,经过仿造、生产、拟真三个历史阶段,资本社会的统一性最终归结到符号控制之上,生产本位的资本主义转向了控制论的新资本主义秩序,而后者是一种绝对控制。因为系统一旦生成,它就是抹平内在矛盾的——不再有与之对照的真实做参照,就是没有对抗物的。鲍德里亚多次提及这种否定性或者对抗力量的消失,否定性的消失与他的关键论点主体的消失是紧密相连的,因为批判本身就是主体性的外在呈现。

借由短视频平台的扁平化特征,人人都拿着摄像头的时代来临了。有些从“下沉空间”成长起来的视觉平台,更有一种推动话语权平权化的意味。人们从破除话语垄断和知识供给垄断的角度看待它们,和认为互联网带来了信息红利与多元权利的看法,是相同逻辑的,也有现实基础。只是,这只是问题的面向之一。多元的表达主体并不代表意见的异质性、批判性,事实可能是多元的表达主体在用同一种滤镜、同一种措辞发出同一种声音。而且,因为视觉文化的消费性和游戏性,这种共同的声音往往起到了抹平和美化苦难的作用。

2020年夏天,南方暴雨造成了严重洪涝灾害,波及16个省区190余条河流,受灾人口百万以上,安徽歙县洪水阻断孩子高考之路成为近些年高考中的罕见意外。然而这样一场灾害,在视觉称王的新媒体呈现中几乎是无声的,不但无声,甚至还处于一种审美对象的状态:广州暴雨,当地媒体发了一组图片,题为“雨后新城”,烟雨、高楼、灯光美轮美奂;广西柳州强降雨,一家粉丝量多达一亿的主流媒体官微,发出了“夏日田园好风光”的航拍,称“桂北大地绿如翠玉,美如画卷”。

借由高距离、广视角的航拍画面,摧毁街巷、吞噬生命的灾难变成了一种“美”。这些镜头都是“真实”的,但却不是来自“肉眼”的视野,而是恰恰取消了肉眼看到的苦难。它们形成了一种与视频和图像形式适配的浅表性的表达,一个手机上的美好世界,一种“萌”文化,以统一的滤镜、统一的高阔角度过滤掉了粗粝的痛苦,以这种“真”建构一种关于“善”“美”的浅层叙事模板。

一种较为陈腐的批评认为,上述现象的产生来自新旧媒体的不同特质,即传统媒体更为关注严肃公共讨论和批判性话题,新媒体则是浅层次和碎片化的。实际上,传统媒体并不能和所谓“新媒本”形成二元对立的构架,它本身只是今天的媒介系统中的内容源之一,早已没有独立的生产和传播系统。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上述所谓“新媒体”已经成为包覆一切的介质本身时,否定性和批判性迅速消失了,消失于媒介的秩序,比如航拍、短视频已经以建构真实为普遍性的正当操作,会自动剔除现实的毛刺和讳和感。一旦否定性消失,互联网上的多元话语也是同质化话语。若干研究现代性的学者都提到过的一个困境是,当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成为全球性口号时,恰恰多数个体和社会陷入了“别无选择”的生存状态。

拟真化生存

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研究

目录

第一章寻找一个透视媒介的哲学媒介

第一节媒介权力与主体命运

第二节历史年代与理论年代中的鲍德里亚

第三节 当下媒介现实与鲍德里亚现象

第四节介入性批判

第二章鲍德里亚媒介理论史前史

第一节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架构及其超越

第二节乌托邦的想象:象征交换

第三节“媒介的挽歌”

第三章鲍德里亚的媒介批判:路径与旨归

第一节媒介批判理论的关键词和展开方式

第二节比较视野下的媒介批判理论

第三节媒介批判的理论旨归:主体性建构

第四章晚期鲍德里亚与马克思:颠覆或继承

第一节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革命与主体性

第二节拟真时代的“主体”与“革命”

第五章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的当下审视:理论及现实

第一节新媒介成为资本的架构方式

第二节短视频语境下“真实”的建构

第三节喧嚣却“沉默的大众”

第六章结语:消失能否唤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