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获得教学比赛名次,被称为“名师”,出版过多本文学专著,发表过400多篇文章,她所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这样的一位教师,在还有7年就能退休之际提出了辞职,引起众议的她究竟是怎么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呢?
从她近日的微博中,我们或许能寻得一二,在她推荐的文章中写道:“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靠自己去争取和奋斗。敢于争取,才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成功和荣耀”,勇于追求也明白自己想要追求什么的人,最终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教师。
是什么促成了她的教育事业?
熊芳芳出生于湖北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工人,一个人撑起了家庭的所有支出,母亲则是一位家庭主妇,但熊芳芳的出生赶上了好时候。
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19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在全国性的教育思潮下,熊芳芳的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加上思想进步,妇女们逐渐开始渴求知识与教育,企图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寻求平等与平等的教育机会。
熊芳芳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与父母的支持下刻苦读书,她也不负父母所望,自小成绩优异,上进又努力。
展开全文
在中考之后,虽然熊芳芳取得了极其优异的成绩,但父母所能提供的资金已然无法支撑她继续读下去,在父母的建议下,她在中等师范学校就读,也就是当年的中专。
当时的中专毕业后,学校会分配工作,这相当于有了一个铁饭碗,同时就读期间,她可以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多重考虑下,她选择了这条路。
虽然这个选择是被动的,但熊芳芳并未破罐子破摔,她以超人的毅力与决心自学了高中以及大学的内容,后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成为了教师,那一年她才17岁。17岁的少女成为了一名教师,年轻又富于活力。
熊芳芳不愿做一名古板的传统教师,她的语文课生动、充满了生命力,她将课本上的知识融入进歌曲、故事中,不一味地灌输套路与答案,因此,学生都特别喜欢上她的课。
有学生说过,熊芳芳的身上有诗人的气质,或许正是这样,使得她的教学风格自由奔放、语言生动幽默,教学氛围更是充满生机。
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一方小小的讲台,充满野心与活力的熊芳芳迫切地想要一个更大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于是在荆州的一所私立中学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后,她同意了对方的邀请。
六次跳槽终成名师
去荆州成丰私立学校是熊芳芳的第一次跳槽,这个选择在当时已然是出乎了相当多人的意料。
虽然之前的学校是乡村学校,对于她的能力施展也有一定的限制,但毕竟是一所公立学校,只要不犯错,基本上不会被辞退。
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甚至现在的许多人都寻求着这样稳定的工作,没人会想到熊芳芳选择了放弃,但这确实是一个很“熊芳芳”的选择。她来到了这个刚刚成立、还没有什么名气的私立学校,准备大展身手。
熊芳芳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让她在新的舞台站住了脚,也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只要是她的课,学生都非常积极。
她不仅仅是一个会“寓教于乐”的老师,其教学成果也格外亮眼,只要是她带的班级,语文成绩都十分优异,并且学生们对语文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2000年,熊芳芳通过教育局层层筛选,成为了荆州区的教学竞赛教师代表,准备参加湖北省举办的“语文课堂教学竞赛”,正当她想要一展过人实力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她不具备参赛资格。
按照当时的参赛条件,必须是有编制的教师才能比赛,而熊芳芳此前已经跳槽进了私立学校,荆州区教育局却认定熊芳芳必然是此次竞赛代表的不二人选,她的实力远远超过了区教育局的其他人选。
于是,在多方探讨之下,区教育局将她调入了公立学校——荆州实验中学,熊芳芳再一次跳槽了。
遗憾的是,在此次竞赛中,她并未获得名次,但是当时的熊芳芳不过28岁,其优异的表现已然得到了众多教育局领导的认可。
比赛过后的熊芳芳没有感到气馁,她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与风格,很快她又参加了一个竞赛,且不负众望地取得了这次竞赛的一等奖,并且还获得了不小的名气。
但熊芳芳的目标不在于此,她继续不断地想要将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育大环境相融合。
2000年,因为家庭的原因,熊芳芳又去了苏州,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她,已然了解了不同的教学风格,经过不断学习总结,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
此后,她不断地比赛、交流,很快便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领头人。
2003年,熊芳芳提出了“生命语文”,旨在赋予文本以“生命”,赋予课堂以活力。这一概念一出,一时间,给人们,尤其是学校的教师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方式以及深刻的沉思。
2008年,熊芳芳参加了“魅力华文”讲座,进一步扩大了她的知名度,此后她负责了当年教改项目的立项与启动,熊芳芳的能力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我们可以知道,她不满足于做一个灌输知识的教师,她想要改变当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同时使语文成为学生在学习中充满激情与向往的学科,并赋予其活力。
于是2015年,熊芳芳再一次跳槽了,来到了改革开放的中心城市——深圳,她的野心与实力让她从偏远的农村走到了繁华又开放的大都市。
在朋友的推荐以及多方面综合考虑后,她选择了与自己教学理念最为相似的学校--深圳盐田高级中学。
这所高中致力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与风格,秉承走在教学改革的队列前方的信念,这让熊芳芳觉得有了正确的施展舞台,但那时的她所做的,只能是点到点的教学。
在盐田高中时,她的课堂依旧充满热情与激情,她对于学生的影响不仅是分数的提高,更是对文学的探索,对生活的热情与激情。
同时她带的学生中,不少次出过高考校状元,这让她更加坚定了将课堂的趣味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想法。
但国内教育体系的死板,让崇尚“生命语文”的熊芳芳感到束缚,除了教学事业,教师所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花里胡哨的小程序、与教学无关的会议与笔记、应接不暇的评比与考核,许多老师逐渐丢失了“教学”的初心,不得不为了评取职称而选择应试教育,这些堆积起来的琐屑,羁绊了熊芳芳想要让语文教学更富有生命的脚步。
同时,学生答题不得不得“流水操作”,判断题极小的灵活度让熊芳芳觉得体制教育不再是她的追求,2020年,在深圳盐田高级中学执教了5年,还有7年就可以退休领取稳定的退休金的熊芳芳,提出了辞职。
但此次不是跳槽,而是选择彻底放弃体制内的教学,这一举动表明她要放弃31年的教龄,而本来可以让她安度晚年的退休金也就此成为幻影,此举震惊了不少同行。
辞职一举引众议
31年的教学生涯,熊芳芳已经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了,获得多次荣誉、在教育界已然有所成就的她,为什么突然选择辞职呢?
熊芳芳的辞职信中写道:“我想将这7年赏赐给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无法重来,不愿一生被人安排。”
其实辞职一举,她已考虑两年。一路走来,她的选择更多的是一种“被迫”。
一开始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后来因为丈夫事业数次辗转,之后又是31年体制的限制,加上教师圈本身较为封闭,所有的成效都只能通过学生的成绩得到反馈,这些都让熊芳芳感到被动。
在体制内,想成为教师难,想成为好教师更难。无数的体制内教师在看完熊芳芳的辞职信后都觉得十分理解,体制内的窘迫只有体制内的教师能够体会各种酸苦。
但并没有多少人有她的勇气,她有着过人的学术专长,深厌体制内的不良风气,更有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
语文应当是充满生命力的,应当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存教育机制似“工厂出厂制”,其实各方面综合考虑下的不得不的选择,却也是不那么完善的选择。
而熊芳芳更喜欢没有限制的教育方式,喜欢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针对性的、有侧重点的教学,她一直在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只会简单的答题,将自己的思维局限于几行答案之中。
稳定的生活和追求个性的心使她陷入到矛盾之中,多番纠结过后,熊芳芳还是选择辞职,她曾说过,在递辞职信时,她心中有的不只只是决绝与豪迈,更多的是不舍、凄凉。
熊芳芳将辞职信在朋友圈发布,于是迅速在网络走红,网友褒贬不一,不停地猜测其中的原因。
有人觉得熊芳芳太傻,有人觉得熊芳芳没有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奉献出全身心,毕竟国家、学校将熊芳芳培养成名师、一次次的推举不是为了她的离开。
但如今教师这一职业被“神圣化”,他们也不过是需要生活、尝尽油盐酱醋的普通人,熊芳芳三十几年的教育贡献,就要被一次性抹杀吗?不是的。
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网友成为了她的“粉丝”,他们钦佩那句“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羡慕她的潇洒。
熊芳芳的行为也引来了无数同行的羡慕,因为她做了他们不敢做的事。
这些年来,从事教师职业,不仅是要面对学生那颗求知的心,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委屈,尽管有些家长会不理解自己,尽管有些学生不好管教,但没人愿意放弃这个铁饭碗,放弃之后稳定的退休金。
但熊芳芳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仅仅是因为她身上的诗意、洒脱,重要的是她对自己的能力有着充分的自信。
熊芳芳辞职后做了什么?
前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后有“不愿一生被人安排”,辞职后的熊芳芳未来依旧会活跃在教育行业,她仍然教学、对语文充满了激情。
但她不再是只是线下教育,她被邀请去了许多大学进行了讲座,还担任了大学教授,她的工作模式转变为“1+N”,以平台网课为主,向各大学校的学生同时传授知识。
记者问她为什么转向线上教育时,熊芳芳表示,因为疫情的影响,全国性的网络教学让熊芳芳辞职的念头更加强烈,她想做线上教育,通过一个平台放射性的将知识传达给多维的受众。
至此,她的教学事业不再是点对点,她的点是具有发散性的,是具有更大威力的。
她的学生也不再局限于高中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她能做更个性化的教学产品,做出更针对学生个体的教学活动。
此外,这样的线上教育能够让她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旅行。她希望通过旅游,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丰富自我的生命厚度,将教育与旅游进行融合,对学生实现实景教学,通过讲解民风民俗、地貌、当地的传统与故事传达语文的生命力。
她说过,想要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就要让学生对生活有所体验,着眼于生命体验的积淀,,而这“如何激发”,熊芳芳也是颇有心得。
一般的教师会将分数高的作文作为范本在班级进行宣读,而熊芳芳不仅想要激发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潜力,同时也想让成绩平平的学生产生对写作、对语文的乐趣。
因此,即使学生一整篇文章中只有一句优美的语句,她也会将其摘抄下来,在班级的写作角进行展示,由此可知,学生内心产生创作的冲动必然不是单纯的教材所能给予的。
她也确实实现了自己的规划,在网络平台上,她更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语文教学素养,尽管这样更累,但她却觉得,这更值得。
她在微博中提过,现在教学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是无法比拟的。
不可否认的是,她选择线上教育这一方式,是十分正确的方式。
且不论疫情原因,只说她通过这种方式,无论是对她自己,亦或是学生来说,都是极为便利的。
如今清华、北大等名校的教师也会通过网络教学来传授自己的知识,网络平台给予了所有人学习的公平机会。
在她辞职之后,她真正将生命语文引进了教育,听她课的不仅有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更有无数的语文教师。
辞职之后,无数的记者想要对她进行探访,了解这位对于教学有着极大野心的教师。
有记者问道:“多年的教学生涯是否有所遗憾?”熊芳芳的遗憾是未能对儿子有所照顾。
熊芳芳在苏州执教时,其儿子在打篮球时不慎受伤,但当时的她只是一心扑在班里学生身上,并没有及时带儿子前往医院做详细检查。
后来,由于当时的疏忽,以及后来儿子的坐姿习惯不正确,导致儿子的腰椎盘突出,这使得熊芳芳感到十分自责。
可她作为一个教师,其责任便是将学生放在第一位,那时的她,的确有些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因为她忙着帮学生改作文,并将学生中优秀的文章挑选出来进行修改,并投稿刊登到不同的杂志中。
我想她对于生命语文的教学是具有使命感的,她总是思考“语文教学到底应该追求什么?语文教师存在的真正价值是什么?”
语文应当帮助我们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她对曾经的同行说道:“在体制内很多东西你是无法左右的,但你要将课程的深度、内涵、力量与学生成绩兼顾。”
她将她的教育通过网络这一平台传递给不同的人,而她的教育也将逐渐地撼动填鸭式教学的地位,激起一波又一波的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