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材,素来遵循在精不在多,关于长篇幅或是不合适的言论编者都会选择删去,选取其中的精华部分。
初中教材中的《卖油翁》便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如今成年之后,翻阅《卖油翁》的全文之后有了全新的理解,同时也明白了编者删掉原文最后一句话的良苦用心。
1. 初次学习,懵懵懂懂
《卖油翁》是我们中学七年级教材中的一篇文章,摘自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归田录》,全文仅135字,语言简练生动,人物跃然纸上,说理也是清晰深刻.
在一定程度上这篇文章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篇寓言。
故事大概讲述的是北宋高官陈尧咨和市坊卖油老叟的一次相遇,故事开篇陈康肃(陈尧咨的美称)在自家庭院中练习射箭。
在当时他的箭术为众人称道,常常百发百中,但那天一位卖油老叟经过时看见陈尧咨的高超技术却只是"微颔之"。
展开全文
这令陈尧咨颇为生气,直接质问老人说"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老人只是随意地回答道"无他,但手熟尔。"
之后老人便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将油倒入瓶口处置有钱币的葫芦,倒油过程中钱币上未沾有丝毫的油。面对这样的场景,陈尧咨只是"笑而遣之"。
在中学时,老师最后给我们讲授的道理都是世上无难事,孰能生巧耳,警醒我们要踏实打磨自己的本领,做到工多艺熟。
这也是我们对《卖油翁》这篇文章的初次认识,熟能生巧是我们直接从中吸取到的精华,这恰恰也是教材编者想要我们收获的心得。
2. 产生疑惑
整篇文章看似毫无问题,但关于选文最后陈尧咨"笑而遣之"的原因,我们一直理解都不深刻,作为一位位高权重的学者,陈尧咨如此肚量都没有吗?但如果他真的对老叟心服口服,那为何又只是"遣之"?
有的老师或许会直接解释说是因为陈尧咨过于高傲自负,他在文章是作者欧阳修所要批评的一个人,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就要牵扯到原文的最后一句话,也就是被教材编者所删去的一句话——"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
3. 云开月现,探究原委
接触了大量语文文章之后,我们都会发现其实很多说理性文章,常用手法便是卒章显志,那尤为重要的一句话何为会被删去?
关于删去原因我认为首先有受陈尧咨最后那一笑的影响。
如果编者不直接将最后一句话删去,我们就很难解释陈尧咨最后意味深长的那一笑,因为在最后一句中的两个例子其中是有不好的寓意,但作者欧阳修却认为三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这样下来,一篇文章思维逻辑就变得相当混乱,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深刻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编者就直接帮他们将糟粕去除,留取精华。
其中庖丁解牛讲述的是庖丁经过多年的不断练习,不用看牛,只需用精神去观察牛的肌理结构就可以完美的将整头牛宰好。
轮扁斫轮则是关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造车工人轮扁,他制作车的轮子,不像其他人会进行画图、打磨之类的一系列繁琐费劲工作,他可以直接抡起斧头就砍出了标准的轮子。
有一次他就在齐桓公面前讽刺齐桓公只知读已逝圣人的书,圣人的书其实并没有什么用,还不如自己苦练的绝活。
因为他的绝活没办法著书讲解,他便片面地认为能写出来的东西都只是糟粕,没有什么学习价值。
其实看到这些历史故事,我们更多的是觉得他们三人都具有现代的"工匠精神",他们也都是十分值得学习的榜样。
但是庖丁解牛中有大量的唯心主义思想,轮扁斫轮中涉及到的"读书无用论"更是十分错误,如果让学生接触到了大量这样颠倒是非的言论,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
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思想的滑坡。为了让青少年们建设正确的思想世界,减少他们对这种言论的接触就成了教材编者所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教育就是要教出有用之才,作为教育从业者,他们自然是希望自己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积极正能量的事物,让他们向阳生长。
黑暗的东西是要等他们长大后,已经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之后再去了解,那是他们已经能自己判断是非,邪恶也不会轻易腐蚀其思想。这样的结果才是教育者真正想要的结果。
最后就是与文章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宋朝,历来推崇文人,在当时,武将、工匠、摊贩都是地位较低的一类人。
在幼时,陈尧咨练习射箭都会被母亲指责说"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技,岂汝先人志邪?"
由此可见,在文人家庭中,武将的本领只是被低劣的称为是"一夫之技",是没有大丈夫志向的表现。
所以在研究这篇文章时,有部分学者就认为,欧阳修写此篇其实并不是为了阐述熟能生巧的道理,而是站在文人的至高地位讽刺地位低下的武将和工匠,从而进一步说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
虽说道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推崇的,但是论证的过程实在是不值得学习。原文结尾的那句话也被认为看似是在类比,但实则是在反讽不读书之人。
在如今这个社会,"工匠精神"盛行,人人都是平等的,读书并不是为了抬高自己的地位,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达到一个修养身心的境界。
所以欧阳修原文的最后一句话确实是不适合出现在初中生的教材之中。受时代的局限,欧阳修在这篇文章的自我地位放得过于高,这与现实社会的风气也就格格不入了。
为了减少这样的学术争议,编者在编订教材时就把最后一句话删去,单纯的介绍陈尧咨和卖油老叟的故事。因为"熟能生巧"的道理仅仅放在这两人之间是完全说得通的。
其实不管是因为主旨的纯粹易懂还是学术争论的停战,删掉最后一句话都是教材编者所能选择的最佳解决方案。
只要《卖油翁》还是一篇能快速教会学生道理的一篇文章,那么它当之无愧就是一篇很值得入选教材的佳作。
为了教材的编订编者也是呕心沥血,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减少对原文意思的破坏,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希望我们大众能对此持有理解心态。
文/文史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