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势 公路 领域 政策 交通

形势与政策,看公路交通领域如何减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9 18:59:03 浏览3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形势与政策,看公路交通领域如何减碳

本文选自《中国公路》杂志2023年第3期

文/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 林坦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承诺的气候雄心。交通运输作为与工业、能源并列的三大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统筹推进零碳转型与支撑经济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其中,公路交通既是运输量最大的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领域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成为能否实现“30·60”愿景目标的重中之重。现有各类政策规划对于公路交通减碳做了系统部署,重点针对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推动设备升级、推广清洁能源、推动科技创新、完善监测体系等主要举措的多个方面。

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重大战略政策要求,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建议可从战略性减碳、技术性减碳和管理性减碳三大领域实化顶层设计和工作举措,早日实现公路交通“碳达峰”和“碳中和”。

一、我国公路交通减碳发展的形势要求

(一)交通运输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我们的数据世界(Our World in Data)等机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石化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 370亿吨,已超过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再创历史新高。

分国别来看,由于我国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是全球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约为 115亿吨,占全球碳排放量的 21%;分部门来看,来自交通运输部门能源消耗的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的 16.2%~25%,与工业、建筑并列为碳排放的三大主要来源。就我国的碳排放来源构成来看,来自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的碳排放量约在 10亿吨左右,根据不同计算来源,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 7.6%~11%,位于建筑制造、电力和工业之后,仍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公路交通是我国交通碳排放的最大来源

分运输方式来看,公路交通既是运输量最大的运输方式,也是全球碳排放总量最大的运输方式,来自公路交通的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 11.9%。就我国的交通运输碳排放构成来看,来自公路交通的碳排放量占国内交通运输碳排放的比重 超过80%,远高于公路交通完成的客货运输量占比。因此,促进公路交通部门减少碳排放成为我国落实“双碳”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公路运输各种车型中,各类货车的碳排放量占所有公路运输车辆排放的比重达到 60%,其中重型货车的排放量最大,占公路运输碳排放总量的比重 超过50%,其他类型车辆碳排放占比均 不超过6%。重型货车是未来我国公路交通及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减排的重中之重。

二、我国公路交通减碳发展的政策重点

(一)公路交通减碳发展的主要政策

展开全文

1.国家层面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均提出“ 我国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并将绿色交通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和重要建设内容,提出 “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等战略任务。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 “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作为十大行动之一,要求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并提出“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十四五’期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等具体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提出以发展多式联运为抓手,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动交通运输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转型,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5%。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家综合立体网规划纲要》等国家政策文件,对公路交通节能减排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行动部署。

2.部委层面

《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公路交通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继续深化绿色公路建设,促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公路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全面提升公路行业绿色发展水平。《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协同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并提出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应用新能源、推进交通污染深度治理、强化绿色交通科技支撑、完善绿色交通监管体系、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7项重点任务。《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打造清洁低碳的绿色运输服务体系,并提出建立低碳转型政策体系、深入开展绿色出行行动、深入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创建、大力发展清洁化运输装备等主要任务。

3.省市层面

各省市也通过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绿色低碳交通规划、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等方式落实,推进公路交通减碳发展。根据公开资料,29个省份的《“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均有公路交通绿色发展的部署,另外还有6个省份已公开发布《绿色交通“十四五”规划》、两个省份已公开发布《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四五”发展规划》、12个省份已公开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4个省份已公开发布《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文件。湖北、江西等6个省份设置了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率目标,广西、天津、吉林等17个省份设置了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目标,浙江、广东、北京等14个省份设置了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目标。

▲济南东“零碳服务区”

(二)公路交通减碳发展的政策重点

公路交通是我国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部门,成为落实“双碳”战略的重点领域。欧美国家经验表明交通部门碳达峰晚于工业、住宅和商业等部门,因此也是“脱碳”难度最高的行业。梳理国家和省市关于公路交通减碳的具体部署,政策重点包括推动运输结构调整、推动设备升级、推广清洁能源、推动科技创新、完善监测体系等主要举措。

1.调整运输结构

政策要点在于通过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效衔接,降低空载率和不合理客货运周转量。政策重点包括发挥铁路和水路的低碳优势,完善骨干通道和集疏运体系,推动铁路场站向重点港口、枢纽机场、产业集聚区、大宗物资主产区延伸;创新多式联运组织,大力发展内贸多式联运和集约化配送,推动冷链、危化品、国内邮件快件等专业化联运发展;促进重点区域运输结构调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沿海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运输大宗货物的比例力争达到80%。

2.升级设施装备

政策要点在于推广绿色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加速淘汰落后技术和高耗低效交通装备,降低营运公路交通工具碳排放强度。政策重点包括推进运输装备标准化,推广跨方式快速换装转运标准化设施设备,降低空箱调转比例,提高装卸和转运效率;提高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推广施工材料、废旧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

3.推广清洁能源

政策要点在于通过扩大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逐步降低传统燃油在能源消耗中的占比。政策重点包括在公路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举措。

4.推动科技创新

政策要点在于探明公路交通与节能减排的作用机理,突破绿色低碳交通重大关键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挖掘节能减排的更大潜力。政策重点包括深化交通污染综合防治等基础理论研究,研发交通能耗与污染排放监测监管等新技术;强化加快节能环保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强化新能源运输装备和设施设备、氢燃料动力车辆、绿色建筑材料工艺等新装备研发;健全绿色交通标准规范体系,强化节能降碳限制准入标准、绿色运行规范、污染排放限值标准等标准的制定。

5.完善监测体系

政策要点在于完善碳排放监测体系和控制政策,弥补关于碳排放测算领域的空白,形成公路交通碳排放管理闭环。政策重点包括加强碳排放基础统计核算,研究制定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统计方法和核算规则;强化绿色低碳交通激励约束机制,分类完善信用交通、碳积分、合同能源管理、碳排放核查、绿色金融等新型治理措施;利用在线监测系统及大数据技术,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监测平台系统,推动近零碳交通示范区建设等具体举措。

三、“双碳”战略下的我国公路交通发展趋势

借鉴国内外典型做法和发展经验,本文建议可从战略性减碳、技术性减碳和管理性减碳三大领域,持续优化顶层方案设计和工作举措,形成中国式“零碳”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实化战略性减碳举措

战略性减碳举措主要针对公路交通碳减排的顶层战略,提出整体战略布局、政策体系和标准规划,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制定公路交通运输碳排放测算方法和标准规范,形成清晰化、透明化的排放数据和指标体系,明确基准场景和基准年份的公路交通碳排放总量及其现状构成;出台“公路交通运输业30·60行动路线图”,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明确公路交通减碳的主要领域、实现方式和阶段性目标,进一步凝聚减碳共识和合力;深化与欧盟国家在交通减碳领域的交流,在交通碳排放定价和交易体系、碳排放标准互认与数据共享、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零碳机场和零碳港口共建、清洁能源区域联盟等方面深化合作。

(二)加大技术性减碳投入

技术性减碳举措主要针对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领域,提出公路交通碳减排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建立公路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监测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实现分方式、分企业、分区域碳排放精细化管理;大力发掘交通新技术的减碳空间,如卡车编队行驶可降低碳排放10%~15%,应大力发展自动驾驶、编队行驶、光伏路面、电气化公路、地下物流、出行即服务(MaaS)等新模式。

(三)创新管理性减碳举措

管理性减碳举措主要针对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提出公路交通碳减排的奖惩机制制度,具体举措主要包括建立低碳交通认证制度,完善相关标准和认证流程,只有经过低碳交通认证的交通企业、工程或者项目,才能申请交通部门的相关优惠政策,并实行“高碳排放一票否决制”;创新绿色交通融资制度,通过发行绿色交通债券、降低绿色交通项目资本金、延长经营性项目收费年限等措施,加大对于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开展零碳交通能力建设,组织大型交通和物流企业形成零碳联盟,发起脱碳减碳倡议,并广泛开展培训、技术交流、理念推广等能力建设工作;推广交通运输碳排放交易体系,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实施碳排放定价、排放收费、碳汇补贴等举措,建立零排放区域,完善交通行业碳排放交易市场。

参考文献:

1.Our World in Data. Global CO2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s.

3.甄敬怡.“双碳”目标下交通运输如何当好“开路先锋”[N].中国经济导报,2022-07-02(002).DOI:10.28095/n.cnki.ncjjd.2022.000925.

4.陆化普,冯海霞.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分析与思考[J] .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2(Z1):63-67.

5.黄黎晨,曹乔松.碳中和目标下交通领域绿色发展对策分析[J].城市交通,2021,19(05):36-42.DOI:10.13813/j.cn11-5141/u.2021.0503.

6.韩迪 . 双碳行动看行业系列报告 :各省“十四五”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行动力度观察[R].北京: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