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导视】
【同期】25年,为一个梦想,去坚持、去追梦,我从来没想过放弃。
【同期】作为种子研究的青年一代,我们一定要秉承老一辈育种家无私奉献的南繁精神,充分利用海南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标题】这是我们一起走过的2022年
【解说】当空间站划过夜空,这是2022年梦想的高度。
太空有多高?这漫漫飞天路,是中国航天员穷尽一生的奔跑,是中国航天人永不言弃的追逐。
【同期】航天员 邓清明
我都57岁了,25年,为一个梦想,去坚持、去追梦,我从来没想过放弃。
【现场】3、2、1,点火!
【解说】星河浩渺,追逐求索之路漫长而艰辛。但请相信,每一次努力都是蓄力,只为飞往更高更远的苍穹。
【同期】党的二十大代表、航天员 王亚平
我们有了更广阔的飞行平台,更长的飞行时间,有了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同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周建平
我们一直在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努力,就是要走向今天。
【同期】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 黄伟芬
以平凡造就非凡,以无名成就有名。
【字幕】2022,见证中国空间站建成的圆梦时刻。
【解说】C919大飞机交付市场,飞出2022年激动人心的跨度。
【同期】C919大型客机系列型总设计师 吴光辉
几十年的努力,今天终于实现了。
【同期】中国东航客舱部副总经理 张弛
(C919大飞机)非常棒,我为我们的国产民机感到非常骄傲。
【解说】为了飞越五湖四海,哪怕是极限实验,也要发起挑战。
【同期】C919首飞机长 蔡俊
展开全文
我们的飞机不停地在进行试飞,飞机的系统也在不停地完善。
【同期】民航上海审定中心副主任 揭裕文
中国试飞机组驾驶着中国人设计的飞机,在中国的大地上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完全达到了满足国际标准的试飞,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进步。
【解说】放眼神州,以“创新”促进“跨越”,以“跨越”实现“联通”。
丈量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记录下新时代中国奋力前行的铿锵步伐。
【同期】新华社记者 田建川
伶仃洋大桥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跨度最长、高度最高的海上钢箱梁悬索桥。
【同期】国家铁路局副局长 安路生
铁路已经覆盖了全国81%的县,高铁通达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到93%。
【字幕】2022,见证跨越山川江海,流动的中国更显活力。
【同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 冉宏林
三星堆遗址,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它是属于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先秦时期遗址。
【解说】三星堆“上新”的文物,呈现2022年惊艳世界的文明厚度。
这些“镇坑之宝”,造型复杂,充满想象。
【同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 冉宏林
将我们丰富的中华文明,通过考古的手段呈现给当下的公众,让他们能够通过考古发掘体会中华文明,来加深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
【解说】历史,承载着文明的厚度;今天,中国正在传承创新厚重的文化。
【同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 方勤
借助现代的技术手段讲好传播好,让文物的精神和内涵真正地融入生活中。
【同期】独立设计师 曾舟
中国传统的文化通过“潮玩”的形式走出国门,我觉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宣扬。
【同期】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 王志鸥
我们用现代的科技的手段来表现传统文化的意蕴和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字幕】2022,见证中国考古硕果累累。赓续文化基因,激扬中国力量。
【解说】体育场上空这束聚光灯,射出2022年耀眼的亮度。
【同期】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
农村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来站在奥运的舞台上唱会歌,为奥林匹克精神歌唱。
【解说】冬奥盛会,尽显大国风姿与气魄;冰雪之约,共享奥林匹克的光荣与梦想。
【同期】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
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凝聚力、爱国热情和自豪感。
【同期】马耳他驻华大使 卓嘉鹰
北京冬奥会很棒。
【同期】国际奥委会主席 托马斯·巴赫
北京冬奥会可以说是一届非常成功的冬奥会。
【同期】英国慈善机构“轮椅动力”筹款人 克里斯·拉奇
(北京成为“双奥之城”)这的确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我们能看到各方面的优异表现。
【同期】英国白金汉郡议会主席 扎希尔·穆罕默德
我真的很感谢北京举办冬残奥会。
【字幕】2022,见证中国冰雪运动新突破。
【解说】坚守电站,及时拉闸泄洪的甘宇被困失联17天。
【现场】四川省泸定县湾东电站职工 甘宇
谢谢那些救我的大哥,还有救援队他们,他们一直没有放弃找我。
【解说】舍己救人,人性的温度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一幕幕感动的瞬间,拼接起2022暖心的时长。
【现场】网络视频混剪
【字幕】2022,我们记住了守望相助的温度。
【解说】梦想的高度,非凡的跨度,文明的厚度,耀眼的亮度,感动的温度,种种角度,勾勒出2022每一个你我,如满天繁星汇聚灿烂星河,光芒闪亮。
【标题】中国粮里的科技密码
【解说】如何用地球上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育全世界近20%的人口,这似乎是一个无法破解的难题。
藏粮于技,中国农民在泱泱大国的广袤土地上,以科技为笔,为这道难题写下答案。
【字幕】中国粮里的科技密码
【解说】程相文是河南鹤壁农业科学院的玉米育种专家,年过八旬的他,仍然忙碌在田间地头。
【同期】玉米育种专家 程相文
以前选品种高产就行,现在光高产不行了,品质也要好,不光吃饱饭,还得吃好,还得吃健康。
【解说】扎根基层60年间,程相文带领团队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00多项、培育出39个优质玉米品种。
【同期】玉米育种专家 程相文
(“浚单20”)在全国占第二的(播种)面积,黄淮海(地区)是第一。
【解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育种需一代代种植、纯化、稳定。为了缩短种植周期,每年11月至次年5月,全国80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约7000名农业专家来到海南,投入紧张的育种工作。
【同期】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科员 副教授 许小勇
作为种子研究的青年一代,我们一定要秉承老一辈育种家无私奉献的南繁精神,充分利用海南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解说】在南繁,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李登海研发出紧凑型杂交玉米。每年,数千万公斤优良种子,从南繁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同期】隆平高科杂交水稻研究员 犹召
对于我们所有青年的农业科研人员来讲,兴农不必在我,但是兴农必定有我。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稳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解说】中国人牢牢端稳中国碗,中国碗里装满中国粮。农业科技,不仅要向科研前沿领域开展攻关,还要将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在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65万亩玉米陆续成熟。农民抢抓农时,奋力确保粮食应收尽收。
【同期】成武县南鲁集镇闫堂村种植户 樊国丽
20亩玉米两个小时就收完了,收获得非常干净。
【解说】10年来,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2022年全年粮食实现增产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藏粮于技,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有力保障着中国的粮食安全。
大国粮仓,仓满廪实。
制片人:李杰
编导:赛娜 朱一南 郝一林
记者:丁春雨 杨静 魏蒙 武江民 何山 王军锋 戴威 杨琳 周旋 张梦洁 原勋 梁爱平
统筹:王健 张旭东
片头制作:夏勇
监制:张平锋
出品人:孙志平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