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病 耳熟能详 防治 怎么 大家

大家耳熟能详的高血压病,该怎么防治?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1 23:17:07 浏览1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3月21日,郑州市中医院心病二科主任中医师顾旭做客《医生说》节目,为您详细解读“无声杀手 高血压”的相关问题。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 亿。包括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在内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致残和致死率高,已成为我国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然而,高血压可防可控。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10 mmHg,或舒张压每降低5 mmHg,死亡风险降低10%~15%,脑卒中风险降低35%,冠心病风险降低20%,心力衰竭风险降低40%。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遏制心脑血管疾病的核心措施之一。

诊疗关键点

1. 血压测量“三要点”:设备精准、安静放松、位置规范。

2. 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140/90 mmHg为界,非同日3 次超标确诊。

3.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4. 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5. 基层高血压转诊五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孕产妇。

高血压与中医药

一、临床定义和干预原则

根据高血压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可归属中医“眩晕”“头痛”“风眩”“头风”等范畴。相关病症描述首见于《黄帝内经》,主要病因为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年高肾亏、病后体虚等,其病理因素多为风、火、痰、瘀、虚,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为本,风阳上亢、气血失调、痰浊内蕴为标,因病程及合并靶器官损害的不同,多表现为早期肝阳上亢、中期阴虚阳亢及后期阴虚及阳,而瘀血阻络、痰浊内蕴在整个病程中均可能兼夹。本病总体上以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最多见,潜阳育阴治则应用最广泛。中医药强调整体调节,在我国基层高血压防治中也被广泛应用。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衰”的防治策略,在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康复等不同阶段均可以通过调节阴阳平衡而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其强调整体观的辨治理念,更有助于高血压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从而降低心血管总体风险。

二、根据高血压中医流行病学数据和基层高血压的防治特点,可简要分为风阳上亢、肝肾阴虚等实、虚两个证型进行辨治,痰、火、瘀等病理因素作为兼夹证候处理。本指南推荐的相关中药制剂已开展了临床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明确了其降压的获益,具体治疗建议如下:

1. 风阳上亢证

主症: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遇劳或恼怒加重;

次症:急躁易怒,少寐多梦,面红目赤,肢麻震颤;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

推荐方药:

展开全文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加减。药物组成为天麻9~15g、 钩藤(后

下)12~20g、生石决明(先煎)15~20g、山栀6 ~10g、黄芩3~10g、川牛膝12~20g、杜仲6~10g、益母草9~15g、桑寄生9~15g、茯神9 ~15g 等,每日一剂,煎煮后服用。

中成药可选择天麻钩藤颗粒,一次5g,一日3 次;松龄血脉康胶囊,一次3 粒,一日3次;清肝降压胶囊,一次3 粒,一日3 次等。

2. 肝肾阴虚证

主症:眩晕,腰酸膝软,五心烦热;

次症:心悸,耳鸣,失眠,健忘;

舌脉:舌红苔少,或伴有裂纹,脉弦细数。

推荐方药:

杞菊地黄丸(《医级》)加减。杞菊地黄丸组成为枸杞子10~15g、菊花6~12g、熟地黄10 ~15g、山萸肉6~12g、山药15~30g、丹皮10 ~15g、茯苓10~15g、泽泻6~10g 等,煎服方法同风阳上亢证。

中成药可选择杜仲平压片,一次2 片,一日2~3 次;杞菊地黄胶囊,一次5~6 粒,一日3 次等。

此外,高血压患者若兼见心、脑、肾、外周血管等靶器官损伤的瘀血内阻等临床表现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酌情增加三七2~3g(研粉吞服)、丹参10~15g、川芎10~15g、川牛膝12~20g 等活血通络之品;若兼见头重如裹、形体肥胖等痰浊内阻证者可选择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药用姜半夏6~9g、白术6~12g、天麻9~15g 等。相关中成药可选择半夏天麻丸、眩晕宁颗粒等。

(嘉宾在直播室)

中医特色外治法

具有中医特色的外用药物及非药物方法在高血压防治中也广泛使用,推荐的方法大多安全、简便,通过短期培训即可掌握,特别适合基层应用,而且积累了较丰富的循证证据。

1. 针灸

可由受过针灸培训的基层医生开展针灸治疗,治疗以“平肝潜阳,调和气血”为原则,而兼顾诸证。风阳上亢证可选合谷、太冲、侠溪、行间等穴位;肝肾阴虚证可选太溪、太冲、三阴交、侠溪等穴位;夹痰者可加丰隆穴;夹瘀者可加血海穴。每周2~3 次,4 周为一个疗程。

2. 推拿

手法以推法、揉法等为主,基础穴位可选择百会、风池等,也可辨证取穴,风阳上亢证选合谷、太冲、侠溪、行间等;肝肾阴虚证选太溪、太冲、三阴交、侠溪等,推拿时以局部出现酸、麻、胀为准,每日或隔日1 次,10 次为一个疗程。

3. 耳穴贴压

常用耳穴可选耳背沟、肝、心、神门等,风阳上亢证加交感穴;肝肾阴虚证加肾穴;夹痰者加脾穴;夹瘀者加皮质下穴。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以拇指和食指相对按压耳穴,每穴按压20 ~30 次,使患者感胀痛及耳廓发热。每隔3~5 天更换1 次,每次一耳,双耳交替,5 次为一个疗程。

4. 穴位贴敷

可采用吴茱萸散(吴茱萸∶白醋=1∶1)或天麻贴(天麻∶吴茱萸∶白醋∶冰片

=1∶1∶1∶0.1)穴位敷贴,临床选穴如风阳上亢证可选穴太阳、风池;肝肾阴虚证可选穴三阴交、涌泉。贴敷的时间以6 ~9 小时为宜,每天睡前1 次,连续用药2 周为一个疗程。

5. 刮痧

取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要刮痧经络,患者取坐位或卧位,露出需要刮痧的部位,操作者右手拿取刮痧板,蘸石蜡油刮痧,以出痧(皮肤潮红或出现紫红色痧痕)为度。

6. 中药足浴

可选用吴茱萸20g、肉桂20g、川牛膝20g 等,上药制成煎剂,用时加温至50℃左右,浸泡双足,两足相互搓动,每次浴足20 ~30 分钟,长期坚持具有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

7. 中药代茶饮

一些具有平肝潜阳、补益肝肾之功用,作用平和的中药可作为辅助降压的保健方法,代茶饮用,如可选鬼针草、菊花、枸杞子、决明子、生山楂、麦冬、罗布麻叶等适量泡茶。

8. 体质调摄

根据不同的体质类型给予适当的饮食调理,平衡阴阳,对高血压的防治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气虚质多食益气健脾之品,如山药、莲子、大枣等;阳虚质多食温阳食物,如牛羊肉等,少食生冷寒凉之品;阴虚质多食甘凉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少食性温燥烈食物,如辣椒;痰湿质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腻,多食冬瓜、白萝卜、薏苡仁等;湿热质多食清淡、甘寒之品,如绿豆、苦瓜、薏苡仁等;血瘀质多食山楂、藕等;气郁质多食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之品,如丝瓜、柑橘等。

中医传统运动锻炼

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运动方式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并被初步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可获得明确的血压降低效果,可作为基层高血压管理的运动方式选择。

1. 太极拳

太极拳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调整阴阳失衡,每周运动3~5 次,每次30 分钟左右,坚持约22 周,血压平均可降低5~11 mmHg。

2. 八段锦

八段锦将呼吸吐纳与心理调节相结合,运动量适中,每周练习5 天,每天1 次,每次2 遍,30 分钟左右,坚持练习3~6 个月可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压作用。

四、

文字:程鹰

编辑:佳泽

统筹:岳翔 程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