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当博主有多“难”?
如果你曾在某个寂静无人昏昏欲睡的深夜,不小心划进带货主播 @曲靖老村长 的直播间。
你就能看到当代主播是如何被离奇网友们逼疯的——
主播卖储物盒子,网友刷屏说“可以装骨灰。”
主播卖蚊香液,网友问是“杀母蚊子还是杀公蚊子?”
主播卖大米,他们的问题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曲靖老村长
最离谱的一次,是卖挂面。
丧心病狂的网友上来就刷屏问“一把挂面有几根”,引得评论区纷纷要求主播数数手里的挂面。
展开全文
悲催的主播只能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在镜头前被迫开始漫漫“数面”之路。
@曲靖老村长
数了足足两个多小时——一千零六十八根半。
手也麻了,人也快没了,期间还被抖音警告了两次“不干正事”。
从此原本根正苗红的老村长喜提“不正经主播”称号,画风从此如脱缰野马般一路走偏。
这年头,博主才是高危职业吧?
想在奇葩网友的凝视下,安安稳稳当个主播,不烧几把高香都不敢联网。
毕竟网友们在直播间口嗨还只是青铜段位的操作,一不小心让你把号练废,被迫转行,那才是“魔鬼”中的王者。
曾经有一位米粉店老板(@新干县小黎工作室),兢兢业业炒粉,勤勤恳恳练号。
@新干县小黎工作室
谁想魔鬼网友对米粉毫无兴趣,却看上了他炒粉的铁锅。
网友们不仅要买锅,还要他帮忙开锅。
评论区的呼声之高,需求量之大,逼得老板供不应求,只好带着全家人一起卖锅、开锅。
最后,卖锅事业蒸蒸日上,老板的气质也逐渐从餐饮业大厨,开始往炊具一条龙方向发展。
只可怜开了半年的炒粉店身先士卒,成功倒闭,变成了铁锅店。
120斤的体重,118斤反骨。
今天小in就带大家来盘点一下,那些「惨遭」网友围攻,被迫转行的奇葩博主们。
这届客户们,是有点子炸裂在身上的。
冤种主播,连夜转行
世界就是这么波谲云诡。
当美食主播被迫卖锅,游戏主播却没能逃过“颠勺”的命运。
@誌哥哥呀 原本在“吃鸡”的世界里开疆扩土大杀四方,主页里兢兢业业更新的都是正经游戏视频。
@誌哥哥呀
只是一次偶然发了自己炒饭的视频,被网友们眼尖地发现了他异于常人的“颠勺”能力。
饭虽然炒得不咋地,但这强劲有力的颠勺,均匀饱满的弧度,水平可甩出食堂阿姨好几条街。
于是志哥哥一朝涨粉120万,从此主播变“煮”播。
游戏成了放不下的白月光,厨艺成了那粒养家糊口的饭粘子。
@誌哥哥呀
而同是游戏主播,@秋秋马 的“转行”路子比志哥哥还野。
这位可怜的小姐姐,一年游戏无人问,某日炫了十个馒头天下知。
本来好好的游戏直播间,先是被网友们炸鸡、奶茶、臭豆腐一通投喂,逐渐变“吃播间”。
再是有人声称在她直播间找到了女朋友,于是一大批网友扎堆求姻缘,“吃播间”又成了“脱单间”。
从母胎solo,到异国相亲,领证的领证,办酒的办酒,比许愿池的王八都灵。
甚至,有人求财富,有人求运势,也都一一灵验。
中了彩票来“还愿”的网友
网友们左手白富美,右手法拉利,只有一无所有的主播小姐姐,命运之多舛,堪称九曲十八弯。
汉服界的各路商家,也没能逃过这波“跨服”。
主播 @汉墨记原创汉服 老老实实做汉服,却因为内搭做得太舒服太便宜了,网友们纷纷要求店主做睡衣。
@汉墨记原创汉服
店主也是很“听劝”,直接靠做睡衣做出了品牌和口碑。
平台上搜店名,第一个关联词条再也不是“汉服”,而是“汉墨记睡衣”。
后来,当店家想上架汉服吊带——粉丝:亲亲什么时候上架睡衣?
店家想上架飞机袖——粉丝:亲亲什么时候上架秋季睡衣?
当店家终于妥协,赶着季节上架了冬季家居服——粉丝:毛毯被罩枕套,统统来一个!
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
而汉服界的三大汉服簪娘呢?则一个转行铸剑师,一个转行做暗器,一个转行养鹦鹉。
簪娘变“养鸟大户” @月玖记
你或许会疑惑,做汉服的都转行了,那汉服谁来做?
这不,有卖窗帘的 @四毛御锦司贸。
因为窗帘图案太好看,被汉服圈的小姐姐们盯上:
说吧,你们是不是那群小时候把窗帘披身上过家家的二坨坨们!
叮咚!您有一个新的“盘了吗”订单,请及时处理。
——这年头,来炸串店的,不一定是饿了,也有可能是“想盘”了。
最初,炸串店老板 @炸串小子李哥冷 也没能想到,店里的楼梯扶手,因为被来来往往的顾客以各种姿势不停地盘,平平无奇的小铁球被硬生生盘成了“夜光珠”。
@炸串小子李哥冷
说好一起做扶手,你却成了夜光珠。小铁球化身镇店之宝,而炸串店,也因为这条视频走红。
老板当时就心生一计:要是换一颗红木珠子,这不得分分钟包浆?
果然,这颗珠子一礼拜就被顾客盘成了它百年后的样子。
网友赐名:李光“珠”。
因为炸串店的火爆,20天左右就能盘好一颗珠子。于是,除了炸串业务,老板还开通了“代盘”业务——帮网友盘珠子、盘核桃。
从此,盘顺手的顾客们,一天不盘都不圆满。
@搞笑酱
你以为,网友逼主播转行的一系列离奇行为就到此为止了吗?
接下来这波“博主养成”改命记,才真的是笑到头掉。
和小in一起大声读:听人劝,吃饱饭!
听人劝,吃饱饭
听人劝,吃饱饭;识人教,武艺高。
可谓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不少“识时务”的博主们,就在网友的建议下一路开挂,逆天改命。
卖玩偶的@优趣优品,堪称“全网最听劝”博主。
原本,店主刘丰铭只是一个一心一意卖大鹅,各种姿势卖大鹅的淳朴玩偶店家。
兢兢业业拍视频,也只是想挽救一下日渐惨淡的大鹅滞销生意。
一次偶然间,一位ID名为“鲨骑马”的粉丝给了他灵感。
老板也是神人,连夜推出了一款鲨鱼和马的结合体玩偶——实体版“鲨骑马”,直接火上热搜。
卖鹅大哥就此和王建国结缘,化身沙雕谐音梗头号玩家。
网友想摆烂,他就推出“象白蓝鸭”;
网友想要“社牛”,他就做一款“蛇牛”;
想要挂件版的“流氓”,他就做了一大串“小牛芒果”......
总之,网友们“许愿点单”,店主有求必应,统统安排!
大家的创意也是源源不断,什么“蓝脖鸡梨(兰博基尼)”“猫饼(毛病)”“键盘虾(键盘侠)”......把谐音梗玩到极致。
蓝脖鸡梨
如今,优趣优品的订单量稳定在了每日一万单左右,而直播间的人数也一路涨到2000多人。
而店主最高兴的,大概是从此再也没有创作瓶颈了吧。毕竟沙雕的世界,不止快乐鸭更能暴富鸭!
而下面这个做竹编的博主刘霞冰(@刘家人竹编),走红得也是莫名其妙。
小姐姐本来是在抖音上卖自己编的水果篮、馒头筐等各种竹编产品。
直播间却一直冷冷清清,鲜有人问津,每个月的收入都不到三千块钱。
直到有一天,她在评论区看到一位网友留言,说这个簸箕很适合做猫窝。
突然之间,像捅了全网铲屎官的老巢,大家纷纷涌进刘霞冰的直播间,刷屏“此乃梦中情窝”,强烈要求博主做竹编猫窝。
于是,爆红全网的竹编簸箕猫窝横空出世。
刘霞冰的直播间也瞬间有了人气,莫名其妙就从家具界红到了萌宠界。
刘霞冰的猫窝一度卖到脱销,只好发动全村的篾匠来赶订单。
单层猫窝之后,她又应网友的要求,推出双层猫窝、猫屋、猫包。
最后,仓鼠窝、兔子窝也应运而生,刘霞冰摇身成为宠物界的房地产大拿。
最火的时候,店里的年销售额达到了300多万,竹编猫窝的预售订单都排到了几个月之后。
原本是夕阳产业的竹编,没想到跻身宠物界之后,竟然打开了销路,成为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
要说在“转行”领域混得如鱼得水的,还得是这位原本卖栗子的农产品主播詹茂青(@非凡商务)。
原本想通过直播卖家乡农产品的他,在一次次的“反向带货”中连环转行,练就了十八般武艺。
卖锥栗,网友看中了他的木质开口器,他转身做起了木匠;
卖脐橙,网友看上了他怀里的竹篓,他成为了篾匠;
卖雷竹笋,菜板火了;卖竹荪,一旁的手机支架火了......
总之,除了他手里的农产品,直播间的一切网友都想买。
甚至有一次,魔鬼网友们看中了他拿在手里吃的饼,詹茂青差点就成为了饼郎。
别人干一行爱一行,他干一行换一行,嘴上虽然嫌弃,身体却很诚实,一次次满足网友的要求。
后来,他直接“副业带动主业”,把开口器和锥栗捆绑销售,销量最好的一个月,卖出了足足2万多单,3个木厂加班加点才全部供应上。
在开始直播带货之前,这些博主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从前他们挖空心思苦苦思索,解法却在远方素未谋面的网友手里。
难道,这就是别人说的“被老天爷追着喂饭”?
在暗夜中坚守,于荣光处相见
其实博主转行爆红的背后,除了爆笑之外,小in更多看到的,是互联网上一群小人物的本分与谋生。
正如那句话所说:哪有什么无心插柳,不过都是努力经营,和普通人的碎银几两。
荣光的背面,往往是久久沉默的坚守。
卖“竹编猫窝”走红的那位90后女孩刘霞冰,家在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农村,多山的地貌和并不便捷的交通,让这里成为了广西最“寒酸”的县城。
“灵山竹编”作为当地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家家户户最常见的物件。
可08年之后,灵山竹编却日渐萧条,一个竹编耗时耗力才卖两三块钱,一天下来工资只有二三十元。
世代做竹编的刘霞冰一家也常常入不敷出,日子过得十分窘迫。
她的父亲说这已经是一个“夕阳产业”,没有希望了,更一度想放弃竹编。
刘霞冰的父亲
可从小在竹编堆里长大的刘霞冰,忘不了竹篾在奶奶指尖留下的芳香,忘不了一扎扎的蔑条变成一个个精美箩筐时的神奇,更忘不了这一份古老技艺里,传承的独属于一方乡土的智慧与生计。
那是年幼的她记忆深处“手艺人”的样子。
微电影《胡编乱造》
2016年,原本在广州做服装店店长的刘霞冰,怀揣着记忆中的图景,毅然回到农村家乡,投身到竹编行业。
那几年,她的人生起起伏伏,看到过客源的复苏,也经历过负债200万的低谷。
两年前,她开始尝试直播带货,那时直播间不过寥寥20几人,但只要有新的粉丝进来,她就不厌其烦地再介绍一遍,常常直播到深夜。
直到,一个像往常一样普通的日子,竹编猫窝悄然走红。
灵山竹编终于在刘霞冰和一众奇葩网友的手里,迎来它久违的曙光。
供不应求的直播间带动了当地600多名手艺人返岗,村民们终于重新拾起篾条。
曾经的“夕阳产业”被一个小小的猫窝盘活了,出去务工的父母回乡就业了,年迈的老手艺人也有了重新谋生的机会。
日子,又一点点在竹条间,在粗粝的掌心上流转起来。
“干一行换一行”的詹茂青,又何尝不是这样。
曾在福州做电商的他,2019年回乡创业,为的就是带火家乡的农产品。
他的老家福建省建瓯市南雅镇,这个不起眼的小村镇,有着红薯、韭菜、四季豆等品类丰富的农产品,却在一次次的滞销中摇摇晃晃,艰难求生。
詹茂青坚持推广的锥栗,就是他们那里的特色农产品,没有人比他更知道这些东西的好。
最开始做直播的时候,詹茂青每天泡在田间地头,亲自采摘,认真介绍,却并没有获得太多关注。
究竟坚持了多久,到底开了多少颗栗子,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只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开栗工具火了,他的直播间终于有了人气。
那之后,曾经有木工厂找到他,想请他做木制产品的带货,他没有答应。
他说:“我只想帮家乡的农产品打开销路,让叔叔伯伯们能衣食无忧。”
博主们“被迫转行”,不仅仅是一场网友狂欢,更是无数如你我般的普通人,在暗夜中坚守,于荣光处相见。
一群平凡的人,为另一群平凡人的绝路,开了一扇窗。
——这是独属于互联网的浪漫。天无绝人之路,所以普通人彼此救赎。
但“普通”,就足以伟大。
小in多么感动,冰冷的互联网时代里,也有这样普通人彼此救赎的美好叙事:有热情的网友,有本分的店家,有有趣的灵魂,更有充满善良的心和有温度的生计。
热气腾腾地生活吧,挺好。
点个「在看」——
愿每个在生活里颠簸的你,都能“转行”遇到自己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