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语文 基础 素养 属性

语文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属性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9 03:10:02 浏览2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语文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要夯实语文的基础属性,从巩固和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知识入手,结合传统和现代两种教学形式,在阅读,习作,口语交流,情境演练,社会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和审美品位,改进学生的学习习惯,最终使学生具备较为关键的学习和发展能力。

1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紧迫性

小学生处于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阶段,语文作为一门文化属性较强的学科,在传统教学思维以及应试思维的主导下,语文的文化性不突出,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过于强调段落分析,习题巩固,作业布置,阅读和习作教学不扎实,甚至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文化基础始终处于较为浅显的程度。其次,核心素养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但是新时代的小学生很多都养成了逆来顺受的习惯,在语文课堂上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重,缺乏自我阅读,自我习作,自我提升的发展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再次,语文的德育价值体现在和社会的结合上,需要教师依据课本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进行引导,但是由于对语文的综合价值认识不清,导致语文学科成为一门单纯的考试学科,只谈成绩,不谈素养,成为很多小学语文的重要表现,这些问题,亟需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加以纠正。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策略

2.1从语文特征出发,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三大内涵之一。核心素养认为文化是一个人最为基本的认知基础。语文是文化特征最为明显的学科,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只有学生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他们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适应潜能才有保障。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在文化基础这一块加强教学力度。

展开全文

比如在学习《传统文化》等相关课文的时候,教师就不能满足于语言文字的讲授,而是要拓展开来,跳出狭隘思维,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重点展示一些中华优秀传统节日,结合寒食节给学生讲一讲介子推的故事,结合端午节给学生讲一讲屈原的故事,结合中秋节给学生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等等,通过丰富的动态的图片,视频,讲座等,给学生以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此外在识字教学等教学内容中,教师也应该凸显出汉字的文化价值,借助于汉字的发展演化史,提升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2结合现实问题,挖掘学生自主学习潜能

2.3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完善学生综合素养

社会性是一个人的根本属性,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为的是将来能够更好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中有所成就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自身问题,从道德,心理,素质等角度审视语文和德育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将来发展,让语文的综合教学价值得以凸显。

比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等相关课文时,教师就应该在课文讲授的同时,引导学生向雨来学习,学习他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好品德。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孩子们,你们今天拥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雨来那时候可是没有啊,你们是否应该珍惜美好生活,好好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去勇敢地奋斗呢?孩子们听了老师的话,再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到了雨来身上的品格,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起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4领悟核心素养内涵,保障教师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语文和其他学科不一样,语文是人文学科,审美学科,德育学科,教师只有自身品德高尚,才能和语文学科的内在要求匹配,才能成为传播真善美的使者,从而通过自身魅力去感染学生,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发展意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教师还需要在打好教学基础之同时,在文化基础上提升自己,在道德上完善自己,在责任感和使命感上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建立亲切友好的关系。核心素养视师生为一个统一体,密不可分,失去对教师的要求,核心素养理念是不完整的,也是达不到良好的实践效果的,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点,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新颖,欢乐,充满文化气息和宽松氛围。

3结束语

小学语文应该肩负起培养有文化,有责任,有道德,有理想的新时代小学生的重任,这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内涵,也是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随着核心素养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成熟,相信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为走向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