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兰 预习 考点 下册 梳理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必考点梳理,寒假预习必备!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8 22:01:03 浏览2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点上方 ↑“ 中 小学生阅读” 关注更多资讯 !

●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我的教育信念的真理之一,便是无比相信书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今天为同学们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必考点梳理,想在寒假提前预习的朋友千万别错过哦!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必考点梳理

寒假预习重点掌握

一、写作背景

南北朝时期,各国间长期混战,民不聊生,征兵现象屡见不鲜,人们根据所见所闻,创作了一个女子替父从军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后又经加工成乐府民歌《木兰诗》。

二、主题概述

这首诗通过叙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和不图名利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二) 古今异义

1.军书十二卷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

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三) 一词多义

展开全文

1.昨夜见军帖(文告)

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

2.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3.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4.不闻机杼声(织布机)

万里赴戎机(事务)

5.将军百战死(将领)

出郭相扶将(与“扶”同义,扶持)

(四) 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

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

(五)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愿为市鞍马。(省略主语“木兰”;“为”后省略宾语“之”,指代父从军这件事。完整句子为:“木兰愿为之市鞍马。”)

2.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问女所思何。”)

(六) 成语积累

1.磨刀霍霍:本义形容磨刀声响亮。现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 

2.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四、思考探究

1.诗歌开头有什么作用?

诗歌开头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这四句运用了排比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等的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急切、井然有序,也渲染出战事的紧急。

3.分析“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这两组句子表现出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迫切,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以两个“不闻”间隔反复,互相呼应,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不闻”和“但闻”形成对比,将征程之紧和思乡之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4.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没有影响。从军之急和思乡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且更能表现木兰舍家卫国的高尚品格。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了战争的频繁持久和战斗的激烈残酷。

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了木兰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8.“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这几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父母姐弟各自符合年龄、身份特征的举止,长幼有序,描写了家人迎接木兰的情景。一家人忙忙碌碌,烘托出一片喜庆气氛。

9.木兰归家后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木兰回家后舒畅的心情,同时写出了她柔情的一面,对女儿妆的喜爱,对美的追求。

10.《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的好处在哪里?

详写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等;略写征战生活。这样处理使结构疏密有序,更好地突出了木兰深明大义、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

本文转载自网络。以上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