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全媒体 记者杜仲莹)2月16日,记者随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昆明市文物保护情况时获悉,晋宁古城村遗址将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打造遗址公园,与国立艺专公园呼应,形成“两核一轴”城市文化名片。
考古工作者在晋宁古城村遗址现场进行清理发掘工作。 记者刘凯达摄
晋宁古城村遗址位于晋宁区晋城街道北部,地处云南滇中滇池盆地东南部冲积平原北端,西南距石寨山古墓群和河泊所遗址直线距离仅8公里,是云南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商周时期的环壕聚落遗址。遗址面积42000平方米,考古发现环壕、护坡、房址、土坑墓、瓮棺葬、螺壳堆等古代人类生产生活遗存,完整展现了滇池盆地距今3600年至2300年聚落形态发展演变的动态过程,是全面研究滇文化出现之前云南滇中地区的聚落形态演变、社会组织结构、生业模式、丧葬习俗、环境变迁、人地关系、族群构成等问题的珍贵样本,也是探索滇文化起源、构建滇中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最重要的古遗址。
古城村遗址将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成遗址公园,与国立艺专公园呼应,形成“两核一轴”城市文化名片的规划思路。遗址公园围绕遗址博物馆与核心保护区通过两圈展示游廊,复原展示远古聚落贝丘形态,复原展示土坑葬、瓮棺葬墓及房屋住址,本体保护部分壕沟、护坡、螺壳堆积文化断层,完整展示遗址特征。
河泊所遗址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滇池东南岸的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距其约1公里处便是著名的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河泊所遗址是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区,遗址包括河泊所及其周边大大小小的遗址点近20处,遗址核心区包括滇国王都及益州郡郡治。河泊所遗址于1958年发现,当时认为是新石器时代遗址。2008年滇池盆地考古调查确认其属于青铜时代。2014年开始进行系统发掘,至今进行过7次正式发掘,发掘面积约7000平方米。7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先滇文化、滇文化及益州郡时期的建筑、灰坑、水井等遗迹。出土有“滇国相印”封泥、“益州太守章”封泥、简牍文书等重要遗物,可复原区域内3000多年的人类定居史、2000多年的建城史,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实证。其中,西王庙遗址2016年至2017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发现先滇文化时期的聚落、汉代水井等重要遗迹。2018年至2019年在河泊所村东地点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发现早期的瓮棺200多座、房址、墓葬及汉代的河道堆积,出土“滇国相印”封泥等重要遗物。上蒜一小发掘点2021年至2022年进行发掘,发掘面积2400平方米,发现有城市道路、大型建筑基址及瓦当、板瓦、筒瓦等建筑遗存。出土“益州太守章”等500余枚封泥,还出土益州郡和中央及地方的往来文书简牍。
此外,研究证明,石寨山古墓群是滇王及族群墓地,是滇文化的中心,是战国至汉代云南及西南地区文明史的象征之一,也是东南亚和世界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青铜文化遗存。石寨山第五次发掘于2001年3月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目前,晋宁区正积极推进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包含石寨山古墓群和河泊所遗址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实证云南融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的重要历史遗存。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建设内容主要为遗址复原展示、博物馆、标本库房、考古工作站、考古体验馆、游客服务中心、户外农耕体验等。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后,将成为云南乃至全国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