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退居二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潜规则的概念,正规的干部管理制度上是不存在这个概念的。退居二线是相对于在一线工作的领导干部来说的,也只是针对的领导干部,而不是针对一般的公务人员,是一种不再任领导实职却又没有退休的一种状态。有的地方甚至退居二线后几乎不再工作,一种半退休的状态。那么退居二线在哪些情形下才会发生呢?个人能自由选择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年龄大了,可能会被退居二线。
大家都知道,行政体制内对领导干部的任职年限是有要求的,一般在换届时,无法任满一届的,将不再担任领导职务,转为非领导职务。领导干部被免去实职后,离退休又还有一段的时间,个人无法办理提前退休或者本人不愿意提前退休的,那可能就会处于退居二线的状态。具体工作中,可能会简单地负责一些工作,或者协助某一个领导分管一点工作,但不再承担责任,也不会安排很大的工作量,这就是退居二线的状态。
第二,能力不足,也可能被退居二线。
有的领导干部可能年龄并不大,但工作能力不行,或者在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不愿干事,对于组织安排的领导职务无法很好地承担,那就只能让他退居二线,负责一些不太重要的工作,或者协助别人负责相应的工作,只让他保留着领导干部的相关待遇,不再任具体的实职,这也是一种退居二线的状态。
第三,违纪被处理,可能被退居二线。
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领导干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违纪被处理,虽然给的处分不重,比如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等,本来可以不免职或降级,但是可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不再适宜担任领导干部,那这个时候也会让他退居二线,组织会免去领导职务,保留相关级别待遇,让他去负责一些具体的工作。如果工作干得好,有可能重新启用,如果工作一般,那就只能一直享受相关的待遇不再任职,直到退休。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几种可能造成退居二线的情况。那退居二线个人能不能自由的选择呢?这个还真的不行,往往都是组织和单位的安排。在一个单位上,如果领导愿意让你休息不给你安排工作,那你实际上就处于退居二线的状态。如果单位的管理非常严格,依然要求你承担相应的工作,那你实际上就没有达到退居二线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