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张作霖,出身贫民,起自草莽,经过多年的奋斗,竟然成为了声名赫赫的东北王。个人的能力和权谋当然是其成功的基础,但其人生中几个重要的节点,他做了正确的选择,才造就了日后的如日中天。这就应了那句话,努力是必须的,但是有时候人生的选择比个人努力更重要。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即光绪元年,生于奉天海城县,祖籍河北大成县(有一说是山东,但据张学良讲,祖籍属河北)。因家庭贫困,从小没读过什么书。在他13岁时候,父亲张有财因为赌博被人打死,全家没了依靠,和母亲只好到外祖父家混饭吃。张作霖也由于生活所迫,小小年纪走上谋生之路。据说学过木匠,蒸过包子,后来跟人学了兽医,也算有一门手艺,开了一个兽医庄,就这样混了好几年。
张作霖的第一个人生转折,是选择入伍从军,从一名兽医成为一名军人。1894年,即光绪二十年,时年19岁,张作霖作出了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恰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张作霖弃医从军,投在宋庆所部,参加了对日作战,后来还升任哨长。这种身份的转变,对张作霖的影响无疑的巨大的。虽然服役的时间并不长,但让他积累了初步的军事经验,懂得了军人和战争,更锻炼了他的勇气和胆略。
张作霖的第二个人生转折,是选择成立保险队,从一名普通老百姓成为一支队伍的领导人。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战败后,张作霖回到老家,成为了当地的风云人物。赵家庙的地主赵占元把二姑娘许配给他,这就是张学良的生母赵春桂。没有从军的经历,可以想象,张作霖不可能娶到地主家的千金。也正是在老丈人的支持下,不甘心过平常日子的张作霖成立了保险队,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张学良在晚年的访谈中,介绍过什么是保险队。他讲:“人家说张作霖是土匪,其实我父亲不是土匪,是成立武装给附近老百姓保险。”当时兵荒马乱,土匪横行,保险队的职责就是保护附近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地主和村民集资出费用。通俗点说,就是收保护费。
展开全文
晚年张学良口述历史
成立保险队,也是张作霖一个重要的身份转变,让他有了自己的势力和活动的舞台,这是日后他被招安的基本条件。
张作霖的保险队伍纪律严明,对治下的村子秋毫无犯,当地村民也算是安居乐业,这给张作霖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张学良晚年说:“为什么东北的老百姓对我父亲那么好?因为我父亲从来没有刮过地皮。”
张作霖的第三个人生转折,是选择被招安,从不被政府承认的私人武装头目变成了国家的正式军人,成为正式的政府编制。按现在的话讲,叫进入了体制内。
成立保险队后几年的时间,张作霖的实力在不断增长。但是保险队属于民间的自发组织,政府是不承认的。甲午战争后,社会渐渐平稳,张作霖是个有野心的人,日后要何去何从呢?靠着这些年积累起来的良好声誉,在当地商会和士绅的推荐下,张作霖拜见了新民府知府曾韫,并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曾韫同意对张作霖的保险队进行点编,也就是“招安”。张作霖摇身一变,成为新民府巡警前路游击马队帮办(副营长)。第二年,升任管带(营长),他原来手下的一帮绿林弟兄,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等,均升为哨官(连长)。
其后,张作霖充分发挥了其纵横捭阖的权谋本领,赶走了新民府巡警局长王奉廷,诱杀了辽西巨匪杜立三、田立本等,在部队中不断升迁。到1906年,升任统带(团长)。次年,更升任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成为东北旧式军队中,举足轻重的五股重要力量之一。
其后从1908年开始,张作霖帅部,经过多年征战,终于平定了被俄国人收买的蒙古叛匪,击毙匪首白音大赉,生擒匪首牙仟,并大败匪首陶克陶胡,狂追800里,将其赶入了俄国。危害东北边疆多年的蒙患,终于平息,张作霖功不可没。
张作霖的第四个人生转折,是辛亥革命后,带兵进入奉天省城,支持保皇派,镇压革命党。
1911年10月爆发了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奉天的革命党人及新军军人大受鼓舞,积极响应。当时的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惊慌失措。此时嗅觉灵敏的张作霖抓住时机,私自带领步兵骑兵7个营的兵力进入奉天省城,得到了急需支持的总督赵尔巽的重用,让其统领15个营的兵力。张作霖此时成为了奉天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革命党人和新军首领蓝天蔚经过商议,幼稚的企图通过和平方式进行革命,手段就是召开咨议局会议,逼迫赵尔巽承认脱离清庭,宣布独立。在张作霖的军事保护下,赵尔巽欣然赴会。待蓝天蔚慷慨陈词以后,张作霖站起来一拍桌子,“我反对”,随后掏出手枪,“啪”的一声摔在桌子上。会场四周张手下的人,也纷纷掏出手枪。蓝天蔚一帮人一看形势不妙,只能纷纷退出会场。随后赵尔巽解除了蓝天蔚的协统(旅长)职务,张作霖则当上了保安公会军政部副部长,获得了军事实权。
张作霖接着又暗杀了革命党人张榕、宝琨和田又横等人,在赵尔巽的表奏下,朝廷又任命张作霖为关外练兵大臣,赏项戴花翎,授为统制,兼奉天巡防营总办。
张作霖的第五个人生转折,是讨好巴结袁世凯,施展权谋,排除异已,终成东北王。
在清帝退位,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之后,张作霖又极力讨好巴结袁世凯,急不可待地发电表示,应推举袁世凯做正式大总统。张作霖亦步亦趋地紧随袁世凯,频频表忠心,深得袁世凯的信任。
1912年9月,袁世凯对东三省军队进行了改编,任命张作霖为27师师长,陆军中将。张作霖手下的兄弟们也一概鸡犬升天,孙烈臣、张景惠、张作相、汤玉麟等纷纷提升为旅长、团长。27师名为国家军队,实际成为了张作霖的私人武装,成为东北最重要的军事力量。张作霖时年38岁。
此时张作霖主要还是控制着奉天省(辽宁),他当然不能满足。1913年3月,国民党人宋教仁遇刺身亡,袁世凯主要精力要对付南方,于是在北京专门召见张作霖,对其封官许愿。张作霖也利用这件事作政治操作,扩大其影响力,甚至不把奉天将军张锡銮放在眼里。张作霖掌握着兵权,社会影响又那么大,对张锡銮造成巨大压力,而且年已70多岁了,最后迫不得已主动向袁世凯请求调离。但袁世凯又调来其亲信段芝贵继任,张作霖并未如愿上位。
1915年8月,段芝贵被授予镇武上将军,节制奉天、吉林、黑龙江军务,兼奉天巡按使。段芝贵军人出身,并有恩于张作霖,张作霖此时只能韬光养晦,以待时机。
随后在袁世凯称帝的过程中,张作霖也是卖力表现。带领人马荷枪实弹,监视奉天国民代表大会的所谓表决,得到了一致赞成袁世凯称帝的结果。在段芝贵联合各省将军密电袁世凯“劝进”时,张作霖更不甘人后,发电表态:“如帝制不成,死不再生。”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中华帝国,恢复帝制,自称皇帝,遭到全国一致反对。称帝83天后,袁世凯被迫宣布所谓退位,恢复共和,仍为大总统。
张作霖借此机会,声称奉天将军段芝贵积极拥护帝制,为袁世凯称帝的祸首,军队要求惩办,并表面上假意维护段芝贵,劝其离开。同时暗中联合28军军长冯麟阁,演了一出兵变的把戏。段芝贵被迫逃离奉天,并将权利交由张作霖代管。
排挤了张锡銮,驱赶了段芝贵,此时张作霖鼓动社会各界,大造舆论,鼓吹“奉人治奉”。由于段芝贵离开奉天时,张作霖假惺惺地送行,又送段氏父子大批礼物,蒙在鼓里的段芝贵认为是张救了他一命,对张作霖颇有好感。于是在段芝贵的推荐下,1916年4月22日仍是总统的袁世凯决定任命张作霖为奉天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奉天巡按使。张作霖终于如愿以偿,时年41岁。
袁世凯于6月6日病死,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随后进行地方官制改革,张作霖的职务于7月6日又改称奉天督军兼奉天省长。
此时奉天还有另外一支重要的军队,就是冯麟阁的28军。张作霖对其又拉拢又打压,分化瓦解。适逢张勋复辟,冯麟阁因错判形式,进京觐见溥仪,参与了复辟运动,后被段祺瑞政府以“反对共和”为名逮捕,后因为张作霖的帮忙才被释放,被授予一个闲差。张作霖及时接管了28军,把自己的人原为旅长的汲金纯,提升为师长。
此时张作霖控制着奉天省,又控制了东北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已经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1917年7月,张作霖举荐了自己的亲家和老乡鲍贵卿。北京政府遂任命鲍贵卿为黑龙江省督军,兼署省长,加陆军上将衔。黑龙江纳入了张作霖的控制之下。
1918年9月7日,时任总统徐世昌任命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掌管三省事务,有权向北京政府建议东三省的人事安排。张作霖认为控制吉林省的机会来了,于是在1919年6月电请徐世昌,请求将时任黑龙江督军鲍贵卿调任吉林省做督军,将自己的亲信孙烈臣任命为黑龙江省督军。
时任吉林督军的孟恩远在部下的鼓动下,不愿交权,想要武力对抗。张作霖立即派孙烈臣率大军向吉林进发。孟恩远自知实力不济,在张的军事压力下,同意交权,带着大批财宝去天津当寓公了。
吉林省终于也纳入张作霖的控制之下,张作霖正式成为东北王,时年44岁。
成为东北王后,张作霖日后的一些重要事件:
1920年,45岁,参加直皖战争,帮助直系攻击皖系。
1921年,46岁,被任命为蒙疆经略使,辖热河、察哈尔、绥纷河三特区。
1922年,47岁,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果失败,随后宣布东三省独立,自任保安总司令。
1923年,48岁,扩建奉天兵工厂,成立东北大学。
1924年,49岁,第二次直奉战争,战胜后,推举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1925年,50岁,奉军进入上海。张作霖和奉系的势力达到鼎盛时期。
1926年,51岁,在北京会见吴佩孚商定讨共计划,收编孙传芳,在天津蔡园召开军事会议,组建“安国军”,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
1927年, 52岁,在北京屠杀李大钊等革命志士。组成安国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末代国家元首。
1928年,53岁,北伐军蒋、冯、阎、李各部围攻奉系。日本公使芳泽谦吉劝其退回东北,并逼迫其在《满蒙议定书》上签字,遭到拒绝。6月4日,张作霖乘火车返回东北,被日本人所害,命丧皇姑屯 。
一代枭雄,东北王张作霖,从此成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