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檀为我国唯一自然分布的乌檀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和海南中等海拔地区的森林中。 国外分布于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
乌檀的植物拉丁学名,最早以 Sarcocephalus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 发表,从命名可见,法国著名的亚洲植物学家 Jean Baptiste Louis Pierre 提供的该植物的生物特征未满足合格发表的各项规定,而 后,由 C. J. Pitard 提供了满足合格发表规定的特征,于 1922 年发表在 Lecomte 主编的《印度支那植物志》 ( Fl. Gen. Indo -Chine) 第 3 卷 26 页。
Sarcocephalus 意思是“肉头的”, officinalis 意思是“药用的”,表明从植物定种之初,植物学家已明确乌檀的药用地位。 而后,美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 Elmer Drew Merrill 与我国近代植物分类学家陈焕镛将其列入乌檀属 Nauclea,以拉丁学名 Nauclea officinalis(Pierre exPitard)Merr. et Chun 于 1940 年发 表在英文版《中山专刊》 (SUNYATSENIA)第 5 卷 188 页,侯宽昭于 1964 年发表在同一刊物第 6 卷 234 页。
Nauclea 来源于古希腊语,Naus 意思是“舟”,clea 意思是“闭合的”,以 此表示该属植物的果实外形似封闭的船舱[5] 。 1976 年乌檀列入《海南植物志》 第 3 卷 287 页[6] ,1999 收载入《中国植物志》第 71 卷第 1 期 260 页[5] 。
黎族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数人认为,黎族是从古代 越族发展而来,特别是和百越的其中一支骆越关系十分密切。 然而,黎族却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直至 1957 年,国家设计并通过了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因此,黎族文化尤其是黎族医药,有很多一直在民间流传的药物品种,缺乏历史记载,但并不代表 其历史短暂,胆木便是其中之一。 1988 年以前,海南隶属于广东省,1969 年的药物资源 普查将胆木编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7] 。
展开全文
《全国中草药汇编》[1]在卫生部的领导下,由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同全国九省、二市有关单位共同协作编写,胆木首次载入国家级本草书籍,于 1975 年出版。
胆木 1979 年收入《中药大辞典》[8] ,1999 年收入《中华本草》[9] 。 标准记载方面, 1979 年出版的《中国药典》[10](1977 年版),正式将胆木收入国家标准。 自 1985 年版起, 胆木未在《中国药典》中记载。 2004 年版《广东省中药材标准》[11] (第一册)、2011 年版 《海南省中药材标准》[12](第一册)收载胆木。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 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 M]. 上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624.
[2]李时珍. 本草纲目[M]. 第三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944-1945.
[3]朱橚. 救荒本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82-283.
[4]吴其濬著,张瑞贤校注. 植物名实图考校释[M]. 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8:589.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999.
[6]陈焕镛. 海南植物志[M]. 第 3 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287.
[7]广州部队后勤部. 常用中草药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9.
[8]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439-1440.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第六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56-45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S]. 一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424.
[11]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 S]. 第一册.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154-155.
[12]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海南省中药材标准[S].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
部分图片来源:千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