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报告的题目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新时代新征程师德建设再谱华章”。
一、牢记初心使命,增强责任意识
“师者,人之模范也”,出自西汉著名学者扬雄的《法言》首篇《学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金秋十月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作报告,题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教育系统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中心任务是要把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立德树人、治校理教的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建成教育强国的各项任务上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并摆放在整个报告的第五部分,凸现了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可以说,党的二十大对教育领域寄托了无限期许。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德建设需不断强化意识和责任担当。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品德;师德,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师德,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行业中的特殊体现。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指出教师第一位的责任就是传道,道就是思想和价值观念,同时,还体现了师德。教师还有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师在教授知识、答疑释惑中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这也体现了师德。教师还是管理者。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要公平公正,爱护每一位学生。教师还有示范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应该有师德。教师还是研究者。因为常态化的教研活动不仅需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还需要增进师德的认识水平。
中国是人口大国,无疑也是教育大国,我们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所以,师德师风的建设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我国事业发展的兴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指出教师有六项义务:一是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二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三是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四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五是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六是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展开全文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都对教师提出了诸多的师德方面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于第30个教师节前夕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勉励广大师生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
我们知道,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这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精心培育是分不开的。对于老师来说,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坚守人格底线,以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学生。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一个教师德之昭昭,其业也昭昭。一些教师能让学生记住一辈子,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拥有高尚的人格。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时代,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各行各业都给予了极大的勉励。在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曾作出重要指示。
黄大年教授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生前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2017年1月8日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黄大年教授的赤子情怀,高扬起一面师德高尚、科研报国的旗帜,令全社会为之敬仰,让学校师生为之感动和自豪。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保国同志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常年高强度工作让李保国积劳成疾,58岁的他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李保国教授曾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他以知识分子特有的爱国情、特有的报国志,把教书育人的生动实践,把农业大国的科研论文,写在了祖国广袤的土地上。李保国教授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论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这部分的意思是,子路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做到恭敬认真。”子路说:“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后面写道,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这部分的意思是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别人安乐。”子路又问:“像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百姓安乐。”
李德威生前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构造地质学家。他常年跋涉在青藏高原主要构造带开展地质研究,行程超过8万公里,最终积劳成疾,倒在了病榻上。病危之际,他拼尽气力写下遗愿“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李德威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怀人民、至诚报国的大爱情怀;学习他执着探索、攻坚克难的科研精神;学习他爱教爱生、立德树人的师德风范;学习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北宋学者张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古代仁人志士的理想和追求,也是当今中国教育和知识分子们的情怀和信念,志存高远,虽远不怠。
李芳生前系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教师。一天下午放学以后,李芳老师像往常一样护送着学生离开,突然,一辆疾驰的无牌照三轮摩托车飞驰而来,在这紧要关头,李芳老师把她身边的学生推开,义无反顾用自己的身躯挡护了学生。学生无碍了,而李芳老师却因公殉职。李芳老师在危急时刻的突出表现,集中展示了人民教师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辉,生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高尚师德。在李芳老师的英雄壮举里闪烁着爱生如子的母性般的师德光辉,她是我们身边最美的教师,是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张桂梅老师是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21年,她荣获了“七一勋章”。张桂梅老师爱生如子,针对山区女童失学的情况,四十余年来,她不顾山区的泥泞,爬坡过坎,经过无数次的家访,让失学女童回到了校园。她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她倾其所有,把一切都奉献给了学校、学生们,和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
师德具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杨昌济曾说,教育者,寂寞之事业,而实为神圣之天职。朱自清曾指出,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应努力成为以教育为信仰的人。陶行知曾说,教师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无愧人师的地步!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赞扬教师这个职业,他认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就是教师,教师应该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
学校是社会的精神文化高地,对全社会都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学校要在立德树人上做标杆,教师要在师德师风上做表率,努力争做“四有”好老师。
作者:苏寄宛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工作部部长 教授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文稿《 苏寄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新时代新征程师德建设再谱华章 》
查看完整内容请到宣讲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