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 作文题 立意 备考 名校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96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0 19:29:04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96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的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一任校长叫艾灵顿。有一次,一位家长问他,您的学校是要培养我儿子将来是从政还是经商呢?校长说都不是啊。家长就追问,那你能否用一个词来说明一下你们要培养他将来干些什么吗?校长说,如果非要用一个词的话,那就是“理解死亡”。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①教育是非实用的:教育不只是单纯的生存教育,更不是单纯的生存技能培训,而是一种更加深切的生命教育。从政和经商是为生存,活得富有,活得有面子,至多是为活得更尊严而已。生存教育,或生存技能培训,只需要培训就行,不用教育。教育目的,除了生存,更需要去理解生命的存在意义。理解死亡,就是理解生命的存在的意义的最佳切入口。

②教育是有超越性的:教育不只是对现实世界(此岸世界)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对未知世界(彼岸世界)的关怀。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具备一种在无限时空中永不停息地进行终极追问和探求真理的能力。

③教育是帮助人进行价值拓展的:教育不仅仅要在空间维度上帮助人进行自我价值的拓展,更重要的是要在时间维度上帮助人进行自我价值的拓展。真正的教育是要拷问一个人能否为人类历史进步做出增益性的贡献,一个人的价值是否有穿透时间的力量,从而真正为自己赢得不朽。从政和经商,只不过是为国家服务,经商是为民生做贡献(商业是最大的慈善),是个人价值在空间上的拓展。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树的枝头鲜花盛开,绿叶葱翠,一阵风吹过,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清脆悦耳,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末”。树根埋在地下,朴实无华,寂静无声,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本”。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由对比鲜明的两段材料组成。一是树枝和树根特点的对比,树枝美丽,喧嚣;树根朴实,沉稳。二是古人对树枝和树根的不同态度对比,称树枝为“末”,称树根为“本”,寄寓了古人对树枝、树根的褒贬之情。理清了两则材料的内涵,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立意。

从树枝与树根的关系切入。二者既是统一的关系,树根长年累月默默输送养分,带来了树枝的繁华热闹,由此,可以隐喻“厚积‘勃’发”、“台前幕后”;二者也可以是对立关系,树根朴实,树枝招摇,究其原因是树根成熟稳

展开全文

重,树枝喧嚣浮动,由此,可以隐喻人生应该沉稳踏实。

从古人对树枝、树根的不同态度切入。古人称树枝为“末”,称树根为

“本”,可以看出古人贬树枝,赞树根,其实质,也就是古人赞赏为人要踏实稳

重。而当今社会,许多人却是“本末倒置”,尤其是现在的部分年轻人,一味追求光鲜亮丽的人生,忽视踏实勤奋的工作。由此,可以针砭时弊,探究其背后的根源。

参考立意

(1)固“本”强“末”;

(2)厚积才能“勃”发;

(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4)沉稳人生,拒绝浮华;

(5)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6)拒绝“本末倒置”。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记录着中华文化,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及生活习俗,并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含蓄委婉的民族性格。

材料二:

汉字构成的汉语不同于西方的字母文字,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有很强的组词能力,因而汉字具有极高的使用效率,二千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就可以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因此,汉字比字母文字具有更高的信息密度。

材料三:

汉字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书法这种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透过汉字的发展,我们可以欣赏甲骨文的野性,篆书的方圆,草书的潇洒,行书的流畅,楷书的端庄,这些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三则材料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材料一偏重于汉字对文化传承和民族性格的影响,这两点影响都体现了汉字的工具性。文化传承是文字作为文化记录工具的体现,当先民发明文字后,我们先祖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从此摆脱了口耳相传的局限,可以通过文献资料,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另外,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物种越是先进,那么语言就越是丰富。中文作为一种世界各民族语言中的一种,代表着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而思维的方式进而决定了生活方式和民族性格。

材料二偏重于比较汉字和西方字母文字的区别,揭示了汉字相较于字母文字的优势。那就是相比于每一种事物都要创造一个对应单词的英语,我们的汉字仅仅靠两千左右的常用汉字自由组合,就可以囊括万事万物,因此更具有简洁性,灵活性,高效性。在学术领域,这点优势更为明显,西方没有专业素养的普通人,对面学术性很强的文章,可能因为不认识单词,而一字不识,而中文写成了文章对于普通人而言,即便不能深入的理解,也不存在一字不识的情况。

材料三偏重于汉字与艺术的关系,中国文学的经典古典诗词、民俗文化的代表对联,还有极具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等等,这些中国文化独有的艺术形式,都是建立在汉字的基础上的。这些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自信的来源。

题干要求“思考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前面三则材料,都体现了汉字的影响,写作时,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来详细论述,也可以综合三则材料论述,也可以在三则材料之外,提出自己全新的认识。

比如,如果我们只选择第二则材料所体现的内容来论述,可以采用对比论证,展开论述。先摆出观点,汉字有利于沟通交流,进而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然后,在主体部分,把中国与欧洲相对比:秦朝统一以后,李斯整理小篆,开始了“书同文,车同轨”的改革,且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即便是不同方言区发音不同,大家也可以通过汉字进行书面文字的交流,因此减少了因方言差异造成的语言交流障碍,这对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有重要作用。然而,对于中国,欧洲因为使用表音文字,语言繁多,彼此之间沟通则需要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这无疑增加的沟通的难度,这也使欧洲国家繁多,战乱频仍,四分五裂。最后,得出结论:要热爱汉字,发展汉字文化,让汉语持续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立意:

1.同用方块字,共叙华夏情。

2.一横一竖连人心,一撇一捺展文化。

3.古老文字传递新鲜信息,方正文字承载圆浑文化。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叶嘉莹先生谈到古诗时说:“幼年吟诵的诗句伴随我一生,让我历经无数苦难,仍乐观平静。”她又说:“我深信,孩子们吟诵古诗,长大后会成为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上述材料对我们青少年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叶嘉莹通过她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古诗是她的精神力量,让她能够历经苦难仍乐观平静。古诗已经超越了“知识”或者“艺术”的层面而上升到提升人的“心灵”品质。这对当下急功近利的我们有着振聋发聩的作用。我们也读诗词、背诗词,那是为了应付考试;家长们从小让孩子背诵《唐诗三百首》,也仅仅是把诗词当做启蒙的工具。我们都忽略了诗词对人的怡养性情的最高价值。

叶嘉莹说看到了诗词的真正价值,她告诉我们,吟诵诗词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对社会和人类都更为关怀的人。中国的古典诗歌有一种最可宝贵的特质,那就是诗歌中蕴含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诗人以他的敏锐观察和深厚情感为我们写下一首首美丽的诗篇,其中充满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和人间社会的种种赏爱和关怀。诵读这样的作品,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对美的感悟。我国古典诗歌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蕴含着中华民族不死的精魂,诗歌中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会让孩子们获得丰厚的精神滋养。

由此,写作时应该呼唤古诗的回归,呼吁我们应回归到阅读诗歌的真正价值上来。先例举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名句,揭示这些诗歌对我们中国人精神的塑造功能,诗歌让我们始终坚守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然后分析当下古诗远离我们的原因,呼吁从个人到学校到整个国家,都应该从叶嘉莹的话中得到启迪,认识到古诗对我们的精神、心灵,甚至整个民族人格塑造的意义。尤其是当今时代价值多元,很多人可能会迷失自我,而古诗给了我们精神栖息的家园,让我们不会被洪流裹挟而失去自我。最后可以谈一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参考立意:

1.与古诗为友,让心灵丰盈。

2.读古典诗词,塑高尚人格。

3.古诗,让我们超越世俗,诗意栖居。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何为轻,何为重?对此的判断往往决定了将来。

有人说∶不知轻重,则重者为轻,轻者为重。

还有人说∶有时候影响结果的,看似很轻,其实很重。

作为高三学生,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为校报"青年论坛"栏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文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以“有人说……”的方式领起写作话题,第一则“有人说……”重在强调认清什么是轻,什么是重,要学会判断。第二则“有人说……”则强调轻重倒置现象,不分轻重现象。第三则“有人说……”则重在要学会权衡轻与重。这里

的“轻”与“重”是相对的,“轻”可以指不重要的、次要的,如名利、地位等;“重”可以指重要的、主要的,如责任、义务、亲情、民族大义等。有些事物对我们重若泰山,有些则风轻云淡。唯有把握好生活的轻重,理性面对,我们才能自由徜徉于山水之间。

材料的主旨意在强调:看重与看轻终究是统一的,看清一些事物,看重一些事物,都是为了人生能行到更远处,更高处。孟子的舍生取义便是这个道理,为了生命活出其应有的价值,我们必得舍去一些事物,才有可能获得更珍贵的事物,而其中的评判标准,是我们的人生理想与追求,把握了这般轻与重的关系,何愁人生不能更高、更远?

题干“作为高三学生,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的要求,告诫高三的学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分清“轻与重”的关系,那些“看重”的内容是什么,“看轻”的内容是什么,应是行文的主体。“请结合以上材料”的要求则要求考生写作时应围绕上述材料的内容展开论述。“为校报‘青年论坛’栏目写一篇文章”是对文体的限制,写作的文体最好是议论文。开篇概括对“轻与重”的看法,继而提出中心论点(唯有把握好生活的轻重,理性面对,我们才能自由徜徉于山水之间)一一文章的主体重在分析我们看“重”的应是什么,看“轻”的应该是什么一一接看应对“轻与重”的分析进行小结,得出“看重与看轻终究是统一的”之结论一一文章的结尾可化用“孰轻孰重”句式,总结全文,如“孰轻?孰重?用一颗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心去看清,让风景洒满人生之路!”

参考立意:

1.权,然后知轻重。

2.看重与看轻终究是统一的。

3.学会“看重”,人生才有可能获得境界的飞跃,登上高峰。

4.学会“看轻”,人生才能变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