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有成竹 河东狮吼 苏轼 出人头地 成语

河东狮吼、胸有成竹、出人头地……成语盘点,哪些和苏轼有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9 20:49:04 浏览13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我们平常使用的成语大多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所以在成语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或者典故,和古代的文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苏轼,作为北宋的大文学家,他平时创作的作品很多,其语言多鲜明有趣,因此被沿用为成语的也就非常多。

那么,都有哪些成语和苏轼有关呢?

1、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一词出自欧阳修称赞苏轼的书信《与梅圣俞书》: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1057年,苏轼参加科举考试,主考官就是欧阳修。

欧阳修在和其他官员判卷的时候,看到一篇好文章,大家都公认这篇文章可以评为第一。欧阳修细读文章之后,觉得文章的行文风格很像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为了避嫌,欧阳修就将此文作者定为第二名。

结果,后来考生们去拜谢考官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取得第二名的不是曾巩,而是苏轼。

欧阳修十分欣赏苏轼的才华,他在写给梅尧臣的《与梅圣俞书》中写道: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出人头地”。

2、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的表面意思是鸿雁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常用来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雪泥鸿爪”一词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原文是: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七律诗歌中的名篇, “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 “渑池”是指河南渑池这个地方,苏轼和苏辙一起去京城应试时路过这里,两个人借宿在当地僧舍,曾经在墙壁上写诗留念。

展开全文

1061年,苏轼被任命为陕西凤翔府判官,苏辙留在京城侍奉父亲苏洵。苏辙知道哥哥将会路过渑池,于是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送别,在诗中他怀念往事,抒发了和哥哥难分难舍的感情。

苏轼和苏辙一向兄弟情深,苏轼走到渑池时,想起弟弟的送别诗,于是写了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在诗中,苏轼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鸿雁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属于偶然,鸿飞东西却是自然。人生如是,世事亦如是,诗句表达了苏轼亦庄亦禅的人生哲学,也饱含了苏轼劝勉弟弟的深意。

诗人挥洒自由,全诗一气呵成,尤其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两句最为有名, “雪泥鸿爪”的成语因此概括形成,用来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3、河东狮吼

“河东狮吼”常用来比喻泼辣强悍的妻子对丈夫发怒撒泼。这一成语出自苏轼的诗歌《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原句是“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诗中的吴德仁、陈季常都是苏轼的好朋友。

1080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在那里他认识了陈季常,两个人成为好友,经常一起游山玩水,饮酒赋诗。

陈季常的妻子柳氏对丈夫管束很严,每当陈季常宴饮作乐,让歌姬们跳舞助兴时,柳氏常常忌妒得大喊大叫,让陈季常既害怕又尴尬。

苏轼离开黄州时给好友吴德仁写诗致意,提到陈季常时就写到了他惧内这件事。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 “狮子吼”一词则源于佛教,比喻威严, “河东狮吼”的成语由此提炼而出。

4、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没有意义的事物,出自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原句是“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王巩是苏轼的好友,古人有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赏菊花的习俗,苏轼的诗句表达的意思是:过了重阳节后,菊花开得再好也已经过了最佳欣赏时节,借此表达应该珍惜当下的寓意。

5、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一词的表面意思就是画竹子之前心里先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先有主意。这个成语出自苏轼的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文与可就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文同,字与可,苏轼称赞他“诗、词、画、草书四绝”。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两个人的关系很好。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筼筜谷多竹子,他曾在那里筑亭作画,还画了一幅《筼筜谷偃竹》送给苏轼。

1079年,文与可去世,苏轼看到他送给自己的这幅画作,不由失声痛哭,然后写了这篇散文,回忆了文与可的画竹理论,以及自己和他交往的趣事。

作为北宋时的大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十分丰富,他的诗词、文章用词生动简洁,由此形成以及用过的成语都非常多,诸如令人喷饭、人生如梦、江山如画、浓妆淡抹、百读不厌、不时之需、坚忍不拔、化为乌有、沧海一粟、燕瘦环肥、绝无仅有、庐山真面目等等,都出自苏轼的诗文或者奏章,这些言简意赅的词语除了清晰表达作者的意图之外,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越来越多地被大家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