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开放性阅读题不应当设置“标准答案”
王营
近日,多地中小学的期末考试刚刚结束,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收到了一则微博喊话:“爷爷,北京东城区期末阅读题,海兰花妹妹心里想的是什么啊?”原来,作家鲍尔吉•原野的少年小说《乌兰牧骑的孩子》节选内容进入了2022年1月北京东城区初三语文期末考试阅读题,其中有一题要求补写出文中海兰花的内心活动,该区的许多学生表示题目太难,纷纷去作家的微博留言求助,甚至有学生在作家多日前发的微博雪浴照下疾呼:“爷爷别玩雪了好么?看看北京东城区初三期末语文阅读题吧,把孩子们难倒了。”
面对此种情境,作家本人热情发微博回应,贴出阅读题中所对应的《乌兰牧骑的孩子》原著内容,为学生指点迷津。据了解,作为阅读题的小说内容由于试卷的篇幅设置,与原著相比删减许多,因此也造成了学生在理解上和答题上的困难,使得不少学生认为故事中的两条鱼死了存在着诸多暗示,对此,作家鲍尔吉•原野建议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整本书来丰富对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学生为何感到这类题目太难,原因在于这类阅读题阅卷时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像这样的阅读语段,教师平时没有讲过,学生脑中没有印象,答案不明朗,学生自然会感觉题目太难。
展开全文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种重串讲分析、重标准答案,轻阅读整体感悟的不良倾向,对于一篇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师不去引导学生整体领会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和运用的表现手法,不重视学生阅读的主观感受,而是依据教学参考书上提供的资料,将文章肢解开来,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串讲分析,让学生“咬文嚼字”,去深挖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所谓微言大义,这种挖掘结果是教师最后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并让学生记住,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考试不得分。
《乌兰牧骑的孩子》是一本少年小说,要想把握海兰花妹妹的心理活动,必然认真阅读原著,而且由于每个孩子认识水平各异,所形成的答案也不一样,可见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阅读题,不应当设置标准答案。
记得前些年,一篇博客《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的文章曾在网上流传。这位博主写的文章《寂静钱钟书》被选为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阅读题,作者提笔试做,总分15分只拿了1分。博客作者说,出题老师似乎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比如其中一道题“请简要分析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作者说:“写到那里,顺手就用了‘格调’一词,哪有多少丰富的内涵啊!” 我想,如果鲍尔吉•原野爷爷看到他这道题的“标准答案”,也一定会发生这样的感慨。
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中考和高考这两个指挥棒出了问题,导致学生在平时的语文考试中,去绞尽脑汁地揣摩出题者的意图,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
中考或高考语文试题中,每年都考现代文阅读,而且占有很大的分值。现代文阅读考试往往选择一篇课内或课外语段,或者整篇文章,让学生读后解答后面的问题。问题大多以填空题、选择题、分析题等形式呈现,其中客观题占了很大的比重,大多数考查文学常识、语法以及学生对文中个别词语和句子的理解,答案往往是唯一的,对则得分,错则无分,学生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在出题者看来,这样的命题方式符合标准化考试的要求,科学简捷,易于操作,但我认为,这完全是出题者、阅卷者图省事,偷工减料。这样的考试方式必然引导中小学语文教学走上串讲分析的死胡同,是造成学生阅读水平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下大力气改革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方式。尽量减少或去掉客观题,加大主观题的比重,不给阅卷教师提供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允许学生对文章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像这道考查海兰花妹妹心理活动的题目,只要学生言之成理,没有偏离原著主旨,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得到较高的分数。事实上,无论实用文体的阅读,还是文学作品的阅读,都是学生的一种个人行为,即使针对一篇文章个别词句的理解,不同人也会说出不同的想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深刻与不深刻之别。
其次,中学语文教学还要下大力气解决阅读教学和整本书阅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整本书阅读中,有些语文老师为了节省时间,不去引导学生阅读原著,而是让学生阅读改编过的故事梗概,这样做不仅失去了整本书阅读的意义,而且也会大大损伤学生的阅读口味和阅读兴趣。就像作家鲍尔吉•原野所建议的那样样,学生们可以通过阅读整本书来丰富对人物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整本书阅读应当比单篇课文的阅读更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正如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所说:“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课程化’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没有对整本书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则难以形成整体的阅读感受,书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就成了无本之源,这样的阅读必然会大煞风景,败坏学生的阅读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