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过年吃饺子,南方人过年吃汤圆,一碗甜甜的汤圆勾起人们多少回忆。
我的童年是在十年浩劫中度过的,那时的物质生活和现在没有办法比,我们很少有肉吃,也没有像现在这么丰富的各种食品,至于糖果和零食更不敢奢望了。别说成品的汤圆不像现在这样能够随时在超市买到,就连包汤圆用的糯米、红糖、花生、核桃也只有过年时配给。当然,也只有过春节,妈妈才有时间给我们做汤圆,因此,在过年时,能吃到汤圆是最幸福的事。春节前几天,小镇人们就到粮店和副食品店排队买回过年的各种食品,因为成人们都忙着抓革命促生产,这些事当然由家里的大孩子带小孩子做。我们家也和其他人家一样,比我大一岁的二哥带着我和弟弟便去粮店买回大米、糯米、花生,然后又到副食品店去买核桃、红糖、白糖等。虽然买的东西不多,但却少不了排队,只有一个粮店,只有一个副食品店,大家都赶着春节前买东西,人当然多,队伍也排得长,买一点东西都用一天时间,腿都站硬了,可是,汤圆的诱惑却让我们坚持,有时候也少不了轮到我们时,我们需要的东西却没有了,于是,白排了,第二天又去排队,直到把需要的东西买回来。我们把东西买回家后,妈妈就给我们做汤圆。腊月二十九早上,妈妈就把大米和糯米按比例放在水桶里,掺上水泡好,第二天,也就是腊月三十,妈妈开始借别人的石磨推粉子,父亲和哥哥也帮她推。我和弟弟就剥花生核桃,并在石臼中把它舂细。我们总是边剥边往自己的嘴里塞,等自己吃得差不多了,把剥好的花生核桃,以及红糖放在石臼里舂细。母亲推好了米粉子,把装满粉子的口袋吊在房字的门框上,把里边的水滴干。然后,就把我们舂细的花生核桃红塘等和上猪油,搅拌均匀,用手把它捏成团,这样,汤圆心就做好了,妈妈总会揪一小块塞到我和弟弟的小嘴中,一股甜蜜浓香味从心底涌出来,满嘴留香,勾起很久不食甜味的我们肚子里的馋虫,我们拉着妈妈的手让她再给我们一点,可是妈妈再也不肯,于是吓唬我们吃多了要拉肚子。其实,她怕我们偷偷地吃完了,拿什么来包汤圆呢?第二天,正月初一,母亲一大早就起来给我们做汤圆,她把口袋从门框上解下来,解开口袋,从里边掰一大团湿粉子放进盆子里,用力揉好,就开始包汤圆。这下,我们有事情做了,我们也学母亲那样,揪一块米粉团子,用手把它搓圆,再把它压扁,放上芯子,再把它团起来,搓圆。可我们总没有母亲做得好,那汤圆皮总包不住芯子,芯子漏出来,弄得到处都是,汤圆被我们搓成了花汤圆,母亲就把我们赶走,不让我们做了。母亲自己动手,麻利地包着汤圆,边包边给我们讲笑话。记得她给我们讲的一个笑话是说外国人到中国,看见中国的老百姓吃汤圆,他们也学着做,他们把粉子和汤圆芯子一块儿到进锅里煮,可煮成了一锅糊糊,就纳闷地说,你们怎么就能做成一个个圆圆的汤圆呢?还有,你们是怎么让芯子钻进汤圆的呢?母亲杜撰的笑话让我们大笑不止。母亲一边包,父亲就在一边煮,一个个汤圆在开水锅里翻滚着。一会儿,汤圆熟了,浮到锅面上,她们就给我们盛在碗中。看着一个个白玉一般的汤圆,我们再也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端起碗,用筷子夹起一个汤圆,一口咬上去,洁白细腻的汤圆皮破了,糖流出来烫得我们叫起来,但那点烫和甜蜜相比算什么。一年年过去了,过年吃汤圆的习俗依然流传,如今吃汤圆没有那么麻烦,不需要自己推米粉,汤圆心子也有很多,特别是现在,超市里买各种汤圆也饱了我们的口福,不光是过年,就算平时也可以自己做汤圆。然而,只有过年的汤圆才能给我们更多的甜蜜,因为它象征着幸福和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