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联 乡下 城里

乡下的春联城里的灯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9 22:43:09 浏览3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 郭震海

在中国,春联作为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延续了上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一副春联、短短两语、字数相同、形式短小、文辞精炼、言简意深、讲究对仗、平仄协调、结构工整,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能像春联那样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自古到今,不论达官还是平民,不管皇宫还是农舍,过新年贴春联,已成为一种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仪式。

有人说,红红火火过大年,乡下的春联城里的灯。在乡下,贴春联讲究多、范围广、氛围浓。广袤的乡村,占到全国80%以上的土地和人口,闹新春过大年图的就是吉祥,要的就是红火。庙宇、亭台、阁楼、桥梁、码头,甚至是狗棚、猪舍、马厩、羊圈等,都需要贴上红红的春联。每家每户院落独立,有大门、有屋门,还有堆放农具杂物的储藏室的门,凡是门就需要贴春联,全家老小齐上阵,孩子扶梯子,父亲贴春联,母亲备糨糊,一家人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小黄狗蹦蹦跳跳开心地摇着尾巴,屋子里的火炉上炖着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肉香弥漫中夹杂着一家人的说笑声,欢乐而温馨。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乡下人过年,买春联贴的人家少,写春联贴的家户多,过大年要的就是过程,享受的就是氛围,卖的春联再好都没有写的好。会写的人家自己写,不会写的人家会买红纸求人写。能写春联的“文化人”,多为村里的教书先生或德高望重、知文识字的人,腊月一进,不用谁提醒,他们会提前摆好桌子,自备笔墨,等乡亲们上门来写春联。写春联完全免费,都是邻里,讲的是个情分。往往东家写完李家来,来者需报上家里共有几个门,各是什么门,因为门不同春联的内容就不同。譬如,同样是家畜,猪舍贴的春联和羊圈门上的春联就有区别。猪舍的春联,一般上联是“大猪身胖仔猪多”,下联为“膘肥体壮能吃喝”,或者上联是“多吃多睡多长膘”,下联为“有精有肥有销路”,横批是“肥猪满圈”或“养猪致富”等,如果是羊圈就略有不同,羊圈的上联多是“槽头兴旺”,下联为“厩内平安”,横批是“喜气羊羊”。如果将猪舍或羊圈门上的春联错贴在家门上,就会闹出大笑话。

再譬如,老年人门上贴的春联和年轻人住的家也会不同,老年人的春联,上联多是“精神矍铄似东海云鹤”,下联为“身体康健如南海劲松”,或者上联是“乐享遐龄寿比南山松”,下联为“欣逢盛世福如东海水”,横批是“福寿安康”或“福星高照”。除外,铁匠铺、豆腐坊、药店、代销店,等等,行业有别春联不同,内容各有千秋,文辞变化多样。

在乡村除门上贴春联外,各种各样的“祈福纳祥”小帖子更是必不可少,如厨房内的墙壁上要贴“五味调香”或“手巧艺精”,门上要贴“园蔬调出好味道”“盘食烹来满家香”。楼梯上要贴“步步登高”,床头要贴“身卧福地”,粮柜上要贴“五谷丰登”或“颗粒归仓”,水井边要贴“细水长流”,院子里有树木要贴“林木长青”,有车的家庭,不管是独轮车、平板车、牛马车还是机动车,都要贴“出入平安”,甚至是大门外,除春联外,还需贴一个大大的“福”字,下面有“抬头见喜”或“出门见喜”等“祈福纳祥”的小帖子。

乡下过年,贴春联最烦琐、最复杂,也最重要,当“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后,节日的气氛浓郁而热烈,整个村庄处处洋溢着喜庆吉祥,大人小孩换新衣、吃饺子迎新年。整个正月里,亲朋互访,好友相聚,客来进门前,会先站在院子里看看春联,甚至读一读,夸赞几句,说春联写得好、写得妙,孩子们兜里装着压岁钱,手里拿着吃不完的花生或糖果,好不快活。

如果说乡下的春联喜庆,那么观花灯还是城里的好。城里人多,热闹,城里的灯多,样式好,自古上元节进城去观灯,可谓源远流长,如在四大古典名著中,均有描写元宵节进城观灯的盛景。譬如《西游记》中,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一章,对三五上元之夜,唐僧师徒四人进城观灯就有最为形象而生动的描写:

三五良宵节,上元春色和。花灯悬闹市,齐唱太平歌。又见那六街三市灯亮,半空一鉴初升。那月如冯夷推上烂银盘,这灯似仙女织成铺地锦。灯映月,增一倍光辉;月照灯,添十分灿烂。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青狮灯、白象灯,灯架高檠。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羊儿灯、兔儿灯,檐下精神。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虎儿灯、马儿灯,同走同行。仙鹤灯、白鹿灯,寿星骑坐;金鱼灯、长鲸灯,李白高乘。鳌山灯,神仙聚会;走马灯,武将交锋。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那壁厢,索琅琅玉韂飞来;这壁厢,毂辘辘香车辇过。看那红妆楼上,倚着栏,隔着帘,并着肩,携着手,双双美女贪欢;绿水桥边,闹吵吵,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对对游人戏彩。满城中箫鼓喧哗,彻夜里笙歌不断。

如今城里观灯,随着各种现代科技元素的加入,更是一种享受。三五良宵节,上元灯似海,荷花能开,梨花再现,可摘日,可揽月,入得了海,上得去天,灯展不同、主题有别,内容各异,别具特色,焰火腾空,花灯齐亮,在声光电中享受的是最独特的感官盛宴,正所谓“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百节年为首。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年节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是全年之中最重要、最隆重、洋溢着喜庆和温暖的节日,也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春节与元宵节,作为年节中并列的两个大节日,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无论是春节贴春联还是元宵节观花灯,无不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承载了我们这个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已经连续三载,我和乡下的父母都有一个约定:每年春节,我回乡下和年迈的父母团圆,一家人贴春联、包饺子,开开心心在乡下过大年。元宵节,我接父母进城,与儿女们欢聚,一家人观花灯、吃元宵,热热闹闹在城里度元宵节。乡下的春联城里的灯,当年节遇上新时代,享受着交通、美食等各种各样的便利,继承传统接纳新意,让新年过得有味、有趣、更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