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 大赛 优秀 系列 作品

弘时硕博|策展大赛优秀作品系列——人间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2 09:02:05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展览逻辑

本次展览主题的诞生是源于对青年 100 艺术家作品的喜爱,正是在挑选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切实地体会到青年艺术家那闪耀的智慧与灵性,才会点燃团队成员们想要为其策划展览的冲动。而我们团队成员也深信:只有将自己的兴趣与激情巧妙地勾连起来,以这样的心态去创作一个展览才会更具有张力。此外,我们关注到了大部分作品立足于当下社会现状,结合自身的思考进行创作,且都能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深刻地反思。因此,我们希望这次的展览策划能够比以往的更加具有哲思性。

关于本次策划展览的念头也并不全然由“激情与冲动”所引导。我们团队成员当中既有美术史学生,也有艺术管理方向的学生——我们希望自己在课堂上的理论学习经验能够借此宝贵的比赛机会进行实践历练。

展览理念总概述

在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看来,整个世界及人的全部活动的实质就是生存意志活动。而不论何时,人类的生存意志都与其生存空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当代城市中,设计师们过多的追求外在美化工程,大量使用片段式和碎片化的视觉元素进行拼贴,却往往忽略了人的行为与精神需求。现代城市空间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失落的空间”,人类与生存空间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人们对于场所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随之消失。艺术家们敏锐地关注到现代人的这种体验,就如同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一样,他们把目光都集中于这种人在环境中直觉的体验,且这种体验结构与人的身体是密切相关的。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人类世界,它来势汹汹地摧毁了人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原有体验与联系。所有人仿佛都陷入了长夜难明的黑暗世界——如同盲人一般,面临令人不安与迷茫的黑色空间。如今疫情俨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不适情况时长让我们感受到痛苦与失落。

在叔本华的理念中,人类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一个人所感受到的痛苦与他的生存意志强度是成正比的。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不仅仅是遭受着什么的被动性,它促使人们理解生存处境,是一种对生存意志的肯定。最终人类将会在承受痛苦之后超越生存意志,化解痛苦,从而看到希望,获得幸福。

展开全文

在此种情况下,艺术家们成为了先驱者,他们各抒己见,开始构想未来的生存空间,渴望带领人们化解痛苦,寻找希望。不过“如何超越生存意志,化解痛苦?”这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反思下的产物仍是这个时代未完待续的故事……

结合上述的思考,我们将展览的主题定为“人间志”。这正对应着展览的主要核心:人类、时间与空间、以及生存意志。即我们关注的是人类群体在混乱的日常生活下——比如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失落空间及疫情的打击——如何在生存意志的驱动下生活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而本展览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探讨后疫情时代下人类生存空间与其自身精神世界发生的更多可能性。借此展览的举办契机,反思人类社会中的一些“不协调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与期盼。

本次两个展厅都以情绪为暗线,第一展厅反映了当下时代的不安与迷茫,第二展厅则是对未来可能性的再讨论。在迷茫与不安的主基调之下,一种隐藏的希望穿梭于本次展览的现场中。我们想通过此种形式来带动观众的情绪,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的情境,一起参与进来到这个未完待续的时代叙事书写的过程之中。

展览设计理念

1. 一层展厅阐述

现象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把目光都集中于人在环境中直觉的体验,而我们的展览策划也以此为指导思想,希望通过展陈布置牵引参观者的感官体验。

属于前言部分的《时代在召唤》是一件视频作品,它以明亮的蓝色作为主色,充斥着活力与生机。而其背面是几个系列的单色作品,渲染了孤寂、沉闷的气氛。一面动一面静,一面热闹一面孤寂。这种对比安排,目的是为了让参观者陷入反差感,从而能带着反思性走入展场。

右手边两个空间目的都在于唤起参观者的问题意识。第一个空间以《池计划》为中心,它借“尺水丈波”的理念来复原自然对人们精神层面的感召力,试图使人们从城市生活中跳脱出来思考,而具体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将由四周的影像作品提出。它们分别关于依靠异地网络连接下的疏离感(《异域》)、时间在虚构中的延绵(《和风会将麦高芬吹向未来的哪一片乐土?》以及社群结构在空间中的割裂感(《仓门白夜系列》)。第二个空间主要讨论的是关于生存意志的问题。在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看来,整个世界及人的全部活动的实质就是生存意志活动。放在中央的《第十三道门》是用医疗用品建造的一盏灯。它正是人类心中为了活着而不断疗愈自己的生存意志之灯。而在生存意志的推动之下,人们会开始思索与生命有关的方方面面。《boundary》在试图寻找生存空间的边界,《一本精神分析辞典系列》是对身体的探索,《不要温和地踏进那个良夜》阐释一种现实之上,关于生命时间的循环。

不论何时,人类的生存意志都与其生存空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继续往前的两个空间主要围绕生活中的压抑与不安展开,起到渲染迷茫的氛围,牵引参观者情绪的作用。在当代城市中,设计师们过多的追求外在美化工程,大量使用片段式和碎片化的视觉元素进行拼贴,却往往忽略了人的行为与精神需求。旁滨的系列作品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展现了自己模糊不清的记忆,使人产生错位感。而《明斯克》带来了城市角落中“记忆遗址”的厚重感。《时空的穿越》描绘了一只“黑色的犬”,有着沉默的“默”的意思,它如城市中沉默的人一样,对城市逐渐失去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无方向地游走。《不安的种子》、《孤独》以及《失落空间》的作品名直接点明了主旨。值得一提的是《失落空间》的帷幔之后,特意选取了两幅街景的作品。两条不同的街道通向不同的远方,也由此形成一种跨越展厅之外的过道,延伸了展厅空间,增加了空间的趣味,一种隐藏的希望也穿梭于现场中。

我们利用了最后一个空间狭窄的特点,围绕《租赁一平方米》的基调展开。这里摆放着床,有着窗户(《后窗》),它逼仄的同时也有着生活味道与隐私性,使参观者产生走进了个人的房间的错觉。《洗洗睡吧》系列使用同样的构图却诞生了不同的作品,这也是在模拟每个参观者共同走进这个空间却能产生不一样的思考的感觉。但是空间内实体的床——装置《生与死之间我们做了什么?》——是由铁架组成。它冰冷着,被放在这样小小的“房间”里,如此的组合,正如这个时代的人的生存现状。

上二楼楼梯旁的三幅作品《白月亮》《号角》《悲剧》是用风格阐释故事,将不安迷茫的情绪升华。过道摆放了《白》系列作品,它是没有色相的颜色,也是等待着与任意颜色融合的颜色。正如这个时代的答卷可能还是一张白纸,在等待着我们每个人缤纷的答案。虽然生存意志越强,人就越痛苦。但是这种痛苦不仅仅是遭受着什么的被动性,它促使人们理解生存处境,是一种对生存意志的肯定。最终人类将会在承受痛苦之后超越生存意志,化解痛苦,从而看到希望,获得幸福。

2. 二层展厅阐述

绿色区域·第一部分:我们还能躲去哪里?

红色区域·第二部分:对自我的接纳

黄色区域·第三部分:手是未来之歌

二层的第一部分延续了一层展厅的内容,在疫情时代下,我们被封锁、被压抑、被局限,不安和迷茫的情绪促使我们不断想要向外“逃跑”,但是,逃向何方?这样的逃跑究竟能否抚平我们内心的恐慌?我们又能在何处找到栖身之地?陈佩华的《城市山歌》中,各行各业的人在疫情时代下展现出了更为不同的样貌,他们焦虑、迷惘、无奈、挣扎,汇成一部“人间志”。我们借助《城市山歌》一作,拉开了二层展览的序幕:“我们还能躲去哪里?”展厅入口赫然呈现的是岔路口的形态,这同时也寓意着当下人们对于“选择”的不确定性,艺术家不断在创作中发问:在被挤压的城市空间下,人们将何去何从?城市之外又是否会出现别样生存的可能?

诸多的问题引发了更深一层关于生存空间意义的探讨,即生存意志如何构建人类的生存空间?在胡永奇的《可见与不可见的空间》中,作品在尽可能建构多维空间时又试图去碾压空间,在秩序的条理和逻辑间寻找纠缠和出口,在空间的堆叠中寻找“空间”的模样。而临作刘宸的《生活的回响——工具系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最朴质的态度劝解人们回到身边最真实的生活空间中去。

走入环形,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不断在对“空间”一词发起质疑与诠释自我的理解。邵同的《重叠》、《挤压》是对空间样态的探索;而陈晗的系列作品则是试图以多重对抗的空间形式接近内在和谐;卞媛的作品则是在空间中“维度”和“纬度”之间的碰撞中寻找真实的“内世界”。

离开环形区域,我们来到了第二个部分——对自我的接纳。第一部分中,艺术家情感的堆积,那么,第二部分的自我接纳就提出了如何解决诸类情感的方案——从心理上悦纳自我。为了让观者拥有更好的视觉体验,第二部分的作品主要以影响与装置为主。在这里,观者不再是以第三方的身份观看创作,而是被各方的创作者直接拉入创作的现场。聂莉莎的《无尽地消磨与时间》是使用影像,声音,绘画及装置等多种媒介去建立一个基于个⼈空间及公共空间交汇点的视觉与听觉叙事。慕晨扬的《对话》则是通过让听觉可视化,从而开始思考如何强化“自己”在理性的声音装置中的存在。这样对“自我”的强调便是对应了梅洛庞蒂身体哲学中对自身肉体的觉知能力。这样的呼应还体现在李宁欣的《向上看》。在作品中,李宁欣借助叔本华“痛苦是一种本质主义”的观念,将痛苦的重新界定,从而通过真实的感知将情感宣泄。在本主题中,也不乏有对未来虚拟的设想:彭家园的《没有钢琴》提出了用虚拟世界去承载时代下所过溢的情感,他希望用虚拟艺术实现一种“感官空间”上的增强,以营造一种以假乱真的感觉,即“或许有什么真的在你的房间中”,“或许你真的走进另一空间”等虚拟情感寄托。环廊之外是介于第二、第三区域的主题:“手是未来之歌”。我们用影像与绘画搭建起了未来的世界:当现实的一切都土崩瓦解,当一切都变成虚拟数字,人类的生存空间是否就止步于此?在此区域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聚焦于对未来生存空间的可能性讨论,对赛博世界与虚拟现实文化对今天的冲击所带来的反思。

20w小组与刘凌皓的作品是对在信息科技时代下实体物何去何从的反思,卢杉的《赛博格乐园》则体现出未来世界下的人类生存样态。所有的作品最终由走廊尽头的《后现代生活》作为收尾形成闭环,总论了“未来即现在”的理念,并对未来世界进一步向自我发问:我们所期待的虚无缥缈的未来如今越来越近,但倘若未来真的降临,我们真的做好准备迎接这一切吗?诸如这类的讨论将留给观者、我们今后继续思考。

叔本华曾说“直观是主体认识理念的必要条件”。公教区的目的便在于让观者可以用直观去感受接纳真实的自己。在此空间中,观者可以以站立的姿势靠在床上,重新审视对面镜中的自己。在这里,“床”营造出的私密空间是具有完全包容性的,观者可以用最舒适的姿势靠于床上。在疫情时代下,许多从前自由的行为如今因为外部因素被制止,这个空间帮助人们短暂地重新回到原有的生活体验,这种可以站着的休息的方式又何尝不是重拾对生活空间的趣味呢?

正如结语中所述,我们将展览的主题定为“人间志”。这正对应着展览的主要核心:人类、时间与空间、以及生存意志。即我们关注的是人类群体在混乱的日常生活下——比如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失落空间及疫情的打击——如何在生存意志的驱动下生活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而本展览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探讨后疫情时代下人类生存空间与其自身精神世界发生的更多可能性。借此展览的举办契机,反思人类社会中的一些“不协调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与期盼。

公教活动

1、 方案设想:引入盲人视角的体验

当眼睛被蒙蔽的时候,身体上的其他感官技能会被最大程度上的调动,此时“知觉世界” 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者面前。

从①—⑤分别为:

①:眼罩,进入盲人视角(志愿者引导员引导)

②:耳机,当眼睛关闭时听到的声音(参考:可分为自然声音与工业城市声音)

③:气味瓶,当眼睛关闭时闻到的气味(参考:泥土味、尾气味等)

④:触摸盲盒,内置柔软物,纯粹用手感受柔软的体验

⑤:盲文本,真正体验盲人视角,(参考:盲文可为展览核心一句话)

2、 方案阐释:

这个过程是模拟了渐入的盲人视角,参与者可从一开始对于黑暗的恐慌到逐渐适应黑暗,直至将“五感”全部打开。此部分用一种最直观,最切身的体验向观者解释梅洛庞蒂概念里的 “知觉世界”,这是一种不经大脑反应的“第一感知性”。通过这部分的内容呈现,让观者更能体会艺术家将这种直观感知运用在艺术创作里的多元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