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积山 馈赠 享受 文化

享受麦积山文化的馈赠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8 21:33:03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天水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是甘肃“百里石窟走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挖掘麦积山石窟的历史积淀和教育资源?麦积山下的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开发了“麦积山石窟之美”校本课程,加强对学生审美、思维、实践、创造等能力的培养。

探究石窟艺术美

“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高达142米的麦积山崖壁上凌空凿建了许多石窟,现存200多个洞窟、10632身造像、1300多平方米壁画,以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于世,被人们称为‘绝壁上的梵宫’。”

“我们组重点对麦积山石窟的飞天造像进行文献资料的查询和归纳整理。麦积山石窟的飞天和敦煌石窟的飞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可以从体貌特征、着装样式、色彩特点、周边环境等方面来观察和感受它们的异同。”

这是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资料后在课堂上的交流现场。小组长通过小组成员搜集整合的资料,结合图文、微视频、手绘地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分享小组的收获和成果。

“麦积山石窟美在哪里?”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教师发现这个问题是学生最关注的。因此,课程的第一单元就以“麦积山石窟之美”为主题,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热情。学生依托师生共同商定的学习任务单,自主查阅、搜集麦积山石窟的各种历史考证、文献记载、美术作品等资料,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分享、分析、总结等环节,找寻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之美。

“44窟的西魏坐佛、133窟的北魏弟子阿难像、127窟的北魏菩萨像,这些都具有‘秀骨清像’的造像特征,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麦积山石窟雕塑、壁画、建筑的深入探究,清晰地梳理出石窟艺术的发展脉络,还可以识别崖阁窟、人字坡顶窟等各种石窟类型,以及各个时期不同的造像特征。

在了解麦积山石窟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麦积山石窟与莫高、云冈、龙门三大石窟的地理位置、特色窟龛、造像风格、艺术特色、审美取向等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石窟艺术美的整体理解。

传承石窟工艺美

“麦积烟雨”是陇上著名的“秦州八景”之首,历代艺术家以“麦积烟雨”为主题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寄情麦积烟雨”,内容重点是石窟造型工艺的学习和传承,包括线描临摹、水墨造型表现、重彩画创作、人物立体造型表现等8课时,引导学生从观察麦积山石窟的外形特点到体验洞窟内部造像和壁画的质感、造型、线条、色彩等直观感受,感知历代能工巧匠留给麦积山石窟的工艺之美。

10月,迎着初秋的蒙蒙细雨,学生乘车前往麦积山石窟体验云雾缭绕的“麦积烟雨”。通过在课堂掌握的中国水墨写意画的笔法和墨法,学生尝试以“五墨六彩”来表现麦积山石窟若隐若现的灵秀,感受中国水墨写意画的意境之美,深刻体会古代艺术家线条造型的精妙之处。

麦积山石窟艺术中的雕塑造型工艺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现场观摩加沙和泥、钉架立骨、糙泥定型、中泥塑造、细泥压光等20多道泥塑工序,了解和体验传统泥塑工艺的完整流程。

“老师,这是壁画还是泥塑呢?”在临摹北周时期的飞天壁画时,一个学生惊奇地发现画面中的祥云、衣纹、花朵、乐器等元素非常精美,但是人物的脸、手、臂、足等部分却是用浮雕工艺塑造的立体造型。“这就是麦积山石窟最具特色的塑绘结合工艺形式——薄肉塑。画面将流畅的平面绘画与突出的浮雕立体效果巧妙结合,互相衬托、虚实变化,具有独特的艺术创造性。”对麦积山石窟飞天造像有过深度研究的学生小姚立刻给出了准确答案。

展开全文

在不断深入学习石窟艺术的过程中,学生也在感知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教师还会有意引导学生创新:利用装饰画的形式,解构造型状态、制作肌理效果、重构色彩体系;选择飞天、坐佛、菩萨、天王、力士等形象,利用宣纸的特性创作出具有沧桑斑驳之美的重彩画;借助皮影、剪纸、版画、黏土等方式,完成以飞天、天王、力士等为内容的定格动画作品。

学生沉浸在造型表现之中,用一支笔、一把刀、一块泥、一根线、一片色,创新衍生经典作品,提升美术核心素养,进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迁移石窟创意美

“家住麦积山下,你知道麦积山石窟中有哪些美丽的纹样吗?你认识和了解这些纹样吗?怎样用这些纹样来装饰我们的生活?如何为麦积山石窟宣传设计文创产品?”以问题和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将麦积山石窟馈赠的纹样美充分运用到生活创意之中。

以“麦积山石窟的馈赠”为主题,第三单元从发现纹样到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与制作共计5课时,不仅充分利用了麦积山石窟的传统纹样资源,而且给学生创建了一个主动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对纹样资源的搜集、筛选、分析、整合、利用等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纹样、选取纹样、绘制纹样,在提取纹样的基础上添加其他纹样,设计出更具创意的组合纹样。“我从9号崖窟中发现了祥云纹、火焰纹、莲瓣纹,将它们按照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的结构组合起来,这就构成了我的丝巾纹样设计作品。”一个学生这样展示自己纹样设计作品的思路来源。

在让学生走进麦积山石窟了解、传承造像艺术的同时,教师还会结合学生喜爱卡通形象的实际学情,引导学生尝试为麦积山石窟设计卡通形象。以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的课程内容为基础,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全面感知麦积山石窟,包括壁画、造像、窟龛、麦积山外形、周边环境等,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系列文创产品设计,然后综合考虑功能、形式、材料、美感等要素,制作一系列完整的文创产品。作品小到钥匙扣、手机壳,大到靠垫、帆布袋、雨伞、T恤衫等,学生通过多次动手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创产品手工制作流程方案。

考察石窟文化美

石窟艺术是一种卓越的综合性艺术珍品,汇聚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传达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展示了生动的历史故事,融汇了中外的文化精华。因此,在第四单元“爱麦积爱家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现石窟艺术的文化之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手绘麦积山石窟艺术考察图、麦积山石窟艺术考察、我为石窟保护献良策等,通过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了解麦积山石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理解石窟艺术与自然、历史、社会、时代的关系。

为了以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考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建构艺术考察的学习框架,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撰写考察报告、召开考察报告交流会,培养学生初步的考察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带着任务走进麦积山石窟进行全面考察,从石窟泥塑造像、壁画和建筑中感受后秦时期的神秘之美、北魏时期的清秀之美、唐代的盛世之美、宋代的世俗之美等。穿行于麦积山石窟不同时代的艺术作品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感知、思考审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理解。在总结展示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关于石窟的各种作品,讲述自己对石窟的综合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石窟之美的解读者,也成为石窟文化的宣传者。

以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和发展的见证,如果将这些真正属于我们民族的特色文化注入教育内核,一定会推动文化的自信和进步,进而为世界文明增添一曲具有中国特色的华美乐章。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曾说:“石窟之美最初在于创造石窟的人。古代工匠用自己的理解营造信仰,这是千年丝路上的精神之美,是人类技艺之美,是文明交融之美,也是时代之美。”

通过“麦积山石窟之美”校本课程的全过程学习,学生掌握了文化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提升了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我们要保护、传承石窟文化,用石窟之美滋养多彩生活。”学生纷纷表示。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2月15日第4版

作者:冯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