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有一期三农节目,叫【张捷聊三农之四】,张捷的主张是:中国只能是走农垦模式,不能是小农模式。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是一种典型的二选一逻辑谬误。他的思想主张,无视了第三种甚至多种可能的存在,把选择范围局限于农垦模式和小农模式两个,不恰当地要求在二者中择一个。实际上,中国的农业模式有很多。所以,他这个主张是站不住脚的,是错误的。
三农的内容包括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就是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民间的提法是农业现代化,国家的提法是乡村振兴。国家的提法呢,内容全面一些,层面高一些,格局大一些。所以,这一节我就沿用国家的提法,叫乡村振兴好了。
农垦模式只适合平原地区,在山区、丘陵地带就不适合。有的地方它根本就没有耕地,只有绿水青山,你要他怎么办?开机器种地不现实。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是: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亿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亿人,占36.11%.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生态多样,不同地区乡村面貌差异较大。我们国家现在有行政村大约70万个。它们所处的地理地势各不相同,有高原有平原,有山峰有峡谷,有坡地有盆地,还有丘陵。气候、土壤、水源都不一样。单一的农垦模式不能解决中国5亿农民的就业的问题,也不能解决5亿农民共同富裕的问题。同理,单一的小农模式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全文
★所以,乡村振兴要量体裁衣,专门定制。
要振兴乡村,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我们在强调规划先行、统一部署的同时,也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地域性,不能搞一刀切。们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经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模式,使乡村景观丰富化、本地化、中国化。我们的农村情况复杂,不同的情况要用不同的政策、不同的模式。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要突出现代化气息,自然生态好的农村要守护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历史文化比较悠久的农村要注重对历史遗产的挖掘和保护,不适合生存的农村则要实施生态移民、异地搬迁。要振兴乡村,就要注重本地特色,尊重文化的不同,才能让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千里江山图”浮现于广袤的乡野大地,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对于我们的农村、农民和农业的未来,国家是有顶层设计和划远景规划的,是有制度依据和法律保障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同样要有中国特色。
★乡村振兴的路线选择:乡村振兴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如果没有城市的消费牵引,农村的生产力再高,生产关系再好,你的产品和服务卖不出去也没有用。乡村振兴,必须要与城市协同联动,融合发展。只有我们不断的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才能站在新时期的乡村历史坐标系上实现乡村振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城乡发展一体化分别作出重大部署,初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发展框架。但是城乡发展的融合水平还有待提高、城乡二元分割的结构仍然存在。只有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展,才能推动城市和乡村协同、健康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我们依靠什么力量来振兴农村?——乡村振兴的人力支撑。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我们必须依靠的力量是亿万农民兄弟。
在中国历史上,乡村的每一次变迁,都是人气的大汇聚。乡村振兴需要巨量的人才资源,这巨量的乡村建设人才从哪里来呢?首先,振兴乡村要靠领头带队的省市县乡村这五级的党委书记。这五级党委书去抓乡村振兴,人人都是领头人,既要真抓实干,还要带着队伍一起干。其次,振兴乡村要靠亿万父老乡亲。农民群众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他们最清楚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乡村,最憧憬尽快建成怎样的乡村。振兴乡村的过程中要更多依靠乡亲们,要多听乡亲们的声音,要多听他们的意见。再次,振兴乡村要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要加强三农工作队伍的配备、管理、使用,要让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让三农工作者在农村广阔天地磨练、成长。最后,振兴乡村要靠创业创新的懂科技的三农人,有科技的加持,乡村振兴就会插上翅膀。快速成长的新农民群体,是改造乡村的重要促进力量。
★中国的乡村振兴,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手笔、大写意、大制作,需要巨量资金,钱从哪里来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此作出具体部署,明确要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并从增加财政投入、拓宽资金渠道、提高金影服务水平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具体到实践中的每一个乡村可能会面临完全不同的资金问题,有的可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剂获得资金支持,有的可以通过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的可以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有的还可以通过一事一议,以奖代补、投工投劳等方式吸纳农民参与建设、管理、看护。
★要振兴乡村,就要发展乡村的相关产业,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要产业兴旺,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首先,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产业,应当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度,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集体的所有成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应当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开展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确保农民的利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坚持农民权利不受损,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要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支持农民创新创造,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确保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真正让农民成为改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既要体现集体优越性,又要调动成员积极性,引领农民增产增收。
其次,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供销社、邮政局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每一个乡村,健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稳定衔接机制,建设能够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创意经济、特色农业、民俗文化产业。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给农民提供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占大头。财政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较小,但是增长较快。
★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护小农户的利益,不能一味的只是照顾大户。
我们的目标是农业现代化并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但是,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中,小面积小规模的兼业农户仍然会占绝大多数,他们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所以说,如果没有小农户的现代化,那么就不可能有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小农户不仅是农业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因此,新时代乡村振兴,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携手小农户、尊重小农户、保护小农户的权利,更不能一味做大户。要谨防国家公共投入过度流向大户,防止农村产生新的贫富悬殊。我们在引导工商资本下乡的同时,既要尊重老板,也要尊重老乡。在资本与乡村资源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保护普通小农户利益,同时也要防止资本对农村资源的掠夺。当然,我们也要尊重资本的合理诉求。
★要产业兴旺,就要以农民为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我们要统一筹划、全面照顾,培育新型农业国有产权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服务社会化,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收。发展多样化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精细化和专业化程度。注重发挥新型农业国有产权主体的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市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方针、政策。
★在发展产业搞经济的同时,应继承、吸收、创新传统乡村文化,建设新时代的乡风文明。我们既要物质文明,又要精神文明。
建设新时代的文明乡风,我们还要继承和发扬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往往表现为各种民间文化,其范围包括: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俗事物。民间的物质文化是由人类的衣食住行和手工艺制作等物化形式组成,如民居、服饰、农耕方式等。民间的社会文化是指氏族、家族、宗族、村落、乡镇、集市及各职业行业社团等民间组织形式,这些社会组织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维系民间人际关系的纽带。民间的精神文化即民间意识形态,包括民间信仰、伦理、道德、文学和艺术等。信仰如“忠孝仁义”。伦理如“尊老爱幼”“落叶归根”。道德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文学方面比如《活着》这本书就写的不错。艺术方面可以了解一下农村的竹编草编、木雕、石刻。民间的口头语言主要是指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方言、口头文学比如评书、说唱艺术。
乡风文明建设要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形成时代特色。乡风文明不仅要传承优秀的家风、村风,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包含了“五位一体”和“五大发展理念”等文明乡风建设的新内容。
新时代的乡风文明要实现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融合。不仅要体现乡村传统民俗、风俗等乡村文化,也要让农民享受现代城市文明。
新时代的文明乡风建设要体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文化自信,首先要体现在乡村文化的自信。中国乡村是文化宝库,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中国的文明乡风建设在吸纳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要对世界文明作出中国贡献。
★在我的眼里,在我的心里,中国乡村的终极愿景是这样子的:在华夏大地上,所有的乡村,环境优美,百业兴旺,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裕。邻里和谐,文明礼貌,工作生活井然有序。乡村与城镇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