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 四川 万余 这家 赔偿

在“大众点评”上组织“刷单炒信”,四川这家公司被判赔偿50万余元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1 20:17:03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四川政法声音

聚焦政法热点,发布权威信息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稳住消费基本盘,对于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适应不同收入群体实际需要,以高质量供给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四川法院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促进消费,响应“提振消费信心”年度主题,特发布十例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该十件案例涉及买卖二手车、刷单炒信、医美服务、密室逃脱沉浸式娱乐、干洗服务、农产品种子销售、网络平台购物、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食品添加及养老诈骗多个领域,旨在回应广大消费者关注热点,营造有利于消费提质增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恢复和扩大消费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目 录

01

上海某咨询有限公司诉四川某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02

卢某某诉某医疗美容公司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

03

林某诉某娱乐公司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经营者、管理者责任纠纷案

04

陈某某诉某卡洗衣店服务合同纠纷案

展开全文

05

刘某某诉某合作社、况某某、张某某产品销售者责任纠纷案

06

雷某某诉成都某二手车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07

秦某某诉佛山某家具公司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

08

朱某奇、朱某友诉海南某科技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09

郭某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10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检察院指控王某某集资诈骗罪案

案例一:上海某咨询有限公司诉四川某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基本案情】

上海某咨询有限公司为“大众点评”软件运营商,四川某科技公司在其经营的“捧场客”软件及微信公众平台中,以发放红包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在与其合作的商家处消费后,在包括“大众点评”在内的点评服务网站上对合作商家进行点赞、打分、点评、收藏,并经其审核“好评”内容后返现给消费者。上海某咨询有限公司认为四川某科技公司诱导消费者增加“大众点评”门店好评量或进行虚假好评,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上海某咨询有限公司商誉及其他商家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遂诉至法院。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四川某科技公司以营利为目的,通过“捧场红包”的方式诱导消费者对其合作商户在“大众点评”平台进行特定分数的好评、评论、收藏等行为,造成了平台内所展示的商户数据失真,影响该平台的信用体系,也扰乱了平台内商户的竞争体系,对上海某咨询有限公司的商业模式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构成不正当竞争,遂依法判决四川某科技公司立即停止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上海某咨询有限公司经济损失50万元及合理开支2.5万余元,共计52.5万余元。

【典型意义】

互联网时代下,用户评价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参考因素。“大众点评”作为国内领先的本地生活信息及交易平台,其评价体系对消费者具有一定权威性。为获取更多交易机会,社会上出现不良商家通过“网络软文”“刷好评”等方式“组织刷单炒信”行为,客观上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判断。本案为四川首例“刷单炒信”构成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四川某科技公司采用“组织刷单炒信”方式,影响“大众点评”平台的信用评价体系,事实上达到了帮助部分“大众点评”平台入驻商家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商业宣传的结果,构成《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虚假宣传行为。本案裁判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商家为吸引客户流量通过网络虚假宣传“走捷径”的行为,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维护网络宣传良好秩序、引领构建良好的网络消费环境。

案例二:卢某某诉某医疗美容公司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21年10月13日,顾客卢某某在某医疗美容公司购买了“医疗美容日本铂金美白疗程10次”,价款共计2.1万元。随后,卢某某接受了4次以注射药品方式进行的医疗美容服务。后因疫情原因,卢某某将剩余的6次美白疗程药物带走。2021年12月14日,卢某某向雅安市雨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称上述美白药物无药品合格证明。雅安市雨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经调查,某医疗美容公司系通过非法渠道购买上述美白药物,于2022年2月24日对某医疗美容公司作出行政处罚,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卢某某认为,某医疗美容公司售卖的美白针药物系“三无”产品,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购买价款2.1万元。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卢某某向某医疗美容公司支付费用购买医疗美容服务,双方成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某医疗美容公司用于卢某某医疗美容的药品系带有日文标签包装的处方药,而该美容药品并非从持有药品上市许可的市场主体购进。某医疗美容公司在明知供货人无相应资质的情况下,仍购买药品用于卢某某的医疗美容,同时未将进货渠道、产品检验报告、进口产品的海关报关单及合格证明文件等资料提供给卢某某,主观上存在隐瞒真实情况的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条“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和使用”之规定,卢某某与某医疗美容公司之间的医疗服务合同应属无效,遂判决某医疗美容公司从卢某某处收取的医疗服务费用2.1万元予以全额退还。

【典型意义】

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迅猛发展,但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非法行医、无证经营及虚假宣传等行业难题层出不穷。现实中,医美项目的安全问题是医美行业中实际存在且绕不开的话题。本案中,某医疗美容公司向消费者销售并使用质量不合格美白药品,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法院依法认定双方订立的医疗服务合同无效,一方面体现了司法保护医疗美容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担当作为,另一方面有利于督促医疗美容行业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案例三:林某诉某娱乐公司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经营者、管理者责任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21年12月20日下午,林某与朋友一行四人在某娱乐公司开设的密室进行娱乐活动时,跳入一处基坑中致其手臂受伤。当日,林某到彭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于2022年1月5日出院,住院共计16天,出院时医院诊断为左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022年6月3日,林某再次到彭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并于当月13日出院,住院共计10天,出院时医院诊断为左肱骨远端骨折术后不连接。根据医嘱,林某需要定期复查DR片及继续后期康复治疗。2022年4月19日,经某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林某伤残程度为十级。因林某与某娱乐公司之间就赔偿问题未达成一致,林某遂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医疗费等相关费用。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判断密室经营者是否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主要在于审查游戏经营者、场所管理人是否提供了符合安全规范的设备以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以及是否尽到勤勉、谨慎的通知、警示和指引义务提示消费者避免损害后果的发生。

本案中,从林某受伤地点的游戏环节来看,参与者需从一高台跳入基坑,基坑内虽有块状泡沫起缓冲作用,但综合考虑泡沫的分布数量、跳台的高度及现场是否有安全提示等因素,法院认为某娱乐公司作为管理者应采取更为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来保障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即某娱乐公司在未充分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情况下,对密室逃脱游戏造成林某的损害后果应依法承担责任。林某自愿参与到该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游戏中,本身亦有义务保持高度警惕,尽力避免因突发状况造成的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三条规定:“被侵权人对同一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故经综合评判双方行为及过错程度,法院酌情认为某娱乐公司承担60%责任,林某自行承担40%责任。

【典型意义】

密室逃脱是当下广受年轻人群体喜爱的一种沉浸式体验游戏。因其通常会根据剧情需要,设置幽暗的环境或特殊的场地格局以营造惊险刺激的游戏氛围,游戏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案中,玩家们需要从高台跳入基坑,存在一定危险性,某娱乐公司作为密室的经营者,理应提供更安全的设备保障玩家参与游戏时不受损害。林某作为密室逃脱游戏的消费者,也应根据自身情况评估风险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法院最终认定双方按比例承担责任,一方面警示了密室逃脱游戏的经营者应承担更高级别的安全保障义务,有利于提高全行业安全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也提醒了各位玩家“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有利于提醒消费者在参与密室逃脱游戏时树立风险观念,规避游戏带来的安全隐患

案例四:陈某某诉某卡洗衣店服务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某卡洗衣店对外提供多类型洗涤服务,店内张贴不同类型服务及相应价格公示,其中保值洗涤价格明显高出普通洗涤价格,陈某某系该店常客。2022年1月19日,陈某某将其购买价格为21940元的“ISABEL MARANT”品牌衣物一件送至某卡洗衣店处干洗,未主动告知送洗衣物价格高昂也未表达保值洗涤需求,某卡洗衣店收取衣物后按照与陈某某的交易习惯,按一般衣物送洗标准收取清洗费35元并出具《洗衣单》,陈某某未表示异议。后陈某某到店取衣时发现衣物右侧袖口处等局部地方颜色出现变化,某卡洗衣店进行修复后陈某某仍不满意。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后陈某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某卡洗衣店赔偿财物损失1.8万元。庭审中,某卡洗衣店提供修复后衣物原件,经当庭查看,该衣物不存在影响正常穿着的明显瑕疵。陈某某仍表示不认可修复结果,某卡洗衣店表示愿意赔偿陈某某1000元。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和第五百九十二条“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少相应的损失赔偿额”之规定,消费者送洗贵重衣物,洗衣店未主动询问且消费者未选择保值洗涤致衣物价值贬损,双方按各自过错程度承担责任。本案中,某卡洗衣店在提供衣物洗涤服务时造成衣物变色导致价值贬损,应承担相应违约责任。消费者陈某某在明知因衣物价格较高而需特别护理的情况下,未告知特殊洗涤需求,也未要求保值洗涤,亦存在过错,可减少某卡洗衣店相应的贬损赔偿额。审理法院综合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衣物的修复情况以及当事人自愿赔偿情况,最终判决某卡洗衣店赔偿陈某某1000元并退还案涉衣物。

【典型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及社会化分工的发展,干洗、保洁等“劳动替代”服务行业已成为重要的消费领域。本案系消费者送洗贵重衣物但未选择保值洗涤,而衣物在洗涤过程中发生局部变色导致价值贬损引发纠纷的典型案例。洗衣店经营者在提供衣物洗涤服务时应当全面履行查收、检验、征询顾客是否选择保值服务、洗涤等义务,消费者在送洗贵重衣物时也应主动告知保值洗涤等特殊服务需求并支付相应保值费用,若消费者未全面正确履行上述义务导致自身权益受损,应相应减轻经营者赔偿责任。

本案中,洗衣店经营者在提供衣物洗涤服务过程中造成送洗衣物局部变色导致衣物价值贬损,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但消费者在送洗贵重衣物时,既未主动告知衣物高档价值,也未选择保值洗涤方式,且仅按普通衣物送洗价格支付服务费用,对贵重衣物经普通洗涤变色导致的价值贬损负有过错责任,其主张高额赔偿费用超过合理限度。法院依据双方各自过错程度合理划分责任,强调了消费领域供需双方均应全面、妥善履行各自义务,厘清消费者在未完全正确履行义务、对损害结果负有过错责任时的权利保护边界,旗帜鲜明表明司法平等保护消费者与经营者合法权益,有力维护了“劳动替代”服务行业市场秩序。

案例五:刘某某诉某合作社、况某某、张某某产品销售者责任纠纷案

【基本案情】

刘某某承包了广安市武胜县某村部分土地用于榨菜头种植。2019年11月9日,刘某某(甲方)与某合作社(乙方)签订协议约定,刘某某负责种植榨菜头,某合作社负责全部回收。榨菜头种子由某合作社向刘某某提供,而该种子系某合作社从张某某处购买。2020年1月,刘某某提出该种子种植出的部分榨菜头长相奇怪,影响产量。经武胜县农业农村局田间产量现场核实,35.6%的榨菜头植株存在变异,无法正常完成收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判定该批种子为假种子。2022年3月,刘某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某专业合作社及况某某、张某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裁判结果】

【典型意义】

种子的质量和安全关乎农民收入、农业效益和农村稳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保护好农户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鼓励种植户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及实现共同富裕。本案中,法院依法判决某合作社与张某某共同赔偿刘某某榨菜头植株变异减产损失,帮助广大农户树立了持续种植优良高附加值农产品的信心,体现了司法严厉惩治涉种子侵权行为,维护粮食安全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引导涉农市场主体诚信开展经营活动。

案例六:雷某某诉成都某二手车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15年4月5日,来自重庆的雷某某与成都某二手车公司签订《车辆销售协议》,约定雷某某在该公司处购买奥迪Q7品牌轿车一辆,成交总额为56.8万元。雷某某当天支付全款提车,并于2015年6月15日完成过户登记。2017年12月,雷某某到某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准备用该车置换一台宝马轿车,经查询,该车于2014年9月7日发生过交通事故。审理中查明,该车系成都某二手车公司以50万元从原车主梁某国处购买。雷某某认为成都某二手车公司出售案涉车辆时未告知车辆事故情况,构成欺诈,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成都某二手车公司返还已支付的购车款并三倍赔偿损失。

【裁判结果】

该案经一、二审法院审理认为,雷某某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签字确认协议、当日支付购车款并将案涉车辆过户至其名下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雷某某对案涉车辆的车况予以认可且对车辆价值进行了内心评估确认,双方签订的协议内容系双方合意结果,且无显失公平情形,成都某二手车公司不构成欺诈,遂判决驳回雷某某的诉讼请求。雷某某不服申请再审,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进入再审。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欺诈应以行为人主观故意为构成要件。对于车辆的维修、保养等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在消费者具有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且未主动询问商家的情况下,商家未主动告知消费者相关信息不能认定为具有刻意隐瞒的意图,故商家未告知消费者车辆维修信息的行为不构成欺诈。另一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一款“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和第二十条第一款关于“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之规定,消费者享有对所购商品的知情权,商家有全面告知消费者商品信息的义务。成都某二手车公司在向雷某某销售车辆时未按规定直接告知车辆事故信息,侵犯了雷某某的知情权,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鉴于成都某二手车公司同意退还车辆,且案涉车辆已由雷某某使用较长时间存在贬值情况,遂判决雷某某退还车辆,成都某二手车公司向雷某某支付车款及损失金额共计56.8万元。

【典型意义】

近年来,汽车市场置换购车比例不断上升,二手车交易量也逐年呈上升趋势。伴随着二手车市场的成长壮大,标的物信息不完整、交易流程不完善、合同文本不规范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逐渐凸显,既影响二手车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又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四川高院通过再审改判及嗣后向四川省汽车汽配服务业商会提出司法建议,不仅积极回应了重庆消费者的司法诉求,表达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鲜明态度,还有助于推动成渝地区共同建设高标准一体化的市场体系,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改善消费条件、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升级营造一流法治环境。

案例七:秦某某诉佛山某家具公司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秦某某通过网络平台“京东”在佛山某家具公司开设的店铺购买沙发,双方成立网络购物合同关系,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秦某支付货款后,佛山某家具公司未按宣传承诺的“真皮头层牛皮沙发”销售商品,该行为系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时,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之规定,佛山某家具公司售卖沙发存在明显欺诈情形,秦某某请求支付三倍赔偿的诉讼主张符合法律规定,遂判决佛山某家具公司返还秦某某沙发购买价款9248.98元及赔偿损失27746.94元。

【典型意义】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电商平台的繁荣,网络购物也在大数据潮流中深入人心。但因电商质量良莠不齐,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本案中,电商经营者为吸引流量、促进销售,在销售商品时以宣传或告示的形式向消费者作出不实承诺,而当消费者基于承诺与经营者形成交易关系后,发现商品与宣传不符,损害了消费者的合理预期。本案为典型的因商品网络宣传与实物不符引发的消费欺诈纠纷,法院依法判决佛山某家具公司退还消费者已支付的商品价款并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充分发挥了个案的指引、评价、教育功能,有利于引导广大商家诚信经营,保障人民群众安心消费、放心消费。

案例八:朱某奇、朱某友诉海南某科技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基本案情】

2022年9月,朱某友将手机交予其子朱某奇(2012年10月出生)用于上网课。后朱某奇使用朱某友手机,自行打开海南某科技公司开发的微信小程序游戏,并充值钱币购买游戏点券。经查明,该游戏登录无需实名制,微信登录即可参与。2022年9月3日至2022 年9月13日,朱某奇先后以微信零钱、银行卡等方式共计向海南某科技公司进行游戏充值13次,充值金额共计2916元。朱某奇父母发现上述情况后,向海南某科技公司申请退款。协商过程中,海南某科技公司拒绝全款退还。朱某奇、朱某友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海南某科技公司返还游戏充值款2916元。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一百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朱某奇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或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朱某奇参与付费网络游戏,充值数额达2916元,既不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也不属于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行为,且事后未获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故该行为无效。遂判决海南某科技公司全额返还充值款2916元。

【典型意义】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方式的广泛应用,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虚拟充值等消费纠纷屡见不鲜。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本案中,海南某科技公司开发的相关游戏登录无需实名制注册,朱某奇作为未成年人,通过微信账号登陆游戏,实施了与其智力年龄不符的大额游戏充值行为,依法应当认定充值行为无效。法院判决游戏开发者全额返还充值金额,有利于督促游戏经营者完善审核流程,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对构建良好的网络游戏消费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案例九:郭某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基本案情】

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9日,郭某、杨某艳(系夫妻关系)在蓬溪县赤城镇映山街某某号经营肥肠店期间,为降低成本,违法回收顾客食用后的干锅底油,二次加工提炼成“老油”(俗称“地沟油”)后再次用于烹饪干锅菜品并销售 。2021年8月9日23时许,蓬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店铺检查时,发现郭某、杨某艳、李某(系该店厨师)在经营期间生产、销售餐厨废弃油食品供顾客食用,并储存炼制加工完成的废弃油脂4.405斤、未进行加工处理的餐厨废弃油脂33.715斤。2021年8月10日,蓬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该案移送至蓬溪县公安局,同年8月11日蓬溪县公安局决定立案侦查。公诉机关认为,郭某、杨某艳、李某的上述行为已经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建议法院对其三人判处有期徒刑及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活动的通知〉》关于“‘地沟油’犯罪,是指用餐厨垃圾、废弃油脂、各类肉及肉制品加工废弃物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用油’,以及明知是利用‘地沟油’生产、加工的油脂而作为食用油销售的行为……,对于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以‘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规定,被告人郭某、杨某艳、李某在经营餐饮店时,用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炼制成食用油供顾客食用,属于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为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且系共同犯罪。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遂对三人判处有期徒刑及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典型意义】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乎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强调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法律已明令禁止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本案三被告人为谋取经济利益,降低经营成本,用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炼制成食用油供顾客食用,严重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本案判处三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充分发挥了刑事审判对危害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遏制作用,是人民法院严格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切实维护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

案例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检察院指控王某某集资诈骗罪案

【基本案情】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王某某名下公司并无有效实体从事经营活动,不具有盈利能力和支付高额投资回报的现实可能性。相关公司未经国家有关部门依法批准,以投资养老、康养、旅居、股权投资等项目为幌子,以承诺高息回报为诱饵,公开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非法集资,且募集的绝大多数资金并未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主要用于借新还旧、发放业务人员工资提成、集资宣传活动及其他消费使用,造成集资群众巨额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7年修正)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之规定,王某某的非法集资行为已侵犯群众合法财产权益,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构成集资诈骗罪,遂判处王某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继续追缴非法集资的资金,发还被害人,不足部分,责令退赔。

【典型意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的事,是“家事”,更是“国事”。近年来,我国老龄人口规模不断增长,不少犯罪分子开始瞄准规模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以响应国家政策、投资老龄事业等所谓“合法”名义实施诈骗。本案系以投资“养老项目”为名,专门针对老年消费群体实施非法集资犯罪的典型案件。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要求,推进常态化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一方面立足刑事审判职能,依法对案涉犯罪分子予以严惩,有效震慑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老年消费群体的法治意识,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推动全社会形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态势,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助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来源:四川高院

◇ 全省政法系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召开

◇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这场座谈会碰撞出了哪些“火花”?

◇ 以案例“教科书”绘制法治化营商环境新蓝图

◇ 2分38秒,献给平安四川建设者守护者!

更多四川政法系统讯息

扫码访问 ✍

官方微信

方网站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