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读书君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热闹的春节之后的延续,人们普遍将元宵节视为春节的正式尾声和结束。
元宵节之所以被称为元宵节,是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古人称夜为“宵”,所以人们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每年的这个时候,民间都有各种闹元宵的习俗活动。在这一天的夜晚,街上到处都被点放上了彩灯,人们热闹地出门赏月、燃灯放鞭炮,猜灯谜,吃汤圆,和家人们一起共度元宵佳节。
值得一提的是,元宵节还是中国的情人节。
01 中国的情人节
提起中国的情人节,很多人想到的是七夕节,然而,实际上七夕并非是真正的情人节,而只是商家们炒作出来的。七夕节其实是“女儿节”,中国真正的情人节,其实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展开全文
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北宋文豪欧阳修曾写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里写的就是元宵佳节的场景。光从文字中看,大体就能感知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浪漫的意境氛围。
古代是一个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平日里女子被要求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元宵节是一年中难得的能够外出的机会。
在元宵节这一天夜里,男女老少出门赏灯看月,平日里被封建礼教约束着的年轻的男女趁着赏花灯的机会,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和意中情人一起赏花灯,逛夜市,好不热闹。
元宵节是一个浪漫的日子,历史上与之相关的不少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这一天。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和赵明诚就是相识于元宵节的灯会,当时赵明诚对李清照一见钟情,邀请其一起赏灯会,猜灯谜,李清照也对赵明诚的才华倾心不已。回去之后,赵明诚茶不思,饭不想,思“清”不已,便和父亲表明了心意,两家又刚好是门当户对,很快就名正言顺结了婚,成为了伉俪。
又比如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与江南才子徐德言的故事。
相传当年南朝陈覆灭后,乐昌公主被虏北上,在离别之际,她怒将一面镜子摔成了两半,一半给自己,一半留给夫君,约定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在长安街市上沿街叫卖铜镜,以便找到对方的下落。
后来,乐昌公主成为大将杨素的歌姬,杨素知道了两人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后,成全了两人,夫妻终于得以相见团圆。
在古代,元宵节是一个重要的习俗节日,备受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明朝时,这个节日更是被推上了顶峰。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了体现大王朝的盛世,元宵节的时间有10夜之久,从正月初八开始就进入到了元宵节,直到了正月十七,闹元宵才走到尾声。当时,元宵节成为了人们最受人们追捧的节日之一,几乎“家家走桥,人人看灯。”
如今,时过境迁,元宵节虽然已经不再是年轻男女们重要的约会节日,但是元宵节的节日意义依旧受到重视。
02 元宵节的由来
避灾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很多凶猛的禽兽,四处伤人,攻击家禽家畜,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为了保卫家园,人们纷纷拿起武器,组织起来一起围剿禽兽。此时,天上的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临在人间,被不知情的民众意外给射死了。
天帝知道了消息之后,龙颜大怒,马上下旨,于正月十五派天兵下到人间放火,将人畜财产统统烧毁。
天帝善良的女儿得知消息后,不忍心看到人间无辜的老百姓受难,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降临人间,将消息告诉给了人间的老百姓。
老百姓听闻了消息后,惊恐万分。之后,一位智者说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连续三天,每家每户都点上灯,张灯结彩,燃放烟火炮竹,如此一来,天帝就以为人间百姓都被烧死了。
听完建议后,老百姓纷纷点头赞同。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看,发现人间一片通红,到处是响声和熊熊燃烧的火焰,心中的怒气终于泄下。就这样,老百姓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从此之后,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会点上长灯,燃放烟火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纪念“平吕”说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了纪念“平吕”而设立的。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渐渐掌权,独揽朝政,将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廷里的老臣、刘氏宗室都害怕吕氏的残暴,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刘邦的儿子刘恒被拥立登基,称为汉文帝。刘恒深感国泰民安、太平盛世的江山社稷来之不易,便将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了与民同乐的日子。从此每逢正月十五不管是京城还是市井小巷,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点上灯笼,以表庆祝。
03 读书君说
作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元宵节的节日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挂灯彩,花灯、猜谜外,还包括了赏花,观鸟斗虫,逛花市等等。俨然,元宵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承载的节日习俗的文化意义是无比重要的。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节日,它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中,不断增加和丰富着人们对各种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寄托。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