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昨天,我在本班教学了《草船借箭》一课,这一课我设计为两节课。第一课时,读文理清顺序,指导书写易错字,重点学习2~3段落;第二课时,抓住“借”的过程,感知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第一课时 读文理清顺序
前天,我布置学生预习《草船借箭》一课。预习新课时,我要求学生除了梳理课文内容和解决生字词外,更要查阅搜索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文中人物的联系。今天晨读时,我检查预习效果,大部分孩子照做了。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对学习这一课充满期待。
正课开始了,按照预设,我先让学生观看《草船借箭》的视频。学生受到了视觉效果的冲击,对课文学习很感兴趣。整体把握全文、了解写作顺序后,我再让学生走进故事发生的起因,就是对应小哥的2~3段落。
第二自然段是周瑜和诸葛亮“你来我往”的一段对话,我把重心放在了提示语上。先让学生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标出周瑜和诸葛亮说的内容,再出示这些句子,让学生在“说”的前面加上表示或动作、或神态、或心理的词来充实提示语。孩子们在周瑜的“说”字前面分别加了“一本正经”、“连声附和”、“提高了嗓门”、“穷追不舍”、“冷笑一声”,又在诸葛亮的“说”前分别加了“郑重”、“连连摆手”、“忧心忡忡”、“伸出三根手指”、“信誓旦旦”。
加完后再来读,我读提示语部分,他们读说的内容,语气、气势确实上来了,同时也读出了周瑜的阴险狡诈和诸葛亮的顾全大局和心身材宽广。
顺势我提出第二个问题:难道作者不清楚把提示语丰富起来人物形象更鲜明吗?学生又开始七嘴八舌了:“高手过招,不需要复杂。”“如果周瑜表情太明显了,一下子就被诸葛亮看穿了。”“其实,诸葛亮早就知道周瑜要陷害他。”“这不是诸葛亮真实的想法。”……
好家伙,我们刚刚费劲加的那些词又全都去掉了!无需多言,我想这节课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亲爱的同仁们,你们以为呢?
2023.3.2
注:张敏杰,临泉县白庙镇中心完小语文一级教师,县骨干教师,临泉县送教下乡团队成员。
工作座右铭:老师是学生的样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