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成 苏联 共和国 先驱 子女

向警予:妇女运动的先驱,牺牲后,子女留学苏联,后成共和国专家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0 08:35:04 浏览3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妇女运动工作的领袖,向警予的能力,还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就被师长们看在眼里的了。

毛泽东的老师杨昌济有一次到女子师范学校,看到向警予的学习成绩,就认定她是教育界中的人才。

那一年,向警予仅仅17岁。

这个出生在湖南溆浦商人家庭里的女子,从小就接受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文化观念。

因为,列强的经济入侵和西方文化的进入,给向警予的新思潮和新观念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契机。

新民学会会员长沙合影留念

由于她的父亲担任溆浦县商会会长,经常与日本商界的人士打交道,渐渐地,向警予的父亲受到了西方思潮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逐步开明,不但使得向警予小时候免于缠足,而且因为大哥向仙钺留学日本,她从小就有机会读到《民报》和《新民从刊》等一系列进步书籍。

展开全文

蔡和森、向警予等留法新民学会会员合影

正是这些点滴思想的熏陶,使得向警予从小就具备了反思的能力。

所以,在进入第一女子师范的时候,向警予不但学习刻苦,更重要的是团结同学。

在她看来,中国须改造,就要打破传统价值观念以及道德准则的束缚。

然而好景不长,两年之后,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朱剑凡因为思想上的进步,被当局免职。

牢记着校长曾说过的“女子沉沦黑暗,非教育无以拔高明,要自立于社会,有学识技能,才能拔于黑暗”的这番话。

向警予也毅然选择退学,算是跟顽固守旧势力势不两立。

向警予与家人

退学之后的向警予,进入了周南女校的继续学业。

在彼时的长沙,这所学校人才荟萃,向警予在学校里的思想进一步成熟。

她认为,教育和社会改造的重任,应该一起推进。

1916年,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她回到家乡,创办了溆浦的第一所女校。

21岁的向警予,虽然怀抱“妇女解放”以及“教育救国”的崇高理念,但真要冲破传统观念的层层束缚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可想而知。

新民学会部分会员在上海半淞园合影,左七为毛泽东

没有办学经费,她只能四处去借。

她在学校从来不拿工资,还把家里的柑橘园捐献出来作为校舍。

然而,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学生少。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在旧中国是一条根深蒂固的理念。

没有学生,向警予也只能挨门挨户去劝说家长,希望他们能够转变观念,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有些家长传统观念依旧顽固,不过也有的家长被她说服。

向警予(前排右四)

当年的冬天,溆浦女校正式开学。

在开学仪式上,向警予向在场的所有女性宣告,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全新的国民,而不是为了嫁给一个如意的丈夫。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向警予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上面。

因为她知道,彻底改造中国社会的办法,就是要从基础性的教育慢慢做起。

为了提高办学的质量,她邀请了一大批新学和新思潮的老师到学校任教。

向警予在发表演说

然而纵使自己再努力,社会整体的大环境依旧没有丝毫的变化。

政府当局非但不支持她在教育上的作为,还处处掣肘,时时给她制造困难。

彼时的向警予终于感到,“学校教育十年而不足,社会破坏一朝而有余。”

她内心对教育救国的理念,已经开始动摇了。

但是,自毕业以来,心怀报国之志的向警予,依然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初步的试炼。

眼看难以坚持下去,1919年,她收到了蔡畅等人的来信。

犹如在汪洋大海中行船,突然看到了前方矗立的引航灯塔,向警予的内心又充满了新的希望。

向警予主编的《妇女周报》

向警予和蔡畅结识于周南女校,而且通过她,向警予又先后结识了蔡和森与毛泽东。

那时候,赴法国勤工俭学是一项新的社会思潮,蔡畅的来信,正是邀请向警予筹备赴法国读书的事情。

于是,向警予再次满怀着希望离开了家乡。

在长沙,她加入了毛泽东创办的新民学会。

她住在蔡畅家里,两个人又共同发起了周南女子勤工俭学会。

1919年的12月25日,向警予、蔡畅以及蔡畅母亲葛健豪等6人,与北京赶来的蔡和森在上海汇合, 而后一起登上了赴法国的邮轮。

莫斯科东方大学旧址

新的征程即将开始,向警予也在内心立下了“作大事业,须作大准备,谋求中国根本改造”的誓愿。

她也与蔡和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向警予彼时的内心,当初教育救国的理念已经逐渐崩塌,取而代之的,将是她还不甚熟悉的共产主义。

在船上,她和蔡和森还合写了《向上同盟》的诗歌,意在表达理想和志趣的相投。

正是在这漫漫的旅途中,两个年轻人的心逐渐融合在了一起。

新民学会旧址

在法国的蒙达尼,向警予一行人开始半工半读艰难的求学之旅。

她先后在纺织厂、豆腐厂以及树胶厂做工,一边赚钱谋生存一边学习法语。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向警予就可以阅读法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以及《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了。

同年夏天,向警予和蔡和森在蒙达尼举行了婚礼,两个人的结合被大家称为“向蔡同盟”。

她和蔡和森手捧马克思的《资本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新婚合影。

蔡和森

接下来,她一边继续工作学习,一边积极参与在法国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

向警予的人生观念得以重构和拓展,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学会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和人生进行观察和审视。

所以,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两年,是向警予人生转折和升华。

她也从当初怀抱教育救国理念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的9月,中国在法的留学生发起了占领里昂大学的运动。

很快,蔡和森、陈毅、张昆弟、罗学赞等一百多名学生,被法国警方逮捕。并且在同年的11月,遣送回了香港。

向警予同志传

此时,国内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也已经如火如荼。

在蔡和森等人被遣返之后,向警予也很快启程回国。

她于1922年的1月份抵达了上海,向警予回国之后,立刻选择了加入共产党,从事妇女运动的领导工作。

同年的4月份,向警予的第一个女儿蔡妮出生。那时的她和丈夫,可谓生活清贫,整日为了工作而奔波。

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平日里全靠微薄的稿费维持生计。

法国小镇蒙达尼火车站的原貌和现状

这些情况周围的师友都看在眼里,李大钊有一次还专门写信给胡适,希望他编著的世界丛书里,收录蔡和森所著的《俄国社会革命史》。

李大钊在信中还特意提及,他现在的生活很困苦,专门等此糊口。

孩子五个月大的时候,向警予依然将女儿送到了长沙的蔡家来抚养。

为了革命,再加上生计上的局促,她也只能这么做。

向警予写的《二七纪念告士兵歌》

同年的8月份,向警予领导了闸北丝厂一万多名女工的大罢工。

罢工失败后,为了救助被开除的女工人,她又组织大家在街头进行募捐活动。

为了练好普通话,以便在将来的宣讲中让更多人听得懂她的话,向警予还到黄浦江边练嗓子。

除了在社会上积极开展妇女运动,引导工人向资本家作斗争,向警予在社会活动中,还积极注重工人群体中妇女干部的培养。

由于女工的文化普遍很低,她就组织创办了几十所工人夜校,夜里亲自给大家上课,帮助她们提高文化知识,引导妇女们积极参加罢工斗争。

革命战友对向警予的题词

除了领导实际的斗争之外,向警予还从理论上不断总结妇女运动和工人运动的特点。

仅在1922年,向警予就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上发表文章18篇之多。

可以说在上海工作期间,向警予积累了大量的妇女运动工作经验。

1923年6月,在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向警予起草的《妇女运动决议案》。

就在向警予和丈夫蔡和森为革命奔走之际,他们的生活还是处在异常窘迫的状态。

有一段日子,蔡和森更是卧病在床,恰逢向警予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连看病的钱都没有。

陈独秀只好亲自出面,向书局催讨蔡和森书稿的稿酬。

1925年,五卅运动

但总是困难重重,依旧不能浇灭向警予的革命意志。

第二个孩子蔡博出生后,为了工作,向警予再次把孩子交给了蔡和森的姐姐蔡庆熙抚养。

为了革命,做为人母的向警予,付出和牺牲了太多。

但革命者的情怀和志向永远是乐观的,何况向警予这么做,是为了千千万万个劳苦大众的家庭能母子团聚,能过上幸福圆满的生活。

1925年1月,在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警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而且还担任妇女部第一任部长。

随后,向警予参与并领导了上海的五卅运动。

上海中共中央秘书机关旧址

同年的11月,向警予又进入莫斯科劳动大学学习深造。然而在此期间,她却和丈夫蔡和森的感情走到了尽头。

随着北伐的开始,大革命运动在国内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1927年的3月份,向警予从莫斯科回到了中国。

在从广州前往武汉的途中,向警予中途回到了阔别3年的长沙。

这里有她的家,更有她的一双儿女。可惜,两个孩子此刻根本不认识她是谁。

所以在跟家人以及孩子唯一的一张合影中,向警予跟前的儿子蔡博,是那么的局促和不安。

上海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旧址

在长沙仅仅呆了一天,向警予就告别孩子和家人,动身前往彼时的革命中心武汉。

只是此刻她还不知道,这将是自己一生里,唯一和孩子相见了。

抵达武汉之后,向警予立刻投身到武汉市总工会的工作中来。

然而此时,国民政府右派已经举起了反革命的屠刀,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也实际上宣告失败。

白色恐怖同样笼罩在武汉城头,党的工作也全部转到了地下状态。

最初,中央考虑将向警予派往湖南,但是向警予认为武汉的工作重要,所以坚持留了下来。

汉口向警予故居

其后在半年多的时间,她和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着手恢复被破坏的武汉党组织。

同时组织和恢复工人的组织,领导群众进行各种斗争。

到了1927年10月,形势越来越危险,仅仅几天之内,武汉地区牺牲的同志就高达三千多人。

组织上再次建议向警予离开武汉,但向警予依旧决定留下了继续斗争。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宋若林的出卖,向警予在武汉的法租界被逮捕。

国民政府方面得知这一消息,自然欣喜若狂,在同年四月份的时候,由法租界的巡捕房把向警予转交给了武汉警察当局。

向警予烈士陵园

国民政府方面,原本还寄希望于从向警予的身上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然而他们很快就失望了。

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严刑逼供,他们都未能从向警予的嘴里得到任何党的机密。

而身处狱中的向警予,她此刻最为牵挂的,想来就是远在长沙的两个孩子了。

虽然心中充满思念,但想到自己这些年来做的一切,她的内心又不免感到坦然。

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而凶残的敌人,却刻意选在五一劳动节这天杀害向警予。

而对向警予来说,彼时的她已毫无牵挂,死亡只能升华和铸就她追求的事业的神圣。

正如向警予在狱中所说,“死算什么,我早决定必死,为主义牺牲,我视死如归”。

向警予就义之后,在当天夜晚,一个叫陈春和的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将她的遗体小心收敛起来,并掩埋在了龟山下古琴台对面的六角亭边上。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

噩耗传来,蔡和森写下了《我的妻》纪念向警予:

“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向警予牺牲一年后,她7岁的女儿蔡妮就被送到了莫斯科儿童院,作为烈士的遗孤,此后多年她生活和学习在苏联。

其后,她在苏联学习的是医学专业,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回国担任北京红十字医院的医生。

民国时期,武汉的法租界

她的弟弟蔡博,也于1939年赴苏联学习,大学期间,在莫斯科钢铁学院冶金系炼铁专业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蔡博又长期奋战在钢铁行业。

虽然向警予和蔡和森都先后牺牲,但他们的一双儿女,在组织的关怀和培育之下,都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在崭新的中国,贡献了奋斗了一生。

而这一切,正是多年以来向警予的殷切盼望。

向警予之子蔡博

这个从湖南溆浦走向全中国的传奇女性,不但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早期重要的女性领导人之一,而且也是现代女权运动的先锋。

正如早期妇女运动的另一位领导,王一知在《纪念向警予同志》一文中所写,“向警予同志使我知道了男女不平等和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向警予之女蔡妮

正是怀着改造旧世界的大志,推翻不平等的宏愿,向警予才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斗争之中。

虽然她的一生很短暂,可她开创并留下的光辉业绩,则如同天上的星星,永远照耀在世人心头。

“雄词慷慨湘江向,情话缠绵浙水杨。长痛汉皋埋碧血,难从海国问红妆。”

这首由柳亚子写下的诗句,是向警予一生奋斗的写照。

伟大的躯体倒下了,但伟大的灵魂却永远矗立在长江之畔。直到多年后,人们依然忘不掉并追随着她的崇高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