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熊猫 使者 和平 时候 什么

从食铁兽到和平使者 大熊猫什么时候叫“大熊猫”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0 17:25:04 浏览3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从食铁兽到和平使者 大熊猫什么时候叫“大熊猫”的?

3月7日,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内正在玩耍的大熊猫友友。 新华社发

□金陵小岱

不愧是大熊猫 曾用名多达30个

若是在古籍中搜索“大熊猫”三个字,几乎很难找到相关记载。难不成古代没有大熊猫?还是古人压根就没见过大熊猫?好在考古专家曾在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发现了始熊猫的化石,后又在河南淅川县下王岗遗址发现了大熊猫的上颌骨和牙齿。原来早在800万年前,大熊猫就已经存在了。至于为什么史书上没有相关记载,这是因为大熊猫在古代的名字实在太多了。

现代人真的难以想象,大熊猫这种胖乎乎、圆嘟嘟的萌物在古代居然被叫成猛氏兽、猛豹、貘、貊、白熊、花熊、白豹、白罴、文罴、银狗、华熊、花头熊、竹熊、杜洞尕、峨曲、角端、执夷、食铁兽、驺虞、貔貅……这些听起来无比英武神勇的名字在史料文献中居然多达30多个,其中有些还尚存争议,但由此也能看出古人对大熊猫是真爱。

在这么多名字中,古人最爱用“貘”以及“玄貘”“貊”来称呼大熊猫,这是因为古人习惯于用谐音取名。郭璞注疏《尔雅》提到:“猖与貊,貃与貘,并字异,而音同,声转为猛。”由此可以看出猖、貊、狛、貃等,要么是“貘”的谐音,要么就是“貘”的异体字。

顺着“貘”的线索找下去,现代人就很容易发现大熊猫在历史上的踪迹了。古人对于大熊猫的记载,侧重于它的形态食性以及产地。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述道:“貘似熊,黄白色,出蜀中。”说出了大熊猫的颜色以及产地。而晋代郭璞在《尔雅疏》中又强调:“似熊,头小庳脚,黑白驳,能舐食铜铁及竹骨,骨节强直。中实少髓,皮辟湿。”体色黑白,并且爱吃竹子,这可不就是大熊猫的特点嘛!

当然,古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更倾向于叫大熊猫的“小名”,但大熊猫的小名也非常多,每个名字都有它的来历。比如大熊猫的乡亲父老就爱称它为“白熊”或者“花熊”。“白熊”是来源于《汉书·薛宣传》:“宣数言政事便宜……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这里的“白熊”就是指毛色黑白相间的熊。而“花熊”就更好理解,就是花白的意思,这个词常被用来形容毛发黑白混杂,故“花熊”就是黑白相间的熊。绕开毛色这个思路,古人也会通过大熊猫的日常习性来给它起小名,比如“竹熊”。很显然,因为大熊猫对竹子爱得偏执,从早到晚都要吃竹子,这个小名还真的挺贴切。

展开全文

至于冷门一些的小名,如“杜洞尕”“洞尕”等,这些小名可是咱们少数民族同胞给起的,其中“尕”有小、漂亮、可爱的含义,多用于长辈对小辈的爱称,足以可见大熊猫多讨人喜欢。

那么它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叫“熊猫”的呢?这还得从清同治八年(1869年)说起。某天法国博物学家戴维在四川得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奇兽标本,他暂时取名为“黑白熊”,标本之后被寄回欧洲研究。至1900年,大英博物馆检验了这个标本的头骨和四肢骨骸,认为这个动物与其他的熊类不同,属于新的物种,于是改名为“Giant Panda”,翻译过来就是猫熊。后来怎么又变成了熊猫?有一说法称是中外书写方向的差异,外国人从左往右读“猫熊”,中国人就从右往左念“熊猫”。这一说法没有得到确切的考证,但这样叫起来还真是可爱得要命。

传闻中的猛兽 最爱偷吃铁锅

估计如今靠卖萌为生的大熊猫们压根就没有想过,它们在史书上的形象居然是猛兽,骁勇善战,英勇无比,闲下来最爱干的“恶作剧”是跑到老百姓家里偷吃人家的铁具。

关于大熊猫是骁勇善战的猛兽,极有可能是一场误会。这场误会来源于《史记·五帝本纪》:“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蓻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里说黄帝曾经下令驯养熊、貔貅以及虎来助战,并且这个决策很成功,他在阪泉击败了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因为大熊猫有“貔貅”的别称,很多人就认为这里的貔貅是指大熊猫,于是脑洞大开,认为大熊猫骁勇善战。然而很遗憾,根据史料文献的记载与描述,这里的貔貅极有可能是豹和狼。

至于大熊猫为什么会被认为是貔貅,这是因为清代旅行家胡世安在《译峨籁》中说:“貔貅,自木皮殿以上,林间有之。形类犬。黄质白章,胧赘迟钝,见人不惊,群犬常侮之。声訇訇,似念陀佛。能援树,食杉松颠并实。夜卧高篱上。古老传:名皮裘,纪游者易以貔貅。此兽却不猛。两存以备考。”胡世安心想:“这么可爱,居然被叫‘皮裘’,不行!得改!”于是他就把大熊猫的名字改成了“貔貅”。当然,胡世安还是很负责的,他明确告诉世人此貔貅非彼貔貅。

虽然大熊猫骁勇善战这点存疑,但好歹猛兽这个“人设”还是立住了。在很多史料文献中,古人都将大熊猫描述为体型庞大的猛兽,同样也是珍兽。如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就提及,当年汉武帝在上林苑中养了各种奇珍异兽,大约有四十多种,其中大熊猫的勇猛居然能名列前茅。而在《山海经》中,关于“兽多猛豹”的注释为:“卭来山,今在汉嘉严道县,南江水所自出也。山有九折坂,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駮,亦食铜铁也。”

这段注释中提及的地区,也正是现代大熊猫分布的两个主要区域,而最后一句“亦食铜铁也”听起来有点让人震惊。这大熊猫除了吃竹子,居然还吃铁?不止是《山海经》,晋郭璞也记载过大熊猫“能舐食铜铁及竹骨”。是的,你没看错,古代传闻中的大熊猫闲下来没事做,就跑到老百姓的家里,专门偷吃人家厨房里的铁锅,啃起铁锅来就跟啃大饼一样。这个情形被记载于清代《房县志》中,称同治四年,有一种貘兽跑到县城里,看到老百姓用铁造的农具就流口水,就连城门上的铁皮也不放过。

对于大熊猫吃铁的事情,古人可爱八卦了。南宋罗愿于《尔雅翼》中提供了后续报道:“貘。今出建宁郡。毛黑白,臆似熊而小,能食蛇,以舌舐铁,可顿进数十斤,溺能消铁为水。有误食针铁在腹者,服其溺则化……今蜀人云峨眉山多有之。”大熊猫一次可以吃十斤铁,并且还能将铁消化为水。更夸张的是,假如人类不小心误食了针铁,不用害怕,只要把大熊猫的尿喝下去就能消化了……正因为有这么多关于大熊猫吃铁的传闻,于是明代地理著作《蜀中广记》将大熊猫称之为“食铁兽”。

熊猫早在西晋起就是和平友爱的象征

除了拥有猛兽的盛名以及“食铁兽”的传闻外,大熊猫在古代可是被视为一种义兽。因为它只吃竹子,不伤害其他动物,于是被古人赋予了和解、建立友好关系的象征。

这还得从西晋时期说起,当时大熊猫被称为“驺虞”。关于“驺虞”,《诗》云:“驺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白虎黑文,尾长于躯,不食生物,不履生草,应信而至者也。”其中“白虎黑文”,与现代大熊猫毛色一致;而“不食生物”,这一点又与现代大熊猫的饮食习性相符。虽然“尾长于躯”看起来不像是现代大熊猫的尾巴,但经过了数千年的进化,很难说大熊猫的尾巴曾经不是这样,比如大熊猫幼崽的尾巴就偏细长。

那么,大熊猫在古代是如何当“和平使者”的呢?据《资治通鉴·卷六》记载:“晋制,有白虎幡、驺虞幡。向虎威猛主杀,故以督战;驺虞仁兽,故以解兵。”在打仗的时候,只要有一方举着“驺虞旗”,就代表说:“这仗不打了,不打了,求和解!”

到了唐代公元685年10月22日这天,武则天曾经将一对大熊猫的活体以及70张白熊毛皮作为大唐的国礼赏赐给了日本天武天皇。据史料描述,当时大熊猫有两个专属驯兽师,同时还给它们配了一个宫廷卫队。两只大熊猫坐在宽敞而又漂亮的兽笼里,从长安出发,到了扬州后改坐海船,随日本遣唐使漂洋过海到日本。这是目前历史有详细记载的、大熊猫第一次作为和平友爱的使者走出国门。至明清时期,史料上仍然有大熊猫为义兽的记载。尤其是明永乐、宣德年间,曾经还出现了三次“驺虞热”,这个行为被称为“驺虞献瑞”,古代文人还为它写了《驺虞颂》《驺虞诗》。

或许大熊猫万万没想到,它会因为性情仁义且颜值出众,加之民间错误的流传,招来了杀身之祸。早在先秦周宣王时期,就曾要求北方小国“献其貔皮”,这也是将大熊猫作为贡品的最早记载。而后来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趁着自己高兴,大手一挥,就将大熊猫作为赏赐送给了长孙无忌等14人。《蜀中广记》更是详细地记载了大熊猫的皮究竟有多温暖,就连权威性的医书《本草纲目》上都错误地认为大熊猫皮可以治疗水气病……为了得到大熊猫,古人开始对大熊猫进行捕杀,大熊猫数量大幅度减少。好在大熊猫长期躲在西南地区的深山之中,古人以为大熊猫就此消失了,这才让这个物种幸免于难。

到了20世纪50年代,作为人人都爱的国宝,大熊猫“再次出山”,它们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保护全世界的大熊猫也成为了现代人的使命。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