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剧院
戏曲
电视剧
对话
戏曲、话剧、舞剧、小说、影视……当今,各艺术门类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跨界和融合的趋势,不同艺术种类之间互相借鉴和影响也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在无形的对比和“竞争”中坚守自身独立艺术品格也显得尤为重要。
【青年·戏谈】关注到这一现象,将在今年的直播中对这一主题下的相关话题逐个深入讨论。
本期直播关注的是:戏曲与电视剧的对话
展开全文
导语:
中国戏曲艺术具有悠长的历史,中国第一台电视于1958年3月由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
由此,中国的戏曲艺术也陆陆续续地出现在电视荧屏之上。80年代以前,中国戏曲艺术与电视的联姻还是以复制或者记录戏曲舞台上的表演为主,而电视的辅助传播作用则较为凸显一些。
越剧电视剧《孟丽君》
越剧电视剧《沙漠王子》
越剧电视剧《何文秀》
80年代后,戏曲与电视剧之间才真正开始进入彼此调试和融合的发展之中。
戏曲与电视剧,一个是古老的农业文明孕育的艺术,一个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两者的“年龄”落差巨大,艺术本体特征也完全不同。
黄梅戏电视剧《女驸马》
可是,通过两者不断互通有无,彼此学习,扬长避短,也诞生了一系列令人回味无穷的经典作品。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
电视剧《梦华录》
这些作品曾受人追捧,也曾饱受争议。戏曲与电视剧的对话,究竟蕴含哪些未来创新艺术的可能?
越剧《甄嬛》
京剧《换人间》
越
剧
上海越剧院创建于一九五五年三月,袁雪芬女士出任首任院长。
剧院创作、改编、移植四百余出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被公认为剧种的代表作。
越剧,是中国最有影响力、流布范围最广的地方剧种之一,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起源于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绍剧、京剧、昆曲、话剧等艺术之优长,经历了由男班到女子越剧再到女子越剧、男女合演共存的历史性演变。
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
主办单位:上海越剧院
【青年·戏谈】直播系列第二十五期
荧屏有戏:戏曲与电视剧的对话
一、朝花夕拾,寻源问道
戏曲与电视剧创作方式的不同
曾经的爆款戏曲电视剧
从传播学角度看不同媒介的影响
传播学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
二、曾经的戏曲IP和如今的电视剧IP
艺术流行史:IP改编史
那些改编自戏曲的电视剧
那些改编自电视剧的戏曲
越剧电视剧《红楼梦》
黄梅戏电视剧《玉堂春》
京剧《大宅门》
越剧《甄嬛》
三、数字化网络时代,何去何从
戏曲美学与电视剧美学的异同
跨界:镜头中的戏曲演员
网络时代,全新的创作空间
越剧《甄嬛》剧照
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
主持人
魏睿/ 上海歌舞团编剧/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学院硕士/上海越剧院青年创作沙龙成员
编剧作品:淮剧《父归》《补天》;京剧《孙尚香》《青春祭》;舞剧《芦花女》;昆剧《浣纱记传奇》《东海波臣》《大都义侠传》;越剧《宴祭》(合作)《桃花血》;越剧微电影《新生》;蒲剧《更上层楼》;音乐剧《心灵旋律》《皓月当空》《粉墨》;戏曲《广陵绝唱》《剪烛花》《俄狄在路上》等。
曾获:老舍青年戏剧文学奖、上海小戏节优秀剧目奖、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项目资助、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小戏小品创作征集活动第一名、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青年编剧项目资助、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优秀大型作品奖、首届“紫金戏剧文学奖”提名奖、中国·桐乡小戏艺术节“优秀编剧”称号等。
剧本与论文:发表于《写作》《戏剧丛刊》《中国京剧》《剧本》《新剧本》《当代戏剧》《上海戏剧》《上海艺术评论》《艺海·剧本创作》《剧作家》《大众文艺》《福建艺术》《对流 Confluent》等期刊。剧本被收录于《罗怀臻教学集》《上戏新剧本》《读步》《海风》《都市红尘》等剧本集。
嘉宾
高源/ 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国家二级编剧/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文学学士和艺术硕士
主要作品:电视连续剧《那时花开》《佳期如梦》《逆光》《通天塔》;新编京剧《朝闻道》《十两金》《如梅在雪》;京歌《麒艺流芳》等。
获奖:作品曾获上海市“中国梦”小戏小品创作征集活动创作一等奖、上海戏曲中心首届小剧场戏曲节唯一委约作品、第六届湖南省艺术节“田汉大奖”、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2016年青年编剧扶持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青年艺术人才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大型舞台剧立项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滚动资助项目等奖项。
陈慧迪 /上海越剧院国家二级演员/“袁(雪芬)”派传人
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工花旦,由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与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方亚芬传授。
主要剧目《西厢记》《何文秀》《三看御妹》《情系山河恋》《紫玉钗》《甄嬛》《追鱼》《风雨大观园·司棋之死》《吕布与貂蝉·小宴》《白蛇传·断桥》,原创小戏《唐明皇与杨贵妃》《一袭白衣》等。
曾获“小蝶杯”上海越剧新秀奖。
李培/云南民族大学硕士/云南大学博士/上海大学博士后
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科研人员,从事越剧艺术和西方艺术理论研究。
学术成果:《中国当代戏曲艺术海外传播及其启示-以越剧艺术的海外演出为中心》;《当代越剧中道教文化的价值意蕴》;《安塞尔姆·基弗“新抽象”视觉艺术对传统母题的回归》;《综合材料视觉艺术发展中的“跨边界”现象研究——以安塞尔姆·基弗作品为中心的讨论》《从“对立”到“自觉” 基督教中国化的必然性》;《越剧艺术——在时代的号角中砥砺前行》等。
负责与参与课题:上海越剧现代化和民族化表演理论的构建研究(1917-1965)(批准号2022-A-002);“中国近代以来艺术中的审美理论话语研究”(项目批准号: 20ZD28);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阐释学创新研究等。
敬请大家2月23日晚7点半
扫码看直播
出品: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
监制:吕祥、张学伟
策划:莫霞、吕祥、钟海清
统筹:张学伟、莫霞、钟海清
本期策划、主持:魏睿
本期嘉宾:高源、陈慧迪、李培
渠道推广:豆豆
宣传:豆豆、王媛媛、大隐书局
摄像:唐宁
视觉:曹正炜
媒体支持:大麦戏剧、新浪新闻、微博、微博戏剧、新浪娱乐、微博音乐、观演之间、上海戏剧、莲盅评戏
场地支持:大隐书局
团队支持:上海越剧院青年创作沙龙
上海越剧院二维码
大隐书局二维码
戏
谈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