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辞 答题 表达 作用 常用

常用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及答题格式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8 16:32:03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一、修辞的定义

修辞是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一)初中阶段需要掌握了解的修辞有哪些?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

《考纲》要求:“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选择题)、辨析表达作用(赏析句子)题、仿写或续写题。

(二)作用分析的一般公式

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作用) 地体现了 (主要内容) ,表达了(思想情感) 。或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1、比喻

定义: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种类: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使语言形象生动;使抽象化为具体,将无形化为有形;使深刻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明白;便于感情的表达。

展开全文

二、答题格式

1、比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感情。

赏析句子——课内例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老舍《济南的冬天》)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天的济南”比作“蓝水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济南给人的清亮、空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赏析句子——课外例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说出去的话”比作“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使抽像的道理变得具体形像,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

定义: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一样的动作和感情、状态和语言。

作用: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便于感情的抒发。

3、反复

定义: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群的修辞手法。

作用: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段分层。

答题格式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强烈表达了……之情。

赏析句子——课内例

盼望着、盼望 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答:运用了反复的修辞 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盼望”,强烈表达了作者渴望春天来到的急切心情,同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天写活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临近了。

赏析句子——名著例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了。《骆驼祥子》

答: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的酷热,使北京的夏天给人的热的感觉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5、排比

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 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作用:使内容集中,气势增强,长于抒情;使句式工整,节奏感强,强化语势;使语言精炼、有力,条分缕析。

6、对偶

答题格式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的景物(或:抒发了……的情感;或:阐述了……的哲理),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7、设问

定义: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方式。

种类:包括自问自答和问而不答。

作用:

①开头设问:点明写作对象(内容),吸引读者注意,带动全篇,引出下文。

②中间设问:承上启下,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③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

定义: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

(1)设问是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我们去思考。

(2)反问是心中没有疑问,而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问而不答,答案其实就在句子中。反问如果句子形式是肯定的,意思就是否定的;如果句子形式是否定的,意思就是肯定。

答题格式

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感情。

赏析句子——课内例

1.这能全怪我吗?《羚羊木雕》

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这不能全怪我,父母也有责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责备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