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中蕴含着科学美,它体现在物理知识的形式上、结构上,体现在物理研究的方法上,它还体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体现在物理学家的精神上。物理学的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美的内容,它揭示了物质运动的合理性、有序性、规律性、和谐性等自然的内在美,物理学的发展史从某种程度和某种意义上看,也是一个追求科学美的奋斗史。
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往往忽视了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教学内容的挖掘,把物理等同为概念、术语、公式、定律的复合体,这些理论被人为的神化、教条化,学生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它、记住它,考试时再拿出来用一下。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
学生正处于爱幻想、好探索的年龄段,借助这个年龄特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艺术”来启发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猜测,激起探索的兴趣。这里的“艺术”可以是丰富多彩、充满悬念的物理实验;可以是教师幽默风趣、旁征博引的讲课风采;可以是科学家不懈探索、艰苦执着的精神;可以是物理理论内在的简单、对称、和谐、统一的美。
物理教学的美是真和美的统一,由美可以悟真,由真可以见美。物理学家在运用观察、实验、逻辑手段来研究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规律时,正是他们在客观世界中通过自己努力提供一种客观性,而产生的物理学的美感,它主要指内容美、结构美、方法美,具体表现在对称美、抽象美、直观美、数学对称美,破缺对称美。
展开全文
而物理教育教学目标中美育因素是十分丰富的,进行美育的途径也是十分宽阔的。例如,用简单美指导中学生思考“运动和力”的关系,同样,我们可以用对称美指导高一的学生思考“磁生电”的方式,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习用简单美(F=ma)和对称美思考,用简单美和对称美来摒弃不恰当的方式,并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到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性和对称性。
与此同时,他们开始领悟到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在众多的定律、大量的习题以外,原来还存在着一个多姿多彩的物理世界——美的世界。学生对运用物理理论中的美学原则进行探索活动的学习方式感到很惊异,很有兴趣。
通过挖掘物理教学内容的“真”“善”“美”,体现其艺术价值,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物理的愿望。美的物理教学形式就在于:它能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地想象出来、展示出来或描绘出来;也能将直观的、形象的东西的本质抽象、揭示出来。
既能带领学生近距离的观察,也能带领学生远距离的审视。正是在形象与抽象的交织中物理教学充分表现出它在发挥美育功能上的迷人之处。我们可以说物理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更是一种艺术,成功的物理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和追求。
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制度和程序而实现的协调的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也即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对于我国的物理教学方法,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物理的教学方法,同我在西南联大时仍是一样的,要求学生样样学,而且教的很多、很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教出来的学生,到美国去,考试时一比较,马上就能让美国学生输得一塌糊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弊病在于,它把一个年轻人维持在小孩子的状态,老师要他怎么学,他就怎么学。”
受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当前的物理教学始终把反复学习、反复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学生积极性很难调动,课堂学生参与率低,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甚至失效。
所谓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方式的策略是指,教师从情感维度上着眼对物理教学方式、组织形式进行优化处理,使教学方式、组织形式在传递知识、技能等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根据当前物理教学现状,结合笔者相关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尝试:
完美的物理教学应该是真善美的有机结合,是心理状态中理智、意志、情感的交融。理智在于求真,意志在于求善,情感在于求美。美以真、善为基础,美不能独立存在于物理现实,只能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显示出来,物理教学美学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其一,从内容上建构。物理教学的内容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目的性、灵活性和趣味性,教学内容能否使学生产生美感,关键要注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的理解上,例如,在学习浮力时,让学生用自己语言来总结浮力的阿基米德定律,必然出现不准确、不严密的情况,这时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在各种情况下都受到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结论,学生就会从中体验到科学结论的简洁美。
在做题时,注意一题多解的启发与训练,使得学生从中感受到创造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受到统一和谐、新奇灵变的美。
其二,从形式上建构。物理教学中形式美包括教师的形象美,教师内在品质、学识及外在的仪表美、教师的语言美。例如,教师语言美即语言幽默、风趣、准确,条理清晰,词汇丰富。
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美,即教师在演示物理实验时,要让学生看清楚,效果明显,操作合乎规范,数据真实以及实验设计构思精巧等。另外,教师的板书、板画美观整齐,也是一种形式美。
其三,从人际交往上构建。师生心灵沟通,情感交融,是教学富有美感的主要特征。人际交往中的美学包括教师爱课堂、爱知识、爱学生三个方面。爱课堂,是指教师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学工作,同时课堂教学气氛热烈;爱知识,教师热爱物理专业知识,饶有兴趣的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爱学生,是指教师爱学生,关心学生,善待学生,信任学生。
只有教师爱学生,学生才会尊敬教师,师生才能心心相映,息息相通。教师的意志、情感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气氛才能和谐融洽,这就是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情感上接受物理学习,真正热爱物理学习。
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把自己的知识进行审美的再创造,用自己的心灵同化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达到融德育、智育、美育为一体的理想境界。
例如,在“机械能”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利用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简洁、方便地解决物理问题。如将一个钢球从距地面高h处以速度v斜向上抛出,求该球落地时速度大小?
学生一般对此都能迎刃而解,若紧接着发问:“对从高h处以速度v抛出,经历7秒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如何?”,理论上的缺陷全部暴露,完美的形式倾斜了,学生因此会从心理上感到由松弛到紧张,由舒服到憋闷,由满足到追求,使学生心理情感趋向于对“知识”的同步需求。
而教师的设问在揭示知识内涵和培养能力上具有启发性,在心理上有新鲜、奇妙、振奋、想象的心理感受,这种情感效应如同审美心理中所谓“空白”所激起的高度兴奋和丰富联想。
一个好的习题,尤其一个好的成功的物理实验,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伴随创造性和知觉活动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特有情趣,这种情感在随着问题的解决而松弛,这正是产生审美快感的源泉。
当然美学对物理本身的规律是不可替代的,探索审美心理结构对物理教学无论在哲学意义上,还是在科学意义上,都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深入研究学习对象的深层心理情感结构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将为物理教学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并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