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第 内容简介 主要 栏目 目录

《文学与文化》2023年第1期目录与主要栏目内容简介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2 09:51:02 浏览3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文学与文化》2023年第1期封面

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 主持人:张峰屹

本期“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专栏刊发的三篇论文,专题探讨楚辞。

《〈天问〉“皆归䠶𥶶”“后益作革”解》,从《天问》的篇章结构和大禹、伯益之事典入手,旁征博引,通释纷纭旧说,认为这两句诗是屈原对伯益的颂赞、对夏政的批评,反映了屈原的公均思想。

《王逸〈楚辞章句〉的“楚辞”思想》,认为王逸持守“诗言志”的文学思想传统,其“楚辞”思想的核心是主张“讽谏”“教化”;其中一些理论新意如重“情”、重“兴”,都未能溢出“诗言志”的思想框架。因此,王逸“楚辞”思想应纳入汉代诗学思想史中才能得到准确理解。

《汉代君臣的楚辞接受与屈原评论》,从汉代君臣关系的新颖视角,探讨了楚辞的传播、屈原评价和楚辞经典化的史实与事理逻辑。三篇论文理据翔实,守正出新,有助于准确理解楚辞文本,也有助于弄清楚辞在汉代的传播、接受情状。

王逸《楚辞章句》的“楚辞”思想 张峰屹

《天问》“皆归䠶𥶶”“后益作革”解 曹建国

汉代君臣的楚辞接受与屈原评论

——以君臣关系为视角的考察 段亚广

小说与小说批评 主持人:戴紫

这个栏目中的三篇文章的共同点是从文化的视角谈小说。

《封神演义》所写神祇与佛教有些瓜葛,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深挖一层,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其中有没有一定的规律,以及作者为何如此处理等,学界似乎尚注意不够。本文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有些独到的认识,对于《封神演义》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关于《天雨花》与《野叟曝言》的比较研究,主要特色在于比较。发现二者的可比性,并从作者性别的角度研判二者所同、所异,其结论是有说服力的。“镜意象”一篇,揭示小说史不同阶段镜意象的不同文化内涵,视角独特,不乏新意。

展开全文

《封神演义》神祇佛缘考论 陈洪

因性而别:《天雨花》和《野叟曝言》婚姻理想比较探析 刘曦文

中国古代小说中镜意象的叙事功能演变 高万鹏、盛志梅

文学与跨文化交流 主持人:王志耕

本期三篇论文集中于对外国作家的文化诗学研究。

李树欣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美国作家多斯·帕索斯的空间叙事问题,空间性生存是现代人的一种解放模式,人们在关注这一现象的同时,往往忽略这种解构性文化模式背后给人带来新的困境的资本运作逻辑,而这篇论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揭示了帕索斯小说的这一颠覆性发现。

冯雨菁论文关注的是西班牙当代作家马里亚斯对语言功能的追问,在20世纪语言论哲学的视野中,语言成为人把握世界的唯一可靠方式,但马里亚斯发现,事实上并不存在海德格尔意义上的走向“真”的语言,因此,或许“沉默”才是人类真正的家园。

张如特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英国后文艺复兴时期的玄学诗人约翰·多恩诗歌中的天使意象,当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将爱欲上升到人的本质地位之后,多恩却对这种欲望的意义提出了质疑,他通过对天使意象的反复书写,目的是将人的爱欲提升到神性高度,从而为维护人的主体的稳定性提供一条救赎之路。

城市景观背后的现代性危机:《曼哈顿中转站》的空间叙事 李树欣

叙述与沉默:马里亚斯小说的语言之“真”与主体性回归 冯雨菁

约翰·多恩诗歌中的天使 张如特

文化研究•声音政治 主持人:周志强

疫情期间,多位歌手选择平台直播的方式来举办演唱会,观看者规模空前。音乐的可视性不再是格罗斯伯格所讨论的以视觉形象入侵声音形象,还形成了音乐—媒介的事件化现场。流行音乐的鼓动性力量再次被印证。这是阿多诺所说的“支配性旋律”实现的时刻,还是我所希望的声音破坏性瞬间(即“多异性时刻”)?数字技术对艺术场景的再生产,正在改变媒介叙事的内在逻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本期刊发两篇数字媒介背景下流行音乐“新现实”的反思论文,也是对虚拟现实时代文化叙事方式的细读和阐释的研究成果。

超时空接力与制造“现场”:疫情下的流行音乐文化实践 何祎金

新媒介事件之流行音乐:视频号的文化表达与时代症候 应武

文化视角

“新知培养转深沉”

——辅仁大学中国现代文学教育实践初探(1928—1942) 杨慧

从佛教信仰“由禅入净”看晚明家具的装饰意趣

——以“卍”字符纹饰为例 周坤鹏、仪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