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捉头”,源自《笑林广记·世讳部》。
传说在古代某个时候,某地的按君官吏访察匡章、陈仲子与齐人,调查后发现三人都有罪过,因此把他们抓了起来。
匡章自信是个孝子,陈仲子想自己是清客,平常都是在有权势的人身旁帮忙,所以二人即使被羁押,也没有害怕,更没有托人说情或者行贿。
只有齐人有一妻一妾,便向有势力的人行贿,请求为其疏通。
这位有权势的人为此去见按君,按君叙述了三人的罪行,认为他们都是败坏风俗的要犯,所以访察抓了他们。
有权势的人对官吏说:“匡章赶走妻子抛弃儿子,仲子不赡养母亲,弟兄不和睦,老公祖你捉得十分正确。可是那齐人是叫花子的头,你捉他干什么呀?”
笨蛋评语:
无论是笑话、寓言还是神话传说,每逢遇到这种对比类的题材时,总会隐藏许许多多的典故和解读。若是落下其中一个不知晓,整篇文章读起来就会非常吃力。古人写文章又颇爱用典,甭说现代人去读翻译的版本,就算是彼时当下的人,也经常陷入无法解答其中典故的尴尬境地。
但是典故用好了,确实能妙到毫巅。
“捉头”这则笑话,先不提其中的典故,单单是对某些现象的嘲讽就十足满分了。
三个人被官府拿办,其中二人自信无罪,所以没有动银子疏通关系,另外一个则请来了“场外嘉宾”为自己提供支援。来人拿人手短,不仅要说明主家无任何罪名,捎带还要打压一下没花钱的两个人,让官吏当场给他们定罪了才是最好。
真真正正的“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这求情的人所言三件事,就是三个典故,笑点也在这典故上。
匡章抛妻弃子,是不是事实呢?简单来讲,的确是。问题是,他的事情却远没有说得这么简单。
匡章作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当时被全国人唾骂不孝,独独被儒学大家孟子尊敬,却又是怎么回事?
事实是,匡章的确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都赶走了,并且强调终生不要他们侍奉。他认为自己如果不这么做的话,罪过就太大了。而他这么认为的前提,是因为他的父亲同样不要求他侍奉,还把他赶出家门。而他父亲如此做的原因,是因为匡章抨击他的行为,痛骂他的人品。子骂父,这在什么时代都被认为是极其不孝的行为。
所以最终引出一个问题,无缘无故,匡章为什么愤恨自己的父亲呢?
原来,匡章的父亲性格暴戾,经常打骂自己的妻子——也就是匡章的母亲。根据《战国策》的记载,其妻最终被暴打致死,而且没有基本的葬礼,只在马厩中草草掩埋了。
展开全文
所以我们也就能够知道,匡章为何对父子之情如此的冰冷了。只是生在古代父权社会,他又能怎么做呢?只能和自己的儿子同样断绝关系,在不来往,自己老了之后也不要儿子侍奉。
这是典故一。
求情人提到的“陈仲子不赡养母亲,弟兄不和睦”又是怎么回事?
陈仲是战国著名的贤士,不同于大多数贤能贫贱的出身,他自己则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早年间目睹了贵族阶级礼教内部肮脏糜烂的腐朽生活,以及礼教对广大下层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出淤泥而不染的陈仲子发誓要与这种家庭分道扬镳。更是决心与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惜出卖灵魂的哥哥决裂,毅然决然隐居沂山之中。
如果简单概括他的一生,的确是不赡养母亲,兄弟间也不和睦。可是了解完整个故事后发现,这几个看似真相的字,简直是对陈仲子最恶毒的指控,是完完全全的颠倒是非。
这就是第二个典故。
最后求情人提到的齐人是叫花头子,又是什么意思?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叫做“齐人之福”,专指古代有钱人娶一妻一妾的时刻,源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
看起来无比享受的样子,原版的故事却远非想象中的幸福快乐。在孟子阐述的故事中,齐人的确娶了两个媳妇,他自己也是终日无所事事,昏昏沉沉。早晨便出门,晚上吃得饱饱的、喝的醉醺醺的回家。妻子每次问他吃的什么,他都不说,只提到同饮的人都是达官贵人。妻子不信,有一日偷偷跟着他,发现丈夫偷吃墓地里供奉的食物,如果没吃饱,还要四处乞讨一番。
妻子回到家里,与小妾哭泣说:“我们仰仗的人,原来竟是这样的。”说完两人抱头痛哭。齐人却仍旧大摇大摆的回家,丝毫不知已经败露,仍旧耀武扬威呢。
这就是第三个典故了。
如此看来,求情的人故意说错了匡章和陈仲的故事,目的就是惩罚他们没有花钱。对于齐人的评论,却中肯的紧,说来说去,被众多人羡慕的齐人,不就是个叫花子要饭的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