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到了,有多少人会选择 到公共场所,拿上玫瑰花和包装精美的礼物当众表白?
这个标题确实有点油腻了…… | 抖音@齐鲁晚报·果然视频
在社交媒体的评论区,当众表白被分为两种情况:两情相悦就祝双方百年好合, 一厢情愿那就是众矢之的。
单方面当众表白类视频的主流评论区 | Bilibili@快看视频video
后者会和很多糟糕的标签绑在一起,比如说“ 道德绑架”、“ 自我感动”、“ 幼稚”等等。
除了单方面公开表白,还有许多 糟糕的表白方式,日本网站Kireistyle Woman曾调查了476名女性,其中26%的人都经历过印象深刻的糟糕告白,例如[1]:
那些糟糕告白(一)
告白的人说,“我想当你的小白脸”。
突然把工资单给我看,向我表白。
拿着简历告白,没完没了地说自己的条件,完全进入了结婚模式。
在早上5点收到告白短信。(可能是想表示自己彻夜未眠想得深沉?)
虽然和一位同事只是打过照面从来没说过话的关系,但收到了对方的告白长信,提到了很多事情,很吓人。
在电车上一个 陌生男人 用震耳欲聋的声音向我告白,“我暗恋你很久了,当朋友也行,请和我交往吧”,我很害怕地假装说自己已经结婚了,很长一段时间不敢一个人坐电车。
我们周围也有类似的故事,果壳编辑部的大家就踊跃贡献了诸多例子:
展开全文
那些糟糕告白(二)
半夜一两点往宿舍打电话表白,喝醉了,把全宿舍的人都吵醒了。
我同学被男孩子表白,堵在公园的桥上,不同意就不让她过去。
我朋友上学时有男孩跟她表白,她不同意,结果那个男孩当众抽了她一巴掌,还霸凌所有跟她关系好的男生。
有人看上我舍友后每天蹲在宿舍门口观察她,这期间没人知道这人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他用忘带手机的借口拿到我室友的手机,套到微信号后加微信疯狂表白。
一个人加了我微信,说“我们一个姓,还都在朝阳区,很有缘,要不要处对象”。
这些糟糕表白的背后有些什么共性?为什么明眼人一看就没啥好结果的糟糕表白,却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呢?
糟糕表白,都糟糕在哪里?
最显而易见的一个糟糕点是,这些表白完全 忽视了被表白者的意愿。
比如当众表白,就是让对方暴露在公开的视野下, 让对方感到压力,承受己方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这不符合人际交往里的礼貌和得体原则“使别人受损最小化,使别人获益最大化”。
另一个糟糕的地方,就是 对自身行为的强行合理化,比如“我都这么爱你了,你竟然敢不答应,我一定要惩罚你,一定要让你答应我”。认定 为“爱”付出的一切必须得到回报与奖赏,也就是被表白者的同意,这无疑是一种扭曲的错误观念。
列夫·托尔斯泰:所有事情都可以轻易地被合理化,即使当这是可怕的错误时也不例外。 | giphy
糟糕表白者会有扭曲的信念,原因有二。一方面与其自身的 人格有关系, 过度自恋、冲动性高、缺少共情能力等特质都可能促使人单方面自说自话,不考虑对方的感受。
被拒绝之后恼羞成怒 | 律动心理
另一方面,社会层面的 “真爱迷思”也可能助长糟糕表白的出现。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认为,这种迷思指的是[2]:
“ 真爱是永不褪色的激情之爱;如果你处于真爱之中,你应该与那个人结婚;如果爱情结束,你应该离开那个人,因为那不是真爱; 如果你能找到合适的人,你将永远拥有真爱。”
对真爱过于执着,外加对爱情虚幻错误的想象,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例如 忽视对方实际的优缺点;认为对方“从来没有真正地理解自己”;得到“真爱”前会固执追求,得到“真爱”后又很容易 回避问题、用暴力或冷暴力强迫对方符合自己心中的完美形象等[3]。
完美的真爱不过是一种幻觉 | keepcalms
在爱情故事的模板中, “追求类”、“一见钟情类”的故事特别多。但这些叙事往往只提到“王子对公主一见钟情,通过锲而不舍的追求,公主终于爱上了王子,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却从来没有提到过,他们婚后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如何具体地度过每一天。 “幸福”在这里脱离了实际,是空洞的,无经验的。
并且有些行为(强吻没有知觉的女孩,趁仙女洗澡偷走她的衣服)一旦打上“为了真爱”的标签,就 很具有迷惑性,甚至被当成“用情至深”的例子流传后世。家长反对还能成为戏剧性的来源,为故事附加上“反抗家长威权”的光环。
如果不喜欢,我觉得被表白者把蜡烛一脚踢飞也没啥问题 | 荔枝新闻
这些故事中, 追求者有发声,双方家长有发声,但唯独被追求者本身的意愿被忽视了。过于强调爱情神话,忽视了恋爱关系其实是双向的这件事,就会引发这种糟糕告白。
更糟糕的是,身处东亚文化圈的我们,经常不擅长反抗, 缺少拒绝糟糕告白的实践手段。因为文化要求人们考虑对方的感受,却很少告诉我们, 如果对方不遵守这条潜规则、不考虑自己的感受,自己怎么应对。
考虑对方心情的委婉拒绝,却变成了“无法拒绝”
东亚文化特别注重对方的想法,考虑对方的感受,会 尽可能表达跟对方一致的观点,避免分歧公开出现。这种“尽可能保持人际和谐”的潜意识,导致 拒绝会特别艰难,不能直接说“不”,必须用极度委婉的说法表达出来。
这种委婉的背后,其实是一种 高语境文化[4]。
在 高语境文化中,人们通常不直接说出他们的意思,而是通过非语言行为(表情、眼神、动作)、暗示、隐喻等方式传递信息,注重的是 交流语境;
与之相反,在 低语境文化中,人们通常使用更明确的表达和更直接的沟通,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注重的是 信息本身。
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区别 | 英語島
高低语境对我们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比你想象中大得多。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是不同语言中的 否定疑问句。
比如“ 你不喜欢我吗?”,中文里的回答模式是“ 是的,我不喜欢”,或者说“ 不,我喜欢你”。
如果换种方式,说“ 不,我不喜欢你”,就会显得非常生硬,而“ 是的,我喜欢你”更是让我们难以理解这人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不仔细想是有点晕 | giphy
有点绕? 看英文更绕!因为它的表达方式跟中文是 反着来的,这是无数学生学习英文时难忘的痛。
学生们需要被多次提醒,“Don't you like me?”不能说“Yes,I don't”,而应该说“ No,I don't”,不管对方语气怎样,不管对方是不是在用反问暗示情绪,都 只针对“喜不喜欢我”,做出是否的判断。[5]
中文里体现的就是一种高语境文化思维,更强调上下文的语境,并且弱化可能存在的分歧,而英文中的低语境文化思维则会更就事论事一些。
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Yes,I don't”的思维模式所以不觉得奇怪,但实际上这种回答方式是很 玄妙的。
非中文背景的人对中式回答的困惑程度,跟高中生对英文的困惑其实差不多,因为它其实 糅杂了肯定与否定,堪称中式委婉的精髓体现: 我甚至要先“同意”你的部分看法,才能说出我真实的反对。
各种语言表达同意/不同意的话语,本来想说中文哪是这样的,但想到对否定疑问句的回答我沉默了……[6]
双方的语境文化要一致,否则会变成单方面霸凌
一般认为,我国整体上会更趋近于高语境文化,“一切尽在不言中”。与亲密关系有关时也是如此,研究显示 中国人更倾向于非直接的交流方式。[7]
所以很多时候,面对当众告白,被表白者甚至都不会说“我不喜欢你”,它太直接了,而是要说 “下次”、“再说”、“我们私下沟通”,或是苦笑着双臂交叉做出防卫姿态,并不停地把花和礼物推回去。
在这件事上高赞评论还是很公允的:人家姑娘压根不愿意 | 抖音@杭州日报
如果不给对方留面子, 直接了当地拒绝表白者的要求,可能会收获一大堆社会压力,比如被打上“冷酷”、“不近人情”的负面标签,甚至得到 “装什么清高”、“真以为自己多好看”等诋毁。
“无情拒绝”,很多时候其实就是直接拒绝、不留余地,这会被形容为“无情”、“高冷”,因为伤害到了告白者的赤诚之心 | Bilibili@阿吉说漫
所以会有专门的文章,来教导 “给对方留面子”的拒绝方法,什么“我有喜欢的人”啊,“刚从上次恋爱的阴影中走出来不想恋爱啊”之类的……
有时候,就算对方让自己很困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也还是要给对方留面子…… | 新浪女性
含糊、委婉、留有余地的拒绝用语,碰上 死乞白赖的告白者,就有点像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前者遵循高语境文化的规则,考虑对方感受,另一方却使用低语境文化的规则, “你没直接拒绝,我就当你答应了”。
对方永远以为自己还有机会,永远想要一个肯定的回答。脱离语境后有多重解读空间的回答,也有可能 在事后被曲解,成为倒打一耙的证据。
还要怎么直接拒绝?直接说“我不喜欢你”,有时都能被强行曲解成“先试试说不定以后就喜欢上了” | 抖音@杭州日报
表白不是一个人硬拖另一个人表演出的舞步,而是双方形成默契后不失分寸你来我往的交手。更直白一点, 表白是双方喜欢彼此的结果,而非让对方喜欢上你的手段。
这句话还有一个流传更广版本的隐喻,那就是 “表白是最终胜利时的号角,而非发起进攻的冲锋号”,虽然它指出的方向大致正确,但我个人认为这个暗示“进攻”、“攻克”的比喻也很糟糕。
恋爱并不是战争、任务、攻略或占有,表白成功永远不是某种值得炫耀的战功,恋爱中的对方也不会是你拿下的某种战利品。
等到越来越多的人能真正明白, 彼此对等与尊重的亲密关系到底是什么的时候,相信情人节垃圾桶里的公开表白失败的玫瑰花,也会越来越少吧。
参考文献
[1]女性に聞いた!引いてしまった男性からの愛の告白「メールで朝5時に告白」「ひもになりたい」-キレイスタイルニュース. (2013). Retrieved from
[2]The Myth of True Love - Carolina Sex Therapy. Retrieved from
[4] Korac‐Kakabadse, N., Kouzmin, A., Korac‐Kakabadse, A., & Savery, L. (2001). Low‐and high‐context communication patterns: towards mapping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8(2), 3-24.
[5] When “Yes” means “No” i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2023). Retrieved 13 February 2023, from
[7] Ge, F., Park, J., & Pietromonaco, P. R. (2022). How You Talk About It Matters: Cultural Variation in Communication Directness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53(6), 583–602.
作者:苏七年
编辑:游识猷
一个AI
公开表白可以冲着AI来,反正AI也不会答应你们,不用害怕的!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