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题 一想 作文 随笔 只是

【作文随笔】王栋生:不是作文题,只是“想一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0 14:42:06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原创:王栋生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讲座结束 ,有老师问,PPT展示的这些任务,算不算作文题?要不要写?怎样写?

1.描述你认为比较理想的高中时代。

(随心所欲地罗列,试着提取关键词。交流时看看有没有志同道合者。如意见不合,不必争论。)

2.根据个人观察和思考,你认为善于学习的人一般有哪些特征?

(可以先把想到的直接写出来,再推敲并归纳,大致分出主次。)

—— 不是“算不算作文题”,我没打算让它“像道作文题”,只是让学生把它当个“由头”“话头”,能就此“想一想”或延伸开去;至于能想到些什么,最后能不能因此写成一篇“作文”,并没有要求。如果设置几个具体要求,那他很可能就无法自由地去想了。至于这些“想”有没有边界?学生自己判断。

几十年来,我们给学生出了多少像模像样正正经经的作文题啊,同行们对命题反复斟酌,绞尽脑汁,有时连评价时的网也织得密密的。可是,学生的作文进步了吗?他们因此热爱写作了吗?

反思作文教学,许多习惯的做法,是不是可以尝试作点改变,包括那些中规中矩的命题。老师们有这样的经验:展示了一道不折不扣的作文题,学生便如闻号令,调动课堂所学,拿出相应的公式、定律与模板、格式,像是来料加工;题目稍微有点变化,稍微开放一些,就有一部分学生束手无策,因为他“仓库”中没有,他会的招式也就两三种(甚至“单打一”)。他只会按图纸把部件拼成三种形状,只会做一种服装(甚至只会给领子钉商标),他只能在墙上刷十来个字的标语,他只会机械地往快餐盒格子里装初三、高一作文课上“烧过的菜”……

学生的“怕写”或“不会写”,主要是“不会想”或“不敢想”。中华传统的“声声入耳,事事关心”,在当时,也算是“立人”的训诲;现今的学校教育,果真能做到那些,学生也不至于叹息“没东西可写”。能不能让学生在自由思想的空间,自主思考一些问题?中学时代,13岁到18岁,是发展个性、种植梦想的美好年华,也是思维能力获得快速提升的时机,这个时候,规训之外,所思所想,方法与智慧,经验与教训,都将成为一生学习的精神底子。教师要做的,是让他们多学多思,不能总是拿一份试卷去度长絜大,—— 况且,那张试卷水平有限,不一定准确,甚至不一定正确。

展开全文

能不能增加一些“不像作文题”的练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自由地想?如果他们能有自主思考的习惯,“培育批判性思维”才会成为一种可能。教师不能总是自以为是,也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不能低估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教育者往往以为规训只能“告诉”甚至“灌输”,而那样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认识并尊重常识。学生的大部分知识与能力来自生活而非教科书,才算是“学会学习”。

示例1:关于道路施工问题。

示例2:城市公厕的分布与管理。

(把能想到的写出来,先不要考虑顺序。)

示例3:有所学校,假期重新规划校园,砍去了三十多棵树。开学后,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和赞扬。

(把看到这则信息后想到的话一一写下来,然后选择几句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推测各种可能。是不是只要是“种树”,就一定是对的?)

以上这些,也“不像作文题”。有老师认为像是市政部门业务范围的工作,或是城建专业的问题,这类话题,和学生生活有关吗?当然有关。事事关心,时时在意,更何况施工的噪音也“入耳”了,市民的质疑也“入耳”了(当然,广大群众的赞扬声肯定已经先“入耳”了),作为市民,“想一想”有什么不可以?从道路施工管理水平的差异,到城市公厕的分布与管理,都能影响学生对管理水平的认识,他们未来也将是劳动者或管理者,他们现在就开始研究问题并思考。植树造林是国策,也必须因地制宜,树种的不是地方,种得过多,品种选择失当,同样会妨碍人的生活;校园年年种树,导致学生缺乏活动空间,权衡利害,自然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与民生有关的事,是“立德树人”,也是培育语文素养。从这些事中,他看到了管理智慧,看到了方法的不同,看到了“问题”“对策”“步骤”“难题”“措施”,看到了“沟通”“特殊性”“灵活性”“效率”“智慧”,等等,这是有效率的学习。有效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会想”,作文教学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想”,他们就能有无数的发现,其价值远远超过“45分钟写出1000字”的应试技巧。

有老师问:这些“任务”如何教学生去写?能不能提供一些教学思路,能不能有些“成文”的基本策略。这类设计,本意不过是培育思考,在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能有自己的发现,在复杂的问题中能理清头绪,总之,只是为学生提供“敢想”“会想”的机会;至于能不能写成“作文”,要看他能从中“借”到什么,并能有什么感悟了。

如果不考虑“高考作文”,学生本可以写出有价值的文章的。因为他在观察,因为有自由阅读的启发,因为有非功利的思考。

示例4:想象在古代,人们如何传播“好作文”?

示例5:有一种意见,认为学生除了能说普通话之外,要能听懂几种方言,并说出大致的特点。你怎么看?

在没有纸张,没有印刷术的时代,人们是怎样阅读并传播好文章的?当其时,甚至连字体也没有“规范”,所以他们有时会抄错字;他们在辨认文字和传播上,一定花了很大的精力。

方言有比普通话更长的历史,是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乡土记忆;人们习惯的日常用语,如同脚下的土地,如同故乡的饮食,是文化密码;方言不会影响人们对意思的表述与理解,因为人们使用共同的文字。日常生活中,有时方言比普通话更能表达特别的情感;保留方言,是保护乡土记忆;在社群中使用方言,增进凝聚力,未必会导致排斥……

这类只用于“想一想”的任务,如果学生自主思考之外,有讨论的空间和时间,他们有可能(也有必要)了解到人类文明的“来路”。

好的问题,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启示。面对问题,学生开始自主地想了,想到的“意思”多起来了,思想“复杂”了,由此及彼,分蘖繁衍,四通八达,越来越丰富,甚至应接不暇了,想到的内容多到不得不先记下来再斟酌选择了,这时,还用担心学生“脑袋空空”吗?他的“库”里,不仅仅有材料,还有灵巧的工具和无尽的方法。

无论如何,不要低估高中生“想”的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2022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