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雷锋日”前夕,中宣部命名第八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贵阳市花溪区萤光公益志愿者中心入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花溪萤光公益志愿者中心,走进这一颗颗充满爱与力量的“螺丝钉”。
这是一支青春的队伍。
这是来自青春的呼唤。这里有朝气、有活力,这里有关心,这里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
一批一批的志愿者在这里成长,他们离开校园后,继续对公益事业保持着不间断的热情。这里,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善良、热心和关爱的种子。
韶华易逝。但是,公益的力量和关爱的热情会影响人的一生。
(一)
一切来源于2015年的一个决定。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大一新生李伟面对校园内的种种学生社团陷入了沉思。有关创业的、音乐的、演讲的、计算机建模的......却没有一个能帮助到其他人、关于公益事业方面的学生社团。在参加过一次公益活动后,李伟感觉到了内心对善良与关爱的感召。既然没有,能自己组建一个吗?
李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没有责怪他异想天开,给与了积极回应。既然没有人想到,那么你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这下,自己的心愿得到了实现,肩上也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副担子。“坚决要把社团好好地做下去!”李伟在心里暗暗较劲。
在贵州城市职业学院团委的指导下,李伟组织创建了公益社团,以实际行动阐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刚开始,社团只有寥寥几个同学参加,力量也很单薄。李伟就带领着同学们从身边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下,公益社团也越走越远。
经过同学们的不断努力,每年5月、12月,萤光公益定期深入贵州大山,开展“教育关爱·山区助学”项目,这是他们正式开始运作的第一个项目。
虽然一开始很吃力,但大家做得很认真。没有资金,就千方百计通过社会志愿者和企业搭桥,做好对接和宣传。没有人手,就发动身边的同学加入志愿者队伍,反复向他们传递“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从最初的几个人,慢慢发展到几十人、两百人、五百人......越来越多的学生团结在公益社团的周围,队伍逐渐壮大了,能调动的公益资源也越来越多。
展开全文
很多大学生毕业离开校园后,仍然和社团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积极为社团提供各种资源和便利,开展了很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016年,李伟组织的爱心志愿社团正式更名萤光公益协会。2018年4月,萤光公益协会经过不断努力,联系到国酒茅台青印公益联盟出资119万元援建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松营小学,是协会建立以来的最大“手笔”。
在2021年5月,萤光公益协会如约前往六枝特区簸箕田小学,为小学更换了107套双人课桌椅,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失依儿童、空巢老人家庭发放大米800包、温暖水杯214个、笔记本套装225套、公仔214个等爱心物资。这次活动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几年来,萤光公益协会深入我省服务33个县(区)22280人次,42所小学16920人次、38个敬老院5360人次。共发放爱心物资总价值为651652元,为312户家庭拍摄了全家福。同时,他们每年还定期前往南明区后巢乡、云岩区西瓜村、南明区中曹司等地开展关爱随迁子女行动。
(二)
2022年1月6日,在花溪区文明委、花溪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萤光公益注册登记为民办非社会公益机构,更名为贵阳市花溪区萤光公益志愿者中心。
从驻花溪高校的一个社团,到扎根花溪、服务花溪,萤光公益志愿者中心进行了很大的转变。2022年10月,李伟接到贵阳市民政局印发《关于支持新成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后,组织人员协商申报,在贵阳市民政局、花溪区民政局、花溪区文明办、燕楼镇党委(政府)的多方协调支持下,经过1个多月的时间,组建成立了花溪区燕楼镇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燕楼镇的孤老、儿童、残疾人、困难群体提供公益服务。
“老人家,生活上有什么不方便吗?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给我们说”,社工站的工作人员在燕楼镇社事办的指导下,逐户拜访困难家庭,结合活动前走访调查数据,初步了解了燕楼镇重点人群的基本情况。
走到每一户,志愿者都会和老人、儿童亲切沟通交流,详细询问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生产生活、医疗保障等情况,倾听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虽然社工站刚刚成立,但是很快就和群众建立了亲密的联系。接下来,在事前掌握数据的基础上,社工站将为困难群体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让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一路走来,李伟也收获了很多荣誉。他先后被授予贵阳市“五星级优秀志愿者”;毕节市“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2022年荣获国际中国公益事业大典2021年度“爱心大使”等称号......
扎根花溪,李伟和他的团队又踏上了新征程。(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