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云辉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后周时的窦禹钧(即窦燕山)以创造“五子登科(五个儿子先后进士及第)”奇迹而载入《三字经》,使得窦家父子青史留名。时人传为佳话,赞誉窦家父子“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而这丹桂中最芳香的一枝,便是长子窦仪。
(一)后周扬名
窦仪“十五能属文”,后晋时考取进士,后汉时入朝为官。窦仪宅心仁厚,在跟随枢密使郭威反朝廷平定兖州时,得知郭威因损失惨重打算“尽诛胁从者”时,立即拉上范质等人一起向郭威求情,将胁从者们拉下断头台。
郭威称帝建后周,窦仪随大将赵匡胤攻克滁州后,奉柴荣(郭威义子,即后周世宗)之命,将滁州府库财产登记造册。赵匡胤为激励士卒,命令手下到府库领取丝绸分赏将士。窦仪不软不硬给他吃了个闭门羹:“太尉(赵匡胤)即便将府库所有财物分赏将士,谁敢从牙缝里蹦出半个不字来?只是,这些财产被登记造册后已经成为国有资产,‘非诏不可取!’”赵匡胤虽碰了一鼻子灰,但对窦仪的坚持原则留下深刻印象。
窦仪被朝廷“召为翰林学士”并主持贡举,利用丰富的学识为朝廷选拔人才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而崭露头角,逐渐受到重视。
后周恭帝即位后,窦仪转任兵部侍郎(国防部副部长),奉命出使南唐。南唐中主李璟在周世宗三征淮南战役中被打得满地找牙,无奈先献出四州“画江以为界”,继而“去帝号,称国主,奉周正朔”,为保住地盘无奈来个“老头坐摇篮----装孙子。”得知窦仪奉诏出使,李璟立即恭迎接旨。
时值严冬,雨雪霏霏,寒冷刺骨。李璟为表诚意,请求冒着雨雪在廊檐下拜受圣旨。窦仪怜悯其诚,故意拿天气说事儿:“在下身负朝廷使命至此,不敢因雨雪交加而违背外交礼仪。您在廊檐接旨,诚心可鉴。但在下身为圣朝使者,也只能在廊檐下宣读圣旨。如果因此使朝服被雨雪淋湿,便有损国家颜面。因此,在下建议交接仪式改在云开日出后举行。”
李璟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窦仪在暗中维护其尊严,因此感激涕零,改往大厅重新隆重举行诏书交接仪式。
窦仪不以天朝使者自居,既巧妙维护弱国之君的尊严和形象,更显示出朝廷使者的持重敦厚,成为外交史上的佳话。
展开全文
(二)北宋干臣
宋建,窦仪“奉诏重定《刑统》,为三十卷”,使其成为史上朝廷首次正式刊版印行的法典。正巧,翰林学士王著因借酒撒风在公开场合怀念后周、值班醉酒后披头散发“倒垂被面,夜扣滋德殿门求见”、以及“醉宿倡家之过”等原因被贬。宋太祖痛定思痛,让宰相们推荐德高望重的宿旧儒臣担任翰林学士。范质等力荐以“清介重厚”著称的窦仪,宋太祖大喜:“这可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于是,窦仪“即日再入翰林为学士。”
宋太祖将刻意培养成熟的赵普扶上位前,先将范质等三位过渡时期的宰相同日罢免,才任命赵普为宰相。宋太祖下达诏令后,才发现操之过急:三位宰相已被罢免,无人签署任命书。窦仪反对同僚提出的让尚书签署任命书的权宜建议,力主时任开封尹、同平章事的皇弟赵光义权位与宰相相当,他才有权位与资格签署任命书。宋太祖听取建议,令赵光义签署了宰相任命书。
(三)学识广博
一日,赤日炎炎,窦仪奉诏进宫起草诏令。他穿戴整齐进入皇宫后,远远望见宋太祖因天气炎热,身穿便服、露额赤脚坐在便殿。窦仪立即顶着烈日站在宫门口,泥塑木雕一般。宋太祖顿悟,令左右立即给自己换正装。窦仪见宋太祖穿戴整齐后,才上殿行礼:“陛下乃君王,自当以身作则以礼法昭示天下!”宋太祖连连称善,虚心接受建议,从此身着正装接见近臣。
宋太祖因各部门上表时争先恐后,有时重要的事务被耽误,鸡毛蒜皮的小事反而伤精费神,于是令相关部门详细制定上表书的顺序。由于上表书的顺序显示出部门的重要性,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吵闹不休:御史台建议左右仆射理所当然应该排在第一位(即“为表首”),太常礼院则力主“以东宫三师为表首。”双方各执一词,“劁猪匠打牙祭----吵得卵子翻天。”宋太祖被吵得心烦,“诏百官集议。”窦仪代表前者发言,引经据典力证:“左右仆射为表首,前朝《唐六典》给出过毋庸置疑的六条理由;而‘东宫三师为表首,论讨故典,实皆无据。’”
宋太祖被窦仪的旁征博引和引经据典折服,诏令采纳窦仪等人的意见,“以仆射为表首焉。”
(四)智识铜镜
赵普拜相后,宋太祖深感年号“建隆”像个大排档名儿,实在配不上大宋新气象,便令赵普起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响亮年号。赵普是小官吏出身,肚子里墨水本就不多,更拉不下脸向窦仪等名儒请教,只得“拉屎攥拳----暗中使劲”,憋了多日,才想出个绝妙的词儿“乾德”,乐得屁颠屁颠向领导汇报:“官家,可让臣给想出来了!《易经》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德者,元德也,象征我大宋开国万象更新之意也!”宋太祖大喜,诏令改国号为乾德。
乾德三年(965年),宋太祖灭后蜀,将后蜀嫔妃纳入后宫。一日,宋太祖与嫔妃戏耍时,无意中发现她带入宫中的铜镜背面刻有“乾德四年铸”字样。宋太祖百思不解,召来赵普等人质问:“这不活见鬼嘛!今年方为乾德三年,为何便有乾德四年制造的铜镜?还如此锈迹斑斑?穿越啊!”赵普瞠目结舌,面红耳赤,抓耳挠腮,无言以对。
窦仪被召入宫中,拿起铜镜仔细打量,胸有成竹道:“官家,此物必为前蜀之物。据臣所知,四十六年前,前蜀主王衍即位时,即以‘乾德’为年号。此国号仅用六年,前蜀即为后唐所灭。因此,这面铜镜必定是这六年间制作的。”宋太祖被他如数家珍般的述说震动,深有感触道:“作宰相须是读书人!”从此,宋太祖开始真正重视重用读书人来治国理政。
宋太祖的感叹,对窦仪是极高的评价,对宰相赵普而言,无异于啪啪打脸。加之宋太祖多次在群臣面前称赞窦仪“有执守(保持高尚节操)”,公开表示考虑起用他为副相。赵普对学识渊博的窦仪早已羡慕嫉妒恨,又一直“忌仪刚直”,眼看窦仪又将触碰到自己的奶酪,急忙抢先一步提拔别人担任副相,堵死了窦仪的上升通道。
铜镜事件后,窦仪知名度大增,被宋太祖任命为当年的科考主官。他殚精竭虑,坚持原则,为国家选拔出不少优秀人才。宋太祖为表彰其贡献,准备提拔重用时,窦仪却一病不起,“是冬卒,年五十三,赠右仆射。”
宋太祖参加完窦仪的追悼会后,满怀深情对左右道:“上天为何这么快就夺走我窦仪爱卿的性命啊!”他叹惋没有在窦仪生前为其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正是对窦仪才华的另类肯定。
窦仪作为“丹桂五枝芳”之首,享有“学问优博、风度峻整”的美誉。《宋史》赞其“品质刚直方正,处理政务能力超群”,惋惜他“即将踏上更大舞台却撒手人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岂能以长短来衡量!俗云:“无志空长百岁,有志不在年高。”窦仪生命的终点被定格在五十三岁,但他的精神品质与博学多才却能穿越时空,得以千秋万代流传。从这个意义看,年仅五十三岁便与世长辞的窦仪,的确是一枝永远飘香的丹桂!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