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一篇课文是看图识字《春夏秋冬》,图片是以扇形呈现,很有诗意,与中国传统蒙学读物内容相关。
文字典雅,画面生机盎然,短语朗朗上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理解词义,识记字形。
教师整理出教学笔记,学生学习就按此步骤,清清楚楚。
一,看图,读对词语,了解词意
读词语的时候,提醒词语中的翘舌音和后鼻音,霜和降,带有ang的音;春,吹,池,是翘舌音。
生字的认读,要与词语相结合,减轻学生认读字的难度。
自由读对词语后,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识记字形,理解字词。
有熟字比较,如:池与他,说说哪里相同,哪里不同。
有形声字结构特点,霜,读音是“相”,雨字头表示义。
动作演示,教师带着学生编读词语,边做动作,读一读,演一演的方式,理解词义。
还有组词记忆法,比如:下降、升降、降落伞,落地、落叶、花开花落,飘落、飘来飘去……
展开全文
二,多种方法,读好短语
首先读出节奏,文中出现的短语特点是主谓结构,朗读时,要在动作前面做停顿。
比如: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再读出韵味,师生配合,一问一答读,做动作读,让学生读得开开心心!美景美文,让学生美美地学。
三,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春天,你还会看到什么景象?也模仿课文,用三个字来表达。
学生们先交流春天,再说其它三个季节,在身边看到的景象,然后,教师引导着学生们概括成三字短语。
如春天:草发芽,花绽放,阳光暖,柳条绿
夏天:荷花开,蚊子飞,天气热,青蛙叫
秋天:柿子红,树叶落,稻子黄,天气凉
冬天:寒风吹,水结冰,雪花飘,蜡梅开
四,仔细观察,写好字
这一课,要会正确书写七个生字,两个偏旁。
“雪”的书写,要观察清楚雨字头,雨字头的第二笔是点,第三笔是横勾,要让学生反复书空,与“雨”字对比。
“春”是什么结构?要引导学生观察,上下结构,上面的撇和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日”字。
“飞”字,是独体字,第一笔是横斜钩,学生书写时,容易写成竖弯钩。
“花”的偏旁是草字头,草字头要写得扁,两个竖向的笔画,要略微向里倾斜。
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到四季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感受汉语言文化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