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 议论 元宵 思维 高级

元宵学议论:古诗的高级思维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0 18:50:50 浏览10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都知道对立统一,但如何用来变成文章呢?

今天古诗来教你。都是超级干货,快给你娃收藏吧。

1

上文我们知道了a和-a本质上统一的,a离不开-a,反之亦然。

这个道理你懂了,但是你还不会写。没关系,一首元宵古诗告诉你: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头4句写的是热闹,后4句写的是孤独。

这首诗我最爱的地方就是这种热闹与孤独的对立。这种对立挺有意思。若无那年的热闹,就没有后面的孤独。若无内心的孤独,就不会去年寻找那热闹。人之不见,我到底在哭谁?

哭恨不相逢未嫁时,还是哭自己的懦弱?

若今年还可人约黄昏后,是否还会分开?人生有多少个黄昏后?

若婵娟有意,比翼双飞,就真的不会再孤独了吗?

作者可能哭的是人类终将孤独的命运吧。

展开全文

2

用上面的对立统一思维,我们知道热闹和孤独本质上统一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关系铺陈开:

热闹和孤独是对立的,但其实热闹和孤独本身是一致的。热闹来自孤独,孤独也来自热闹。

孤独本身其实是人类内心的一种热闹,正因为有了孤独,热闹才得到了满足,人类才不至于迷失。

“孤独本身其实是人类内心的一种热闹”:下文中的孤独因何而来?因为曾经热闹过啊。如果没有去年的“人约黄昏后”的热闹,就没有今年“不见去年人”的孤独。所有感到孤独的人,内心的渴望都是热闹。

“正因为有了孤独,热闹才得到了满足”:其实人心最深处还是孤独的,就算是有甜美的爱情,我们其实寻找的并不是那个人,而是自己丢失的那一半。你看那些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小情侣,还是时不时会发出“ta不懂我”的抱怨。其实那不是ta不懂我,而是自己不懂自己。我们只是想从对方的眼里看到自己。正因为这种深刻的孤独,我们才要况味这热闹,这热闹才得到了满足。

“人类才不至于迷失”:也因为孤独的永恒性,我们人类无论多么热爱对方,内心最深处还是会有一丝清明,不会永久地迷失在温柔乡。夜阑人静,还是会床头惊坐起,梦中似故乡而不知此身在何方。

3

这些话只是应景。你当然可以把这里的孤独和热闹换掉。

例如:

选择是内心的一种创造,正因为有了选择,创造才得到了满足,人类不至于迷失。

结论是内心的一种发问,正因为有了结论,发问才得到了满足,人类不至于迷失。

时间的沉淀是内心的一种价值,正因为有了时间的沉淀,真正的价值才得到了满足,人类才不至于迷失。

上面这些句子完全可以作为你的文章论点。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考场上把他们说圆了。

4

但是,上面这些话没有啥真正的信息含量,都是车轱辘话。因为本质还是:a和-a是统一的,是互相需要的。

就这么点信息。

因此,这玩意也就是考试用一下,当做一个形式思维的训练,切勿不要滥用。

来自公众号:吉祥语文

赶紧给你娃收藏了吧!

更多的逻辑,可以加我微信。

我开了一个读者群。目前群内有公务员、律师、医生、教师、教授、大厂高管、技术大牛各种精英200多人。群就两个功能:防失联和聊教育,没有其他有的没得功能。

要入群必须群内自我介绍一下,说一说能够带给他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