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 试题 解析 结束 高考

2023年甘肃省高考“一诊”结束,试题解析来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8 14:23:02 浏览2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2023年甘肃省高考“一诊”结束,试题解析来了!

为期两天的2023年甘肃省高考第一次诊断考试3月17日结束,当日所有科目考试结束后,奔流新闻·兰州晨报邀请西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一线老师对试题进行点评分析。

数学(文科)

西北师大附中 张婷

试题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聚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突出数学本质,考查关键能力,既兼顾了所考查知识的基础性、应用性,又很好地考查了创新性和综合性,结构合理、难度适中、贴近高考。

1.突出学科本质,侧重主干知识。试卷以基础题和中等题为主,突出考查数学的学科本质,注重本源性的方法考查。比如选择题的第10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第15题考查余弦定理、第17题考查等差、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运算等。通过对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让学生对基本定义、基本方法、基本运算达到灵活应用的能力。

2.发挥学科特色,彰显教育功能。试题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情境,有效考查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例如第9题以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的著作《详解九章算术》中研究的 “垛积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数列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古代数学家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第5题以“读书破万卷”为情境,第18题以“保护海洋”为背景,考查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试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认识阅读与环保的重要性,彰显教育功能。

3.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关键能力。试题还对学生的“四基”“四能”提出了较高要求,深刻地考查了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试题没有追求对知识点的全面覆盖,而是在函数、立体几何、圆锥曲线等知识模块上重点考查。试题常规题型学生入手比较容易,但常规当中又打破常规,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试卷在考查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对运算能力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很好地贴合了近几年高考全国乙卷的命题趋势。

政治

西北师大附中 陈露

试题立足教材,结合时政热点问题,难易适中。具体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1.题干材料选取具有时效性、实践性。试题材料涉及以下当前国际国内热点时政:考查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探索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路径,引导学生关注国家重大经济战略;考查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马踏飞燕”文创产品的经济现象,引导学生对身边的经济现象作进一步的思考;同时,还考查了中老铁路的修建的重大政治意义、敦煌研究院依托“数字敦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等极具时效性和实践性的时政热点问题,比较好的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常规题型全面覆盖,基础知识考查全面,突出考查学生能力。本套试卷涉及原因类、意义类、说明类、探究类等试题。知识考查突出学科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观题侧重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调动学科知识分析、探究和论证问题的能力。38题要求学生为农产品滞销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并分析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意义。题目考查统一大市场建立这一时政热点,通过设置情景要求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等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准确使用学科术语,根据问题逻辑得出合理结论。39题要求学生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今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从北京来到延安。这是跨越历史的对话,也是面向未来的宣示”。解题难度比较大,学生完整生成答案不易,要求学生必须能够将材料信息与学科知识准确对接。40题第(1)问延续了哲学小切口的命题特点,要求学生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兰州新区取得显著成绩的原因,要求学生能准确使用哲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考查了学生阐释和描述问题的能力。40题第(2)问要求学生使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兰州新区重视文化建设的原因,40题第(3)问开放探究试题要求学生为兰州新区今后的高质量发展提两条合理建议,题目凸显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建设,对学生的语言组织和逻辑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

展开全文

总体来看,试题难度适中,关注社会时政热点,问题材料信息明确,设问清晰,知识考查全面,有助于考生发现复习备考中的短板和痛点,从而有效准备下一轮的复习。

地理

西北师大附中 李琦

试题在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难度设置等方面科学合理,考点覆盖全面均匀。关注地理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弱化了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突出考查了学生运用地理思维过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命制立足地理学科本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充分落实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凸显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加强了考试评价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引领作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关注社会生活,发挥育人功能。地理学科关注地理环境以及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涉及面广,现实性强,综合程度高,其德育、美育、思想教育等功能密切联系生活时空实际,境界感染力强大,以地理知识为载体,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能力,即人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的科学发展观念、归纳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综合创新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优势。

选择题1-3以中外企业合作建立智能LED植物工厂为案例,展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以及我国农业技术走向世界,解决多哈农产品需求的现实问题,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第43题考查“研学旅游”这种“学”与“游”综合的模式,“双减”落地,以研学旅行中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抓手,唤醒学生对不同文化和体验的意识与感受,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让学生在成长阶段获得以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宝贵的精神财富充斥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

2.彰显学科素养,考查关键能力。试题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构建鲜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

试题选取的地域包括南极、卡塔尔、阿留申群岛、赛布尔海岛、天山、庆阳等,从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出发,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认识,体现区域认知素养。第37题以白令海峡自然环境为背景,结合区域地图考查气候、植被等,强化读图能力、阐述和论证地理事物的能力,深化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考,学会从多个角度解释自然现象,体现综合思维素养。选择题6-7、选考题44分别以现代玉米种植技术和南极“西瓜雪”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施加影响的方式、结果和强度,以及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启发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适应和利用自然,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蕴含人地协调观素养。第43题以“研学旅游基地的开发”为指引,以“游客”体验为切口命题,考查发掘区域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方法和可行性评价,体现地理实践力素养。

3.多元选择素材,凸显创新思维。试题拓宽了素材来源,丰富了试题内容,从创新性、多维度、灵活性、开放性等多方面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的大课堂中锤炼意志,提高本领,克服了封闭式设问对学生思维的禁锢。

如第一组选择题选取时事热点新闻《中国都市所智能LED植物工厂技术助力卡塔尔世界杯!》,考查现代农业。第三组选择题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玉米间隔耕作秸秆条带还田增密集成技术光热资源利用效率评估》,考查农业技术及国土资源整治。第36题以国家信息中心等多个单位联合发布的《东数西算下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白皮书》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数据信息产业发展。44题选自于央视新闻《南极出现“西瓜雪”科学家表示这不浪漫还可能很危险》,考查南极生态环境问题。试题选材无不体现对陈旧案例的摒弃,积极选取时事热点及最新科研成果,旨在培养考生洞察生活、探索自然、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4.丰富信息载体,优化图文表达。通过图像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起点,以此为基础,多层次、有深度的思考问题,按照学科逻辑组织语言作答,通过表达的条理和层次反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现地理学科关键能力。

全卷共呈现地理图像6幅,图像类型丰富多样,涉及景观图、剖面图、位置图、示意图、地形图、等值线图等。如试题中图1、图3一改往昔抽象的地理信息呈现方式,直接以实地景观照片的方式展现“LED植物工厂”和“玉米间隔耕作还田带与非还田带年纪交替”,更加直观、真实、贴近实际,引导学生从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特色。图4“天山北麓中段土地类型垂直分布”,图中综合了地形、地质、植被、农作物等多种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图7叠加了阿留申群岛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北太平地区等压线等信息,需要学生在掌握大气环流和区域宏观认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理联系,解释“温差小”和“气压中心”的成因。

历史

西北师大附中 丁睿

试题难度适中,贴近高考,实现了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结合,对2023届考生备考具有可靠的指导作用。

1.巧妙体现核心价值,导向性强。试题一方面仍然聚焦党史教育,浸润家国情怀。第30、31、41题,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选取素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的辉煌成就。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力行,从而筑牢信仰根基,砥砺才干。试题另一方面也关注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如第24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铜器纹饰为情境,引导考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道德品质,厚植家国情怀。

2.重视知识综合运用,基础性强。诊断考试继续加强基本概念考查,体现考查的基础性。试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创设新情境,从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发展、思想文化等方面展开,通过融合概念要义,注重对同类概念的比较辨析和不同概念掌握程度的考査。如第26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第28题考查19世纪中国的边疆危机。试题考查注重基础知识,提示考生在复习备考中,需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运用时间和空间要素解读历史事件,理解历史事件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注重知识整合分析,综合性强。材料题第41、42题强调问题与考生平时所学基本知识的结合,重视知识的整合,以材料、表格、地图创设新情境,既考察考生对信息的捕捉、筛选、整合、分析、提炼、解释,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从而引导考生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注重思维的发散和信息的整合。

4.强调语言逻辑分析,区分度强。近年来的高考一贯侧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既考查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又考查语言的分析组织和表达;既需要学生理解题干中的观点又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和辩证能力来审视自身所学知识。如第32题对希腊民主政治实践弊端的考查和第33题关于美国联邦宪法特点的分析都延续了这一特色,体现了很高的能力要求,但同时整体上也没有给学生设置过难的阅读障碍。

5.注重学科素养提升,创新性强。第41题材料一以人口、耕地数额、人均耕地数和年均毁林面积示意图为依据,要求学生概括古代环境变迁的特征,并回答原因;材料二讨论中国共产党党史上的生态建设,取材同样新颖。这样的设计既是以史料实证为主线,综合考察核心素养,也反映了高中课程标准重视课程关联,学科多元渗透的新要求。

化学

西北师大附中 李舜

试卷结构合理,总体难度适中,试题覆盖面广,比较灵活,试题命制选取真实的问题情境,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聚焦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与信息等领域,突出学科核心主干知识,突出考查了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弘扬学科核心价值,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特征,提升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助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 优化试题呈现方式,选取真实问题情境,凸显学科社会价值。本次试题使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和与化学有着密切关系的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具体应用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例如第9题中废水中含氮粒子的处理、第12题环境友好的电化学合成法,第26题新型钠离子电池的离子导体的制备,27题中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降低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向学生传递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第35题以未来新结构二维材料的合成为背景,展现我国化学新材料的研发应用。

2.深化主干知识考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能有效地鉴别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从而引导中学教学,采取有效的方式促使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试题转变设问角度、变换考查方法,要求学生基于性质数据和实验现象等,合理地分析影响物质性质的原因、推测实验现象或反应得到的产物等,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提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例如第7题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以及胶体等,第9题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第10题依据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现象推测物质及其性质,考查离子反应等核心主干知识,第12题以电化学合成为依托考查了电化学的基础知识,第28题硝基苯的制备等。

3. 发挥考试导向功能,引导学生重视教材,促进高中化学教学 。试题以陌生的情境考查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认识化学基本规律,加强教考衔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试题围绕“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应用”“元素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等重要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基于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例如第13题考查溶度积常数,第10题实验题考查浓硫酸的稀释、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氧化还原滴定,第28题硝基苯的制备等化学重要实验内容。

试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密切关注化学科学前沿成果,选取真实情境,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又发挥化学科学的育人价值和作用,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引导学生养成严谨求实、探索未知和崇尚真理的科学态度,为高中学生的化学学科学习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未来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物理

西北师大附中 魏庆蓉

试题体现了新旧高考过渡时期的考查特点,稳中求新、稳中求进,试题覆盖面大,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光学、核物理、热学各部分的重点知识内容,较好地体现了检测本阶段物理学科复习效果的目的。主要特点有:

1.联系实际、以真实情境入题。例如试卷中第17题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为背景设置问题情境、第25题提到实验室中用于探究原子核性质的装置等,这些以最新科研成果为素材的试题展示了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四个自信”。又如第14题的“烟雾探测器”、第24题的“泥石流”等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注重基础、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大部分问题考查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如第16题、19题、21题、24题、25题、33题、34题,就属于物理过程学生比较熟悉、物理模型也非常清晰的问题,强调学生要通过复习,建立起最基本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3.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关注了对物理学科素养的考查。例如第20题要求思维的灵活性,将数学中求导的方法引入电磁感应问题;第22题中需要用量纲法解决“弹性模量”这一陌生概念的单位;第23题既要考虑到欧姆表的构造和测量原理、又要考虑电流表的改装。这些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的好题对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再如第15题将力学的平衡问题与静电场联系起来,第18题电场的性质与牛顿运动定律和能量观点相结合,第25题将电磁组合场问题与动量守恒定律相结合,这些题强调了物理学科各部分的内在联系,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4.试题信息呈现方式多样,有文字、图形、图像等,也体现了新高考物理学科对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较高要求。

总之,这套试卷做到了兼具基础性和创新性,关注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对学生推理论证、科学探究、建立模型和数学运算等能力有较高要求。

生物

西北师大附中 刘兴华

试题内容涵盖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核心概念及原理.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关键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命观和生态文明观。

1.注重情景化试题设计,增强了试题的应用性,开放性,灵活性。选择题的第1题通过巜闲情偶寄》记载的发菜食用方法来考查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选择题第3题以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奖为信息,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这样高起点,低落点的题型体现了试题设计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2.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体现高考的价值引领作用。选择题第6题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信息,非选择题的第31题以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为信息,对群落丰富度的统计方法,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知识进行考查,并要求学生思考人为因素对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注重渗透体育健康意识,传达健康生活理念。非选择第30题,以皮质醇应激激素分泌的调节及该激素的功能为主题,在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飞速发展的智能时代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健康生活的意识;选考题的第37题和第38题通过对生物技术在人体疾病检查中应用的考查,进一步传达健康生活理念,引导学生科学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4.注重以能力立意,深化基础性,加强教考衔接。非选择题第29题,将光合作用的原理、影响因素等知识进行整合,综合分析矿质元素、光合色素、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与净光合速率的关系,在加强学科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注重考查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与信息加工等关键能力。非选择题第30题对“兴奋”概念的考查,第32题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考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基本概念的重要性,从而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引导教学回归课堂教学和把握学科基础,切勿盲目刷题。

英语

西北师大附中 吴岩菁

省“一诊”与市“一诊”相比,难度有下降,大部分题都比较基础。本套试题体现了对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察考生在牢固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部分,四篇阅读涉及的领域多种多样,从个性旅游到音乐美育,从环境,保护动物到我们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题材多样丰富。考察方向和高考一致,细节题,主旨大意题和近义词替换都有涉及。本次阅读理解整体难度不高。细节题都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但是涉及到同义词的理解,比如第10题题干,seriously和文章中的disastrous; affect 和文章中的 have an effect on,从而给学生增加了做题难度和对学生基本功的考察。第11题的主旨大意题设计也很巧妙,考察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看出第一段的导入,尤其是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和最后一段的总结,学生对这道题的判断就没有问题。

7选5考察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此次试题主要考察上下文的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学生答题应该比较顺利。

完型填空整体难度不大,讲述了一个女孩失去母亲以后得到的周围人的抚慰,是一篇温暖的文章,符合完形一贯的考察提材,体现人和人之间的温暖情怀。所涉及的题相对比较简单,词汇也很基础。

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与高考的考察方向一致,高中课标语法中语法重点的各个方面都有考察。时态,名词性从句中的宾语从句、定语从句以及高中学习重点非谓语中的不定式,ving形式和过去分词都有涉及。要全部做对,需要扎实的基本功。

书面表达要求比较清晰,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审题,写作中注意分段,比如说过去,现在和未来要做分成三段。同时,还要注意一下时态问题。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武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