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说 画家 保姆

画家和他的保姆(小小说)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0 07:51:03 浏览2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画家和他的保姆(小小说)

画家和他的保姆(小小说)

文|赵淑萍

画家杨出尘的夫人去世了。

杨夫人出身书香门第,温婉清秀,写得一手极工整的蝇头小楷。夫妻相敬如宾,从未吵过架,外界说起画家伉俪,都说是模范夫妻。

夫人亡故,杨出尘着实地颓废了一阵,没有心思动笔。后来,慢慢走出来,就喜欢上了社交活动。什么笔会、雅集,有人来请,他一概不拒。可是,回到家,偌大的房子,孤灯冷灶,难免凄凉。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在本地的这个又在单位担任要职,没有闲暇照顾他。七十多岁的他,虽然腿脚尚健,但家务总需要有个人做,何况年岁越来越高,于是,儿子给他请了个保姆。

保姆六十出头,拾掇得很干净,老伴死得早,退休金低,所以出来赚点钱,这样人情周转可以灵活些。她人勤快,手脚麻利,做的饭菜很可口。杨出尘夫人在的时候,总是说要吃得健康,吃得清淡,于是,腌制品不上桌,油不能多放,味不能太重。有人送红膏炝蟹、蛏子,他举筷子时,夫人不断叮嘱少吃一点。而保姆一来,就带来一小缸自己腌制的咸菜,当地人叫咸齑的,一会儿大汤咸齑黄鱼,一会儿咸齑炒墨鱼,一会儿咸齑炒蛋,变着法儿吃。榨菜、酱豆腐、泥螺也经常上桌。“我们这里的人,本来就称‘咸骆驼’,还有老话‘三日不吃咸齑汤,脚骨有点酸汪汪’呢!”保姆振振有词。而对于杨出尘,这些都是小时候的美味,被抑制得太久了,这一来,正中下怀。杨出尘耳朵有点背,以前夫人柔声细语,他常听不清楚,保姆嗓门有点大,也正中下怀。

展开全文

这饭菜可口,家里有烟火味,杨出尘就觉得日子有了味道。于是,气色明显好了,步子轻快,画技也有了进步,有人说他“衰年变法”呢。上门求画的人本就多,现在更多了。有时候,朋友、晚辈来求,有时候是领导来求。按杨出尘以前的做法,一律赠送。可是,一天保姆却说:“你那些晚辈、朋友,好歹还送些茶叶和新鲜的蔬果,可是领导向你求画,两手空空,他们给钱吗?”“我从来不收润笔费的。”“凭什么不收,那张山水画你足足画了一天。那张兰花你也不知练过多少回了。你都将近八十了,又没求着他们什么,不欠他们的。”保姆说得很爽脆。

有一次,他老单位的领导要了五幅画,要去后,嘴上是十二分的感谢,而后再无响动。“您可以发个短信向他们要报酬。”保姆对杨出尘说:“如果画是给单位的,公家的钱,他干吗省着?如果是个人要,他那么年轻,你在单位时,他还不知道在哪儿呢,他凭什么白要。你们知识分子,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杨出尘觉得有道理,脑子一热,真的发短信去,先是感谢领导支持、照顾,最后委婉地提到了润笔费。发出后,他又后悔了。想当初他和夫人也常为这事憋屈,但是,总是撇不开面子。他这一发,一生的清誉可就没了。

但是,当一笔润笔费打到了他的卡里时,他顿时气顺了,胸也不闷了。人啊,真没必要委屈自己。

从此,杨出尘开始收润笔费。

有一次,杨出尘原单位的领导带了一位市领导来看他。领导说市领导很赞赏杨老的画,特来拜访杨老。那保姆看到他们就知道他们是来索画的,不知怎么就动了气。“他伯伯,你感冒才好,肺里还有些炎症,人虚得很,医生说你要休息好,最好多卧床。”保姆大声对杨出尘说,颇有点命令的味道。这么一来,那两人脸有些挂不住了。“杨老,我们来看看您,您一定要保重身体,您可是我们江城画坛的常青树。”市领导说。至于索画的事,也就没出口。

领导出来后,深深同情杨老,说年纪大了真可怜,大家一直高高地捧着的杨老,居然被家里的保姆吆三喝四。他们还奇怪,一个保姆怎么就敢那么放肆?

江城的书画圈不知什么时候有了传言,说杨出尘的保姆,成了他的女友。老头焕发了第二春了。就是因为有了女友,老头画画开始要润笔费了。

后来,杨出尘谢世。据说他嘱咐儿子,有一笔钱要送给保姆,但是,保姆不要,只是结清了护理费。她说做人要恪守本分。保姆唯一带走的是杨出尘送给她的《蜡梅图》,那上面,是瓶插的几枝蜡梅,那瓶子,就是她经常用的那一个。那蜡梅,又直又清,宫黄点点,别有美感,题款是“数枝乞与吟窗供,温水铜瓶自插看”。

图片来源:米浩

本文选自2023年2月8日《文化艺术报》A06版

责 编 | 王越美

审 核 | 吴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