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政 树下 樱花 开讲 沉浸

樱花树下开讲沉浸式思政课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8 12:49:02 浏览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3月13日,许昌学院迎来第五届校园樱花文化节,沉浸式思政课堂“樱花树下”也同期开讲:老教授汪庆华讲校史、说樱花、谈农耕文化传承;思政课教师慕旗娟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行业翘楚讲述自身正能量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学身边榜样、做时代新人。

近年来,许昌学院“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立足“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贯穿始终,聚焦“大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创新和保障机制创新一体化建设,“三全协同、四系融通”的“大思政课”格局逐步形成。

讲什么——

形成思政“立体教科书”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洞的理论式说教,也不是一座‘孤岛’,而是需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等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许昌学院“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岳修峰说。

许昌学院多措并举,在理论教学方面,强化系统思维,汇集全时空领域鲜活思政教育元素;在课程思政方面,依托三国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挖掘特色鲜明思政元素;在课程实践方面,开展“春雨”“夏荷”“莲芯”等系列品牌实践活动,构建分层次、递进式引导培育机制。

近年来,该校先后开设以“农耕文化与民族复兴”“河南民间舞蹈”等为主题的校本特色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史”教育,打造思政育人“立体教科书”。

从“三上黄河滩”捡拾垃圾、义务植树到防洪抗疫,从参与赛事服务到助力脱贫攻坚等,一大批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思政小课堂不断向社会大课堂拓展延伸,不仅教育了广大师生,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怎么讲——

课堂“生动、有趣、有料”

在慕旗娟的课堂上,课前15分钟的“微课、微剧、微辩论”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堂分享成为课堂主角。

许昌学院探索实施章节解读、专题讲座、视频教学、课堂讨论、实践教学“五环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作用,多名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奖。

到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到行业企业一线感受时代发展脉动,到农业示范基地体悟农耕文化延续……许昌学院还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10多个大学生思政教学实践基地,不断推动“行走的课堂”走得更深更实。

同时,该校用好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特聘教师力量,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党政干部、机关管理、工勤服务等各岗位育人作用,积极聘请地方党政领导、优秀企业家、乡村振兴带头人等担任“校外导师”“第二导师”,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与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党建团学等工作深度融合。

近3年来,该校邀请各级领导干部为学生上思政课300余节。河南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张国华、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兵高敦付、多次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陈启俊等一大批“校外导师”先后走上讲台,为“大思政课”注入新鲜活力。

展开全文

“建设‘大思政课’,我们坚持开门办课,理论与实践融合、学校与社会结合,打造沉浸式、参与式、互动式思政育人模式,使‘大思政课’更加立体、生动、有趣、有料。”许昌学院“大思政课”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寇鸿顺说。

讲之后——

看见学生成长每一步

大屏实时显示在校生人数、院系、专业、班级等信息;输入学生学号,马上可以查询到学生各科成绩、图书馆学习时长、日均运动时长及综合评价等情况……许昌学院利用“给学生精准画像”平台,加强过程评价,运用大数据画像技术,动态采集平台资源,记录学生成长动态数据,力争让学生成长的每一步都被“看见”,为思政教育效果定量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育人效果评价是开展‘大思政课’的难点之一。我们探索运用数智化手段,利用智能分析技术,完善思政教育全过程动态监控和评价机制,从而提升‘大思政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岳修峰介绍。

在数智赋能下,该校建立集知识评价、能力评价、价值评价于一体的思政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置学生成长发展观测点,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人文底蕴、实践创新4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品德发展、实践创新占比达到40%。

同时,许昌学院还将教师讲授满意度和学生学习参与度双向评价作为教师思政课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18日第2版

作者:本报记者 张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