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的通知,围绕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学工作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
《意见》要求,各职业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坚持类型特征、内涵发展,建立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多元共治的质量保证机制,形成办学特色,打造质量品牌;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发展格局;坚持工学结合、因材施教,强化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着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升学观,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意见》指出,职业学校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紧密对接我省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建立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推动每所职业院校聚焦服务2-3个主导产业,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淘汰供给过剩、社会需求度低的专业,重点打造750个左右省级示范性专业点,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精准匹配,实现专业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
《意见》指出,要重点提高认识实习、跟岗实习教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着力探索分阶段、工学交替和虚拟仿真的跟岗实习方式,重点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和认同。高等学校应结合学生升学需要,有选择性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采取分阶段实习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实习需求,推进校企共同开发实习课程,提高实习质量。严格落实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和实习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实习环节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做到实习备案、保险全覆盖,严禁学校和企业向学生违规收取实习实训费用、严禁中介参与学校组织实习教学、严禁克扣学生实习报酬。聚焦薄弱环节,重点支持建设10个河南省职业院校综合实习和能力拓展基地。
《意见》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要严格落实师资队伍各项标准要求,配齐配强各类课程教师。严格执行教师全员轮训制度、企业实践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管理机制。到2025年,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评聘办法,建立健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兼互聘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引进机制,畅通从行业企业引进和聘用高层次人才的渠道。开展与境外职业学校的师生互派互访活动。
详细内容
展开全文
一起来看全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43号)、《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2〕65号)和《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办〔2022〕35号)精神,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着力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工作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坚持类型特征、内涵发展,建立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多元共治的质量保证机制,形成办学特色,打造质量品牌;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发展格局;坚持工学结合、因材施教,强化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着力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升学观,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扎实做好思想政治课这一个关键课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实效。深化拓展思政课课程体系,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创新课程思政改革,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遴选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练兵大比武和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统筹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教育。坚持德技并修,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素质能力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赛等竞赛活动。
三、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
(四)优化调整专业结构。紧密对接我省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建立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推动每所职业院校聚焦服务2-3个主导产业,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品牌。开展职业学校精准服务产业发展论证和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论证工作。启动实施传统专业提质计划、新兴专业扩容计划、未来专业培育计划、特色专业赋能计划、骨干专业升级计划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优化五大计划”,淘汰供给过剩、社会需求度低的专业,重点打造750个左右省级示范性专业点,推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精准匹配,实现专业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
(五)建立健全专业体系。主动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对照新专业目录的各项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要求,加快推进专业建设高端化、低碳化、数字化改造,实现从专业名称到专业内涵的全面升级。优化专业定位,推动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晰,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一体化贯通衔接。
(六)发挥专业集群优势。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学校服务产业领域定位和自身办学优势,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重点建设若干服务区域重大产业布局的骨干专业群。探索推进“以群建院”“以院建群”,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主动服务“一县一省级开发区”改革,对接开发区主导产业培养技能人才、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学校专业群建设水平和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深耕优势专业,主动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的需要,推进建设一批产业亟需的职业本科专业。
四、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七)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规范制订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接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岗位需求开发课程,整合重构课程模块,结合学情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精准实施教学,推进“课堂革命”。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引导和鼓励教师关注真实课堂,潜心教书育人,打造一批优质课,遴选推荐一批职业教育“课堂革命”典型案例,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向课堂教学改革倾斜。
(八)打造高水平教学竞赛平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健全教学竞赛体系,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坚持面向人人,办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职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等教学竞赛活动,为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艺的平台,持续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以系统观念建立健全省级、市县、学校三级教学竞赛推进机制,强化教学竞赛资源转化与应用,推动教学竞赛活动全员化、教学化、体系化。
(九)大力开展职业培训。落实职业学校并举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的法定职责,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不断提高证书专业覆盖率和毕业生取证比例,实现书证融通。优质职业学校年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以上。 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十)巩固深化产教融合。坚持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学校教学的基本模式,持续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培育一批省级示范性产教融合型职业学校,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升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水平。健全多元办学格局,重点打造一批混合所有制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探索职业教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加快推进20个省级骨干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加强省级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建设,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十一)创新校企合作载体。鼓励和支持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课教材、实习实训教材等,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工匠实验室等。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和“百校万企结对发展行动”,加强学校与优质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一批省级示范性校企合作项目,不断提高校企合作层次和质量。全面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培育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学徒制示范典型,开展“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校企联合培养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
(十二)提高实习教学质量。重点提高认识实习、跟岗实习教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着力探索分阶段、工学交替和虚拟仿真的跟岗实习方式,重点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和认同。高等学校应结合学生升学需要,有选择性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采取分阶段实习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实习需求,推进校企共同开发实习课程,提高实习质量。严格落实《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发改委 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的通知》(国市监竞争发〔2022〕11号)等关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学和实习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实习环节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做到实习备案、保险全覆盖,严禁学校和企业向学生违规收取实习实训费用、严禁中介参与学校组织实习教学、严禁克扣学生实习报酬。聚焦薄弱环节,重点支持建设10个河南省职业院校综合实习和能力拓展基地。
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十三)提升教师队伍“双师”素质。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创新师德师风建设新模式。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持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教学名师、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开展国家级、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遴选推荐工作,着力培养一批职业教育名师。严格落实师资队伍各项标准要求,配齐配强各类课程教师。严格执行教师全员轮训制度、企业实践制度,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管理机制。到2025年,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60%以上。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评聘办法,建立健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校企互兼互聘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国(境)外高水平专家引进机制,畅通从行业企业引进和聘用高层次人才的渠道。开展与境外职业学校的师生互派互访活动。
(十四)规范和加强教材管理。贯彻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严格教材审核与选用,规范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规划教材。鼓励聘请行业企业技术技能人员参与专业(技能)课教材的开发,及时吸纳行业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创新教材样态,建设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省级规划教材,开发一批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和数字化教材。
(十五)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支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普及“理论+实践”一体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广泛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落实教育部《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分批开展省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加速推进智慧校园的升级改造,推动优质数字资源交互应用、开放共享。加快建设省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平台,重点开发、建设100个左右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000门左右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开展教师信息化全员培训。
七、完善教育教学保障机制
(十六)全面加强党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对职业教育工作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职责。职业学校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每学期至少要听取1次教学工作专题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学校成立教学工作委员会,校(院)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
(十七)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运行、常规管理、质量保障等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学校教学组织建设,优化教学组织机制。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保障专业(群)教学教研工作。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定期开展管理能力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培训
(十八)健全教学评价和质量保障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共同参与的教学评价机制,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严把毕业出口关,落实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保证毕业要求达成度,坚决杜绝“清考”行为。开展职业院校教学质量抽查工作,重点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业水平、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实习实训教学质量、毕业生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抽查抽检。深入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健全教学督导人员机构,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评课制度,保障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落实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做好质量年报的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
(十九)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各地要落实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的要求,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体制,逐步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职业学校要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教学投入,人员、经费、物资优先保证学校教学工作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控制和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十)加强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职业学校要建立专门的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强化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对学校改革发展、教学改革的决策支撑和工作指导功能。坚持问题导向,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支持专业带头人参加学术交流、专业研讨活动。按程序设立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机制,为教师成长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力争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教科研成果。
更多入学转学问题,关注微公号:郑州择校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