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湘中梅山脚下,涟水岸边,少年时就听到过一则谜语。那是一位初中老师讲的,谜面是“太白写表,王婆骂鸡,武松打虎,宋江杀妻”,谜目是“字一”。四个故事只猜射一个“字”,真难猜射。我慢慢才理解此则谜语之意思:“太白写表”用手,即“提手”;“王婆骂鸡”用口,即为“口”;“武松打虎”用力,即为“力”;“宋江杀妻”用刀,即为“立刀”;四个字素连接起来,谜底就是“捌”字。不久,我在湖南省内一份报刊上,又看到一则谜语,谜面是“女士”,猜“省内市名二”。我认真查看省内城市名,意会再字素离损,恍然大悟,谜底不就是“娄底吉首”嘛。
“谜人谜语”
我觉得谜语这种“文字游戏”十分有味,自然也成为了“谜人”。作为民间文艺的谜语,最先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传说,当时臣子为了劝说君王接受自己的主张,用暗示、比喻、别解之言语,逐渐形成为谜语。那时不叫“谜语”,而是称为“廋词”“隐语”。宋、元时期,一到春节元宵节,制谜者就将自己制作的谜语,挂在花灯上供人猜射,于是便有了“灯谜”。在湖南,谜语在出土的铜官窑瓷器上可以见到痕迹,说明那时谜语就是比较流行的娱乐活动了。清末的《一百二十家谜抄》,收录了谜语十万多则。
参加工作后,我在湘中一个县市文化馆内“耍笔杆子”,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了多次灯谜猜射活动。退休以后,我移居广州、长沙等地,灯谜这种“文字游戏”总不散手。近二十年前,我在新浪网上设立了“文文博客”,还专门建立了《聂玉文七言字谜5000则》的专栏,每天公布十则自创的七言字谜,比如“点滴买来显真情”猜“实”,又如“手机脱手变了形”猜“朵”,再如“一代红妆照汗青”猜“姗”,再如“板桥遗墨悲鸿笔”猜“笃”,“江边日下两倾心”猜“混”等等。网上猜射结束,署名《字林虎踪》一书,在海南出版社出版、发行。谁都知道,字谜是万谜之源,中国汉字岂止5000个。于是,我仍不歇手,又制作了3000多个,登载于《新词谜老字谜》一书中。这样我就一共制作了八千多个字谜,占中国常用汉字的百分之九十左右。
央视马年《中国灯谜晚会》,我制作了几则谜语寄过去,在晚会上我的两则谜语让全国观众猜射。“代父从军未挂花”猜“字一”,谜底是马栏山的“栏”字。主持人蒙曼在评论这则谜语时讲得十分精辟,讲谜面是一个历史故事,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未挂花“(就是未受伤),别解为字素增损离合而得出“栏”字,即为谜底。灯谜晚会结束不久,我即收到了组织者寄来的一等奖的证书和奖金。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举行灯谜晚会,主持人汪涵呼唤“请我们的灯谜大王聂叔叔上台来”。于是,我握着话筒,出了几则有湖南风味的谜语,如“连日攀登岳麓山”猜“四字电视栏目名”,谜底是“天天向上”。湖南经视《越策越开心》栏目也邀请我上台出灯谜,我说出谜面“长庚闪耀照校园”猜“四字电视栏目名一”,台下有人猜中了“明星学院”。
50多年来,我一共制作了字谜8000余则,词语谜1000多则,大中华百家姓谜350多则,新词语谜1000多则,谜论《智商与字谜》《抱合词刍议》《字谜美化琐议》等,大都登载于《字林虎踪》《谜话人生》《新词谜老字谜》《玉言文趣》《耄耋情怀》等书中。
在我制作的谜语中,也在展示湖南地域文化:如谜面“张家界上张家游”猜“姓氏一”,“张家游”抵消“张家”二字,留下“界上”,字素离损,即“田”为谜底。
随着网络热词的不断出现,我制作出了许多新词语谜,如谜面“国外归八口聚”猜“新词一”,面句似在说归国之事,实为字素离合成谜,前三言为大“口”,后三言为“八口”,合扣为“囧”。
如何更好传承湖南谜语?
为湖南谜语“鼓与呼”者岂只有我这老朽?如何让湖南谜语这朵花中奇葩更加鲜艳夺目,我和省内外诸多谜友一起,在努力地“鼓与呼”。
许多年前,长沙谜语“估谜仔”就已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敖耀寰、王炜、喻继贤等传承人为此项“非遗”而不懈努力。多年来,长沙谜友每月会选一天在餐馆聚会,挂上各自制作、书写的谜语,大家一起“估谜仔”,形成了湖南谜友俱乐部。著名谜人尹海军先生还在手机上开辟了《湖南周末谜擂》专栏,发表省内外诸多谜友之谜作。长沙市灯谜研究会之谜家编辑出版的《楚湘谜苑》发行了70多期,年年月月皆有谜语供人阅读、猜射。敖耀寰先生出版了《乐隐集》《怡悟集》《玉免集》《枫林集》《安监文虎》等多部著作,最近还在岳麓书社出版了新书《葫芦谜趣》,其中的谜作、谜评、谜论等总是推陈出新、谜趣浓烈。衡阳市著名谜人柳忠良先生在最近先后出版、发行了《中华灯谜史》及《湖南谜史》等大作,书中概述了湖南灯谜之发展历史,收录了湖南诸多谜人之谜作以及谜论、谜评、谜讯。 文/聂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