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单元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02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展开全文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
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03
第三单元 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
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
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
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
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
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
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
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
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4、风向:
(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
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每次摩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 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
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2、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
23、气候形成因数: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4、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
①判断南北半球,
②判断热量带,
③判断雨型。
25、气候类型
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
04
第四单元 水环境
1、水回圈:
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
①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05
第五单元 陆地环境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作用: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
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
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①山地所处的纬度;
②山地的海拔;
③阳坡、阴坡;
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
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
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②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一、人口增长模式
二、人口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如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
原因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影响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趋势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但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双重压力,既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净增数量大的问题,又面临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国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对迅速老龄化问题。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男性比重偏高)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表现为“两个变化”“四个因素”。
1.“两个变化”
(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2)环境支撑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2.“四个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的综合反映。如图:
特别提醒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四、人口迁移的影响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利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环境;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五、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不同点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 生活)
人口数量
大
小
相同点
制约因素相同
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特征相同
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2.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六、城市区位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某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七、城市功能分区
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和特征: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形态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成片分布
集聚成片
位置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靠近市中心处
多分布在城市边缘,离市中心较远
区位选择的原因
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
区位特征
要求接近消费者,多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 线两侧或街道路口
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并背向发展。距离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功能区特点
中心商务区(CBD) :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地价高) ;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高级
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地、文化区相联系
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强导致集聚;又因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
低级
多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八、城市等级结构和服务范围
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
特别提醒(1)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其本身外,还包括其周围的大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2)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3)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2.影响城市等级变化的因素分析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此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具体内容对比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 如粮食、副食品等) 条件、丰富的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如大同市、黄山市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如株洲市、武汉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九、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
方面
发达国家
发张中国家
所处阶段
后期阶段
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
基本特征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 左右)、发展速度较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起步晚、大多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快、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与经济发展
相适应
不相适应
发展现状
大城市中心逐渐衰落,城市外围地带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市区范围明显扩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重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导致城市人居环境指令大幅度下降
十、城市化问题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城市住宅问题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 人口老龄化) ;内城经济衰退
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十一、农业区位因素
1.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自然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候
光照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如棉花分布于光照充足的地区
热量
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
如冬小麦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春小麦分布于中温带和寒温带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年降水量﹥800mm ,宜发展水田农业年降水量400—800mm ,宜发展旱作农业年降水量200—400mm ,宜发展畜牧业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坡度﹤25° ,宜发展种植业;坡度﹥25° 的山地,宜发展林牧业;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土壤
土壤的肥力、厚度、酸碱度、墒情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黑土适宜种大豆
水源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mm 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等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良种
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2.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十二、农业地域类型
1.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各地由于气候、土壤、种植历史等条件的差别,呈现出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除上述提到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域类型之外,还有热带种植园农业和地中海农业等,表解如下。
名称
分布
区位条件
作物
热带种植园农业
拉美、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高温多雨、土壤肥沃,长期殖民统治
橡胶、咖啡、可可、剑麻
地中海式农业
30° ~40° 的大陆西岸
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光照、热量充足
麦类、玉米、蔬菜、葡萄、无花果等
3.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十三、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
土地
工业需要一定数量、适合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
工业生产需要有近便的、丰富的、优质的水源
原料
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成本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动力
充足的动力供应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耗能较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能源供应地
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工资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政策
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等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和分布
交通运输
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影响越来越大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这是因为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更广、可替代原科增多、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例如钢铁工业早期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煤炭,后来是铁矿,现在一般是市场。
(2)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对工业布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工业原料的运入、产品的运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例如,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带(东京湾、伊势湾、大版湾以及濑户内海)。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是这些国家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3)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例如,很多企业在网站上发布信息以方便原料的购入和产品的销售。
(4)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十四、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
1.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工业联系既可能导致工业集聚,也可能导致工业分散。工业集聚的结果是形成了工业地域,工业分散则加强了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现象,其产生的核心是降低成本,争取最大利润。
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比较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工业集聚
工业分散
原因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 产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资源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费价格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
优点
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
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污染小
缺点
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应紧张
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直接目的
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
最终目的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十五、传统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衰落与整治
2.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对东北工业基地的借鉴
鲁尔工业区
东北工业基地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铁、煤炭、石化、汽车、造船、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保证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保障便利的交通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十六、新兴工业区
1.新工业区“新”的理解
2.新工业主要分布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英国苏格兰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3.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比较
美国“ 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相同点
①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②交通便利;③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④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不同点
崛起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稳定的军事订货
大批廉价劳动力;20 世纪70 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分布特点
分布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劳动力
政府因素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高新工业)选择环境优美、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高新技术,要注意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更新产品,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科研经费
(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发展模式。企业之间专业分工、团结合作,形成规模效益
十七、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适用范围
2.交通运输方式的确定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十八、交通运输布局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 之” 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科技是保障,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十九、交通运输点布局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入港航道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平原地形对港口平面布置有利,但航道往往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技术因素
腹地条件和城市依托影响较大,腹地范围越广、经济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发达,对港口建设越有利,另外还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率的动作机制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要求
(1) 航行条件:能允许一定规格的船舶,可不分季节、昼夜,安全、迅速地进出港口。入港航道要求短、直、宽、深,且少淤积。还要注意潮差、冰冻、雾日能见度、波浪冲击等因素影响。(2) 停泊条件:要求有供船舶安全抛锚、停泊、装卸、倒驳的足够隐蔽水面,要有广阔水域和深水岸线。(3) 筑港条件:要有对港口的设备、建筑以及港口城市规划进行合理平面布置的可能性;陆域必须有良好的地形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地面与水底土质也很重要。(4) 腹地条件:即经济吸引范围。通航河口的海港,江河下游或水网地区的河港,腹地条件最好。
城市交通干线两侧,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占地广,要求地形平坦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以及飞机起飞有净空保证;坡度适当的地形,以利于排水;良好的地质条件,保证地基稳定;机场建在与城市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跑道沿盛行风的方向修建,利于飞机逆风起降;为了保证飞机起降,不应布局在雾日和低云较多的盆地和低地;航空港噪音较大,与城市应有一定的距离,并与快速交通干线连接。
二十、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
内容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山区交通线点不合理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会影响地表水的分布,诱发洪涝灾害。
对农业的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较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如乳商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交通线的延伸,会扩大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对工业的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较大。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工业企业往往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对城市的影响
重要的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发展轴线,交通线交会点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对商业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往往布局在重要交通线的沿线。
对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的通达性影响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二十一、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
具体表现
主要原因
典型案例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任意排放工业“ 三废” 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太湖水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有害垃圾
垃圾围城现象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
噪声污染
建筑、娱乐、交通
城市噪声污染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滥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
土地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华北平原次生盐渍化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沙漠扩大、南极臭氧层空洞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
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森林面积减少
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
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降水少
华北平原的春旱
土地资源短缺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耕地减少、草场退化
能源短缺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二十二、环境问题整治
二十二、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
(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能力。
(3)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二十三、可持续发展途径—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
(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①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
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
②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
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