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过后,这个年便算是真正的过去了。说来也巧,今年的立春与元宵节紧紧相联,若合起来念,恰应了“春宵”一语,仿佛,岁月生怕红尘善忘,不识春秋易渡,便特地以此作记,唤醒众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正月,正者,止于一。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自古以来,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非常重视立春这一节气。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据《礼记·月令》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并有祭祀太皞、句芒的仪式(太皞为司春之神,句芒为木神),以祈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慧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民间,变成了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动。
三千多年的迎春经验,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众多习俗:咬春、游春、鞭春牛等等。
在立春之日吃春盘、春饼、春卷,吃生菜、萝卜,谓之“咬春”。杜甫的《立春》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说的是每当立春,高门大户之家把青丝菜、韭黄盛在白玉盘里,纤手互赠,这便是唐朝的春盘了。
展开全文
至于游春,那自然是人人心向往之,孔子也不例外。《论语·先进》篇中孔子与众弟子谈及志向时,曾点的志向就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鞭春牛也叫打春,这一习俗源于农耕文明。在立春之日引春牛而击之,意在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不违农时,及时播种。南宋诗人杨万里《观小儿戏打春牛》诗写道:“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说文解字》里记载:“元,为始;宵,为夜。”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满月,古时,人们将满月的日子称为“望月”,所以元宵节被称作“初望”,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元宵节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月圆崇拜和历法推演。直到西汉时期,每逢正月十五,汉武帝在甘泉寺祭祀“太一神”(即至高神),这一日的灯火祭祀极为盛大,通宵达旦,而后,西汉《太初历》将正月十五列为重大节日,到汉文帝时期,才被正式命名为“元宵节”。
元宵节在立春之后,植物长出枝芽还未开花,但是赏五彩缤纷的花灯成为闹元宵的一种风俗。中国民间传统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一年复始,春回大地,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其乐融融。南京夫子庙灯会、上海豫园灯会、四川自贡灯会……灯会作为元宵节保留至今的民俗文化,已经形成了各大城市的传统和地方特色。
吃元宵的风俗也是沿袭至今。在“初望”这一天,食用一种和圆月相似的食物——元宵。起初,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又叫“汤圆”或“汤团”,皆和“团圆”字音相近,寄托美好的祝福。所以,民间一直有“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碗中汤圆”的说法。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立春为天雷无妄时空,当春雷乍响,万物精神为之一振。先王体会这种现象,会以勤勉应对天时天道,繁育万物,使得人间欣欣向荣。人类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在于成己成物,因此立春之际,也正是立志之时。恰逢立春之后便是元宵,元宵意味着真正的“过完年”,游子们再一次奔赴四海,踏上新征程,愿同道们与书房一起,“存远志,常读书,乐交友,惜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