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是一种寓意深刻的民俗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节日之多,难以计数。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重大的传统节日外,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习俗。四季之始,万物复苏,在明媚的春光里,丰富多彩、特色各异的民族节日相继上演,各族人民在灿烂优秀的民族节日文化中充实着现实生活,也充盈着精神世界。
白族祭鸟节——演绎和谐之美
“四山环绕,一水中停,岸居住人,岛栖野鹤”,云南省西北部的鹤庆县森林资源丰富,各种鸟类常居于此,人鸟和谐相处成为这里最为迷人的一道风景。在与自然长期的和谐相处中,祭鸟节成为了白族同胞较为看重的一个节日。
每逢4月上旬,白族同胞穿着艳丽的民族服饰,用篮子、背包带着包谷花、荞籽花、松子仁、橡子果、洋芋末、萝卜丝、各种昆虫等喂食鸟类。
随着祭鸟节仪式的开始,寨中一位老歌手一声长唤过后,从背包中抓出一把松子撒向天空,接着便唱起特有的民歌“哈植哝”。现场众人也随之将带来的各种鸟食抛撒在花间、树丛、草坪上,边抛撒边唱歌跳舞。歌舞过后,人们将带来的鸟食抛撒完毕,方才陆续散去,让鸟儿静静地啄食,不再打扰它们。
祭鸟节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黄郁坪村有个白族妇女,生了36个儿女。孩子们长大后,母亲先后把12个姑娘嫁给了西山区12个部落的首领。母亲怕出嫁后的姑娘不好好耕田种地,便轮番派身边24个儿子每隔15天去催促她们从事农业生产。后来,24个儿子变成了24只候鸟,它们不忘自己的职责,轮流飞往各地,呼唤人们烧荒、翻地、播种、除草、灌水、追肥、收割。人们按照它们的鸣叫声,做着相应的农事,于是这个地区年年都获得丰收。后人便把候鸟出现的不同时间,定为山区的二十四个节气。
塔吉克族迄脱乞迪尔节——对洁净与吉祥的追求
每年草木发芽的时节,塔吉克族同胞便迎来了他们的传统节日——迄脱乞迪尔节。“迄脱乞迪尔”是塔吉克语,意为“清除烟尘”。所以这个节日也称作“清洁“扫除节”。节期定在每年的公历3月,具体日期由族内德高望重的人士选定。
节日之前,各家各户都要提前打扫好家庭卫生。勤劳的人民一般先把各种家具都搬到外面,将屋内腾空,然后用面粉调浆,在屋内的四壁上涂上美丽的花纹,以示吉祥、清洁。节日当天早晨,先由一名儿童牵牛进屋,给牛喂食馕饼,并在牛身上撒些面粉,以此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畜两旺,健康长寿”。接着才能把家具搬进屋。这是塔吉克族女性最忙碌的时刻,她们要把屋内所有的家具擦得干干净净,锅碗瓢盆也要刷洗一新,新衣物要清洗,旧衣物要拿到外面去晾晒,从而去除衣服上的“霉气”。当然,节日离不开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参与,所有家庭成员都要理发、洗澡等,使自己保持干净整洁。
除了每家每户的清洁仪式,全村、全寨也要进行彻底的清洁。人们将街道、广场、村头、村尾等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确保不会有杂草和垃圾破坏节日氛围。随后,村民们公推出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由长者们顺次为每家每户送去节日的祝福,人们彼此之间相互拜访、互道祝福,将节日推向高潮。一般,每个家庭的女主人会早早地站在自家门口,迎接每一位来客,并向客人的左肩撒上面粉,以示对客人的祝福。村里的青年人则聚到村头的广场上唱歌、跳舞、赛马、摔跤,在欢聚中度过热闹非凡的一天。
维吾尔族萨依勒节——盛装歌舞中的新憧憬
在新疆南部的一些乡村里,至今仍然保留着“萨依勒节”的传统习俗。“萨依勒节”是维吾尔族语音译,意为“游玩节”。萨依勒节每年在春、夏、秋三季各举行一次。
展开全文
节日当天,维吾尔族同胞会换上节日的盛大服装:青年小伙们穿着白色或方格子花布的衬衣,在腰间系上宽宽的腰带;姑娘们穿着各种印花图案的色彩艳丽的连衣裙,搭配着青色的镶了花边的小坎肩,还用新疆特有的植物乌斯曼草研磨的汁液描了眉;小女孩们则将头发依照自己的年龄数字编成许多小辫子,披散在肩上;中年男性戴上绣着巴旦木图案的小花帽;中年女性披上深咖啡色的厚大的头巾。
盛装准备完毕,全家人共同乘坐一辆大马车或分骑几匹小毛驴,带着馕饼和各种水果,抱着漂亮的热瓦甫(弹弦乐器),赶往村里统一的聚会场地。一路上,全家人边弹边唱,到处都飘扬着欢快的音乐与歌声。
到达目的地后,大家铺上毡毯,边吃边舞,沉醉在音乐与舞蹈中,享受着纯粹而美好的欢乐。场中,人们尽情欢舞;场外,人们热情地为欢舞者伴奏。男女老少仿佛要在歌舞中把生活中的所有不快都稀释掉。
夜幕降临后,人们还会在广场中央燃起熊熊篝火,大家围着篝火边吃边喝边畅谈,吃饱喝足了,便奏起各种各样的乐器,还共同跳起了“麦西莱甫”(一种集体性的代表“聚会”的民间舞蹈),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并表达对新生活的憧憬。
侗族花炮节——花炮声中共觅吉祥
每年的三月三,广西、贵州地区的侗族同胞们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花炮节。每到花炮节,各村寨都会组织村里寨里的青壮人员争抢“花炮”,以求一个吉祥如意的彩头。
“花炮”由铁筒制成,筒内装有火药,炮口放置一个直径4厘米、用丝线包扎的彩色铁环。每到节日,花炮会被放在鼓楼场地中央,在举行简单的仪式后,由主持人下令点燃“花炮”。一声巨响后,彩色的铁环被崩向高空,花炮节就正式拉开了序幕。来自不同村寨的各方代表队便派出队员下场争抢——最终将铁环送上主席台的代表队为胜。花炮一般一场放三炮,也有五炮或更多。当地的侗族同胞们认为:“一炮福禄寿喜,二炮升官发财,三炮人丁兴旺。”所以每一炮双方都会拼命抢夺。抢到铁环则意味着吉利幸福,还可以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
“花炮节”是侗乡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每到节期,方圆几十里的各族群众都来参加。除了每个村寨负责争抢花炮的抢炮队参与的抢炮活动外,还有“全员娱乐”环节:芦笙队比赛芦笙,青年男女比赛射击,老人比赛“斗鸟”。活动场地的附近还设有小型集市,供人们进行交易。天黑后,进入“夜欢”环节:人们或看侗戏、听彩调,或聚在一起看电影;一座座木楼中传来动听的“多耶”(侗族的一种民歌)声、琵琶声和直笛声。青年男女们则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在隐蔽处倾吐爱恋之情。
“花炮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并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京族哈节——哈歌声中的美好向往
哈节是广西京族的传统节日,“哈”为京语,意为“歌唱”,所以“哈节”也被称为“歌节”。为了纪念海神公而诞生,京族人每年都在哈节迎神、祭神,除此之外便是入席听哈。
哈节最主要的活动是“哈唱”,“哈唱”往往在“哈亭”中进行。“哈亭”是一座富有京族民族特色风格的建筑,用料上乘,结构严谨,外形美观,室内宽敞,是当地群众“哈唱”的理想之地。在哈节上唱的歌称为“哈歌”,“哈歌”有其固定的曲调和歌词,还有专门的演唱歌手。唱“哈歌”的主角有三人:其中一名男子被唤作“哈哥”,又被称为“琴公”;另外两个女子被唤作“哈妹”,又被称为“桃姑”。
主唱的“哈妹”站在“哈亭”的殿堂中央,手里拿着两块小竹片,一边唱“哈歌”一边随着节奏摇摆着敲;伴唱的“哈妹”坐在旁边的地上,两手敲打竹制的梆子以应和主唱的歌声。“哈妹”每唱完一句,“哈哥”就依着曲调拨奏三弦琴的一节。如此一唱一和一伴奏,直到主唱的“哈妹”困倦了,再转由另一个“哈妹”出来换唱。“哈歌”的内容很丰富,有民间传说、哲理佳话、爱情故事等。整个“哈唱”往往要持续3天,人们在听哈的过程中充分表达对海与祖先的敬畏与感恩之情,在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同时,向往与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德昂族采花节——绽放在春暖花开时
每年春暖花开之际,云南的德昂族同胞都要举办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活动——采花节。
节日这天,各村寨以鸣锣为号,锣声响起后,节日就正式开始。德昂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民族服装,戴上华美的服饰,提着花篮,挎起简巴(一种编织得很精美的挎包,上面绣有各种图案),沐浴着明媚的阳光,一路有说有笑地去林间、郊外、草甸上采花。采花途中,到处是鲜花绿草,空气中弥漫着浓郁而温暖的花香。
人们一边对歌,一边采花。待花篮里采满鲜花后,青年男女伴随着咚咚的象脚鼓声,在草地上尽情欢舞。婀娜的舞姿,飘逸的筒裙,将鲜嫩翠绿的草地点缀得如诗如画。
歌舞之后,人们将采来的鲜花带回村寨,然后用鲜花装饰成各种图案,放置在村寨的广场上和十字路口中。远远望去,村寨包裹在花香与花丛中,整个村寨便成了一个硕大的花篮。
布朗族山抗节——赠物团圆盼丰收
每年的4月15日是布朗族的传统节日山抗节。
为了迎接节日,从4月13日开始,各村各寨都要彻彻底底地打扫卫生,每家每户从房间到院落,都要清洁一新。
在节日当天,青年男女先要给寨子里的长辈送礼,礼品主要是糯米粑粑、鲜花椒、春茶和香烟等,以感谢长辈的养育之恩。之后,人们会欢聚在一起,表演传统的武术和音乐节目,欢歌曼舞,沉浸在团圆的喜乐中。中午时,家家户户把准备好的糯米饭和凉粉、豆腐、咸菜等拿手好菜,一起端到村寨空地中摆好的桌子上——这是村寨中一年一度规模盛大的团圆饭。数十种菜肴摆好后,人们围桌而坐,一边品尝各家的菜饭,边唱着热情洋溢的祝酒歌。祝酒歌的歌词主要是号召大家团结互助、和谐相处、努力耕作,争取在秋后取得更大的丰收。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节日和习俗也发生着变迁。虽然民俗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民俗永远是一株四季常青的翠柏,洋溢着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我国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春季习俗,彼此独立存在又相融相济,共同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民族文化画卷——脉脉花香,春风骀荡,美好地诠释着民族文化自信而独特的魅力。
(作者:钱国宏,单位: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3期)
作者:钱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