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 何以 贫穷 陋室 骄傲

《陋室铭》:我贫穷,我骄傲;中华文明为何以“贫”为傲?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20 06:32:02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在此郑重申明:本文中所涉及到的“中华文明”,特指封建社会及其之前的文明,具体为起始于尧舜禹执政的上古时期,止步于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这段时间,时间跨度6000年之久。

熟悉这段中华文明史的人均知晓:中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便是围绕着如何构建一个“天下大治”的集体、如何与这个世界做抗争这个主题而努力的。为此,有关如何“治国安邦”、“安民”、“得民心”的论述,以及有关如何咬着牙坚持到底的神话传说不胜枚举;

比方说让后世引以为傲的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以及夸父追日、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这类神话故事如雷贯耳、流芳百世。

不过细究起来便会发现:所谓的春秋时期涌现出来的诸子百家,看似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思想纷至杳来,但核心主题却又如此单一:怎么治国?怎么安民?当然还有衍生而出的怎么读人心?怎么说服别人为自己所用。

如此看来,中华文明的百家思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独木桥——人治。

至于夸父追日、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核心思想也非常单一,就是教育人要意志坚韧、坚持到底,万不可半途而废。

为何这些励志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在中华文明传承史上从未间断呢?这就不得不提中华文明的另一个单一的特征:以贫为傲。

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穷志不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等,都是在诉说着穷能立志的名言警句。

展开全文

有了名言警句的牵引,古代诗人不照做就不合适了,为此,古代倡导当官一定要清廉,而且光清廉远远不够,要达到清贫的地步,一来可以引以为榜样,天下归心,二来也可以避免闲言碎语,避免小人抓到把柄,遭遇弹劾的风险。

这方面做得最极致的当属明朝清官海瑞。

海瑞不仅家里家外都搞得家徒四壁的模样,自己和妻子都穿得破破烂烂的,而且还自给自足,自己种田、种菜,绝不多拿市井上的一文钱,也绝不侵占他人一分一毫的劳动果实。据说海瑞难得破了一次例,出门买了肉,就让摊主仰天长啸不已:今生居然遇见海瑞卖肉,而且还在自己摊上买,真是人生难得一遇的奇观哪。

历史上大部分官员虽然并没有像海瑞一样,搞得像“苦行僧”一样,但也深谙贫穷是政治正确的理念,因此对外行事上都力求“清贫乐”,不仅衣着朴素、深居简出,而且成了名之后做到闭门谢客,表现得如同孔子所言的那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当然孔子的这段话还不算啥,刘禹锡的《陋室铭》那才将“我贫穷,我骄傲”叫的一个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这也就构成了中华文明特有的精神内涵——以贫为傲。

《陋室铭》:我贫穷,我骄傲,为何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为何以“贫”为傲?

这首先跟中华文明的研究对象很有关系。中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便立足于群体,所谓的依靠群体力量可以“服狡虫,制禽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合力效果。

但群体也有它的问题,就是如何管理群体?如何让群体里的每个人都能安分守己?为此,孟子很早就找到了群体生存的核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可以说,如果你一人富贵,一人多吃多占,群体里的每个人都会不服的,因为他们觉得,你这是在搜刮民脂民膏,你的享受富贵,是盘剥他们财产得来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群体里的成员会欣慰?会赞扬拥护你呢?很显然就是把自己搞得贫穷、无欲无求的模样,甚至比所有人更为贫穷。这种情况下,群体成员都会觉得你是在一心为群体,绝无私心,是个合格的领导者,也就更为拥护你的领导。

不过问题来了?为何一定要“装穷”,以贫为傲呢?作为领导者就真的不能生活富裕一点吗?

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6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活得就很不如意,不是饱受战乱的生灵涂炭,就是陷入单靠种地怎么也养不活全家老小的困境。

正是因为没得吃,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才只能苦中作乐,也只有创造出“以贫为傲”的文明准则,助推中华民族传承、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