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古代无数读书人的梦寐以求的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在古代做学问和做官有着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学子们也都把通过科举做官作为跻身仕途的唯一途径。
科举制度开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科举的第一名叫状元,是中国的特产,也是中国古代最为炫耀的头衔之一。从唐高祖的武德五年(622年)实行科举考试开始,一直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举行最后一次科考为止,这期间1282年共产生了有名有姓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可谓是名垂青史。
除了实现人生价值,青史留名之外,让这么多文人志士趋之若鹜的参加科举的原因当然免不了一个——钱。大家不要以为古代的人都是高洁之士,谈钱很俗,那您各位就想多了,大家都是人,都要吃饭,这些文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不能像农民一样种地,也不能像工匠一样做活,百无一用是书生嘛。所以手无缚鸡之力就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创造财富了。
拿文人的黄金时代——宋代来说,宋代的文人生活是相当舒适的。宋太祖赵匡胤给后世皇帝的祖训,其中一条就是:不杀士大夫。也就是说,你读书了当官了,就等于获得了免死金牌。
宋代官员的俸禄也是十分丰厚的,加上官僚系统的过于庞大,使得具体每个官员负责的内容实际是比较少的,工作也是比较轻松的。
展开全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科举考试有这么多福利,那自然是人人都想要了,这样一来就导致实际能通过科举并最终获得一官半职的人少之又少。根据正史记载:在实行科举的将近1300年里,历朝历代共录用了进士十万多名,也就是说平均每年只有七十六人“高中”。据宋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记载:唐玄宗时期,平均每年通过科举考试被录取的进士不到二十七人。这么一想,科举可比咱们今天的高考、国考难多了,能考上的真的是“凤毛麟角”了。
有考上的就有没考上的,考上的光宗耀祖皆大欢喜,那么那些没考上的,怎么办呢?
《儒林外史》里面的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范进中举》的故事,主角范进50多岁才考上举人。有一句话叫: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白发不第的事是非常常见的。
考不上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时候不是因为能力。不可否认确实很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放到哪个朝代都是大咖的人因为一些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屡屡落榜,就是邪了门的考不上,无奈之下只能另辟蹊径。
咱们看电视剧里,总有师爷这个角色,师爷是什么呢?就是给在职的中高级朝廷命官当参谋做助手,协助处理政务要津的人,说白了就是正是官员的秘书、幕僚、助理。
但是有一点要说明,师爷可不是官职,也没有编制,他们一般是由正式官员自行招募的,他们的薪俸酬劳国家也不管,谁雇的你你管谁要钱。
由于师爷的这种特殊地位,所以他们几乎也就没有什么晋升的空间和机会了,不过他们依然可以继续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走上仕途之路。
如果大家以为师爷就是那些考不上的文人混日子、或者是为了准备考试找的临时过渡职业,那各位可就大错特错了。能当上师爷的文人也绝对不是酒囊饭袋。
作为官员的幕僚,必不可少的要帮官员出谋划策,处理政务,有时候还可能作为代表跟其他的官员打交道。如战场般惨烈的官场是绝对不会容纳一个只知道四书五经、张口引经据典,不分五谷杂粮的书呆子的。
所以想要通过付出智力学识获得相对稳定且不菲的收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当一面的能力,尤其是受聘于朝廷一二品高级官吏的师爷,他们办理的政务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为人处世也要处处小心谨慎,因此能胜任师爷一职的也都是“落榜”群体中见过世面的优秀人才。
左宗棠
晚晴名臣左宗棠就曾经“三试不第”,他心灰意冷,打算回老家种地当农民。假如他这么做了,那么中国近代史怕是要改写了。为了不让咱们的历史课本变动,他的好友郭嵩焘就再三鼓励和劝勉他出山,并推荐他来到湖南巡抚张亮基的手下当“师爷”。
上任之后,左宗棠凭借其过人的能力得到了张亮基的赏识,他也越干越大,担任幕僚不久,湖南几乎所有军政大事就都由他处理了。再到后来,他成为了晚清重臣之一。
事实上,不能“及第”的学子出任师爷的比率,并不比考中进士为官者高多少,由于“名额有限”,众多考不上、也无人聘用的学子们也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实现个人价值之路。
有的人选择了悬壶济世。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就是科举的落榜生。李时珍14岁就考中秀才,本来是未来可期的明日之子,结果万万没想到之后的考试竟然三次落榜。心灰意冷的他决定放弃科举,改行从医,于是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参考800多种医书,历经29年编成了《本草纲目》这部具传世之作。
有的人选择了寄情山水。明代画家唐寅,就是影视作品经常出现的“唐伯虎”。他也是一位落榜生。其实唐伯虎是非常有文采的,他参加科举之前就放出豪言,自己肯定是第一,结果一发榜还真就是第一。但是后来被卷入了一场科举舞弊案中,因此被夺去了考生资格。这就意味着终身禁考,也就基本上断送了他的政治生涯。
在那个年代,一个读书人不被允许做官,换了谁谁都无法接受,于是唐伯虎开始游山玩水,寻找红颜知己来排泄心中苦闷。东方不亮西方亮,一场舞弊案成就了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画家。
蒲松龄
有的人选择了搞创作。蒲松龄也是考了一辈子没考上,到了71岁时,人家看他岁数这么,胡子头发都考白了才破例把他补为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感触,于是就有了《聊斋志异》的问世。
除此之外,有的学子虽然自己没考上,但是通过兴办私塾、经营知识,也培育不少有识之士,成为有名的教育家。所以,兴办私塾开设学堂几乎贯穿封建社会始终,特别是隋唐开科取士以后,一些既有学识又富远见的“落榜”读书人通过兴办学校书院、招收学生学员,在保证自己和家人衣食无虞的前提下,传授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
而那些原本对书本知识没有兴趣的人,则选择了下海经商、做生意的方式来实行自己的价值,比如清朝末年的伍秉鉴,就是因为学业不精,频频落榜,最后跟随父辈从事实业,一度成为世界首富。
不过,虽然科举落榜之后人们还是有出路的,但是科举制度还是被古代读书人当做“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重要路径,无数莘莘学子前赴后继,而极低的通过率久而久之使得读书人在人格和灵魂发生扭曲和病变。
于是就有人在屡试不中后出于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懑,拿起武器反抗朝廷,比如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和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不过他们都属于读书人中的另类。
到了今天,高考也已经不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了,很多学生和家长也越来越觉得找一条适合自己或者孩子发展的路有些时候比文凭更重要。实现价值的方式有很多,人是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证明题。与其思前想后反复斟酌,不如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证明自己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