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口 站上 并存 机遇 宇宙

幻界元宇宙 | 虚拟数字人站上风口,机遇与挑战并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3-03-18 02:51:03 浏览2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借着元宇宙的东风,虚拟数字人产业的火爆丝毫未减,从互联网公司、央媒到政府,各行各业都不乏虚拟数字人的身影。这个曾被视为“边缘化”和“非主流”的行业,如今已进入主流市场,IDC在《中国AI数字人市场现状与机会分析,2022》报告中预计,到2026年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102.4亿元。但在蒸蒸日上的表象下,数字人行业依然前路漫漫。

元宇宙时代,数字人成为大厂“标配”

有观点认为,虚拟数字人是伴随元宇宙的概念起来的,但其实数字人的概念比元宇宙出现的时间更早。

早在2007年,日本公司Crypton Future Media就借助“初音未来”这一角色在年轻人心中打入“虚拟偶像”的烙印。尽管“元宇宙”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发布的科幻小说《雪崩》,但直到2021年,社交软件巨头Facebook更名为“Meta”后,元宇宙才开始真正走入大众视野。

今年6月,胡润百富发布了《2022胡润中国元宇宙潜力企业榜》。在元宇宙关联产业领域中,甄选出最具发展潜力的200强企业。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百度、网易、华为、歌尔股份、小米集团、中兴通讯、京东集团、字节跳动、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浪潮信息、联想集团、芒果超媒、三七互娱、三六零和爱奇艺进入“最具潜力20强”。

在榜单首席调研官胡润看来:“元宇宙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这就使得各个行业和公司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塑造自己的元宇宙,这也使得有些企业其实已经在从事元宇宙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了,但他们自己还身在其中不自觉。”‍‍

元宇宙概念爆火,虚拟数字人作为元宇宙的原住民也迎来市场热潮,根据亿欧智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国内虚拟数字人赛道投融资金额已超过去年,达到24.9亿元。各大互联网企业和创业者纷纷入局,试图力争一席之地。

2021年底,百度发布数字人直播平台“曦灵”,以全场景、大生态为定位,旨在借助产业链协同,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从而实现数字人普惠。目前,百度数字人已经实现多个商业落地场景,它的商业价值不只限于为企业制作数字人的技术服务费,还有多元衍生商业模式,如文博虚拟解说员“文夭夭”为IP与传统文化结合,发售了神兽主题、人面鲵鱼彩陶瓶等10个博物馆AIGC数字藏品,通过数字人+数字藏品的玩法,扩展到更大的商业空间。

展开全文

此外,百度还陆续打造了自己的虚拟IP,比如“希加加”、“度晓晓”、“龚俊数字人”等。一方面借助IP探索品牌营销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这些IP也是向外界展示技术实力的窗口,吸引合作伙伴加入。

腾讯也在去年底推出了数字人平台——云小微数智人平台,与百度强调全场景不同的是,腾讯聚焦服务型数字助手,关注C端,强调通过数字人与智能车载、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智能设备结合,为生活服务。

此外,还有一个场景,腾讯有着友商们无法追赶的天然优势——游戏虚拟偶像。游戏IP天然带有虚拟偶像的基因,为腾讯提供了孵化基础,比如《QQ炫舞》的星瞳、《和平精英》的吉莉、《王者荣耀》的无限王者团,它们均是从游戏NPC升级为虚拟偶像,通过“爱豆”的运营思路,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

阿里数字人的布局,优先从品牌营销方向切入,基于电商直播带货场景,为商户打造虚拟直播间,和真人直播相比,虚拟主播可以全天24小时带货、不会出现“逃税”和“翻车”风险、可控性强等优势,能帮助商家降本增效;此外,阿里还致力打造自己的虚拟KOL矩阵,将虚拟KOL作为元宇宙营销矩阵“人、货、场”中的“人”这一环,链接到更广阔的数字营销版图。

和其他大厂一样,字节数字人的布局也是“多点发力”:旗下火山引擎推出数字人定制平台、游戏品牌朝夕光年打造虚拟偶像A-SOUL,以及投资其他公司数字人。

其中,和乐华娱乐联合打造的A-SOUL虚拟偶像女团出道几个月,全网粉丝数便突破三百万大关成为顶流;线下活动也是场场爆满,应援排面不输任何一个当红爱豆团体,持有欧莱雅、华硕、肯德基、小龙坎、Keep等多个品牌的商业合作。本是前景光明的A-SOUL,却在今年5月意外“塌房”,伴随成员“珈乐”退团事件,字节被粉丝曝出“A-SOUL幕后演员遭受PUA、直播提成只有1%、底薪只有7000元、工作强度大等不公对待”,负面舆论沸沸扬扬,一夜之间失去了近20万粉丝。

事实上,纵观产业链全局,虚拟数字人已经不止BAT入局,华为云、京东云、科大讯飞、快手、商汤科技、小冰公司等科技大厂商,也纷纷加入。在建模、动作捕捉及渲染方面,也不乏Adobe、AutoDesk、Unity、Unreal等知名厂商的身影。

毫无疑问,一年前,互联网大厂们多处于概念规划阶段的数字人业务,如今开始从垂直的单一方向,向着从B端到C端,从虚拟直播到虚拟偶像,再到虚实结合的多点进发。

前景可期,面临四大挑战

虚拟数字人赛道的火热,源自其巨大的商业潜力。据量子位《2021年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测,到2030年,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其中,虚拟偶像类的演艺型数字人将占主导地位,约1750亿,虚拟员工类的服务型数字人约950亿。

而在虚拟偶像的细分赛道中,已经有人尝到了甜头。2012年诞生的洛天依,经过多年运营,已经走上了变现正轨:500张1280元的SVIP席演唱会门票,三分钟售罄;为腾讯游戏、三只松鼠、长安汽车等众品牌代言;在淘宝直播带货,有近200万人打赏,更有传言称洛天依直播坑位费高达90万,高出普通带货主播10多倍。

但蒸蒸日上的表象下,数字人行业仍显“稚嫩”。

其一,数字人制作和运营成本高,难以普惠。洞见研报《2022年虚拟人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虚拟人制作客单价在百万元以上,更高精度的甚至达到千万级。这和其建模、AI、动捕、渲染等技术花销巨大有关。虚拟偶像投入尤其昂贵,有媒体报道称,打造虚拟偶像的动捕设备和3D建模都需要成本,效果越好的设备和模型成本越高,超写实虚拟人的视频每秒成本在8000元至1.5万元区间。

其二,产业链割裂,不能高效协同,很难规模化。数字人制作是一个复杂体系,涉及到外在形象生成、内在AI驱动、后期运营等能力,一个企业很难包揽所有职能。而目前玩家大多各自为战,导致客户在应用数字人时,要整合多个公司完成,时间、沟通成本比较高,制约了规模化发展。

其三,表情捕捉、感知互动等关键技术不够成熟。当前数字人经常被诟病的一点在于,只有一个数字“皮囊”却没有“灵魂”,无法做到与人更自然的交互,更不具备“情感连接”。比如阿里推出的冬奥会宣推官“冬冬”,在和运动员交流时,就曾被指出“胳膊太僵硬了”、“面部表情很不自然”。

其四,商业化尚不成熟。虽然像洛天依这样的顶流虚拟偶像已经展示出商业价值,但这只是万中之一的存在。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有数万个虚拟偶像,实现盈利的却不足30%。同样在服务型数字人领域,也面临客户需求离散,需要定制化开发,短期内难以规模化盈利的变现难题。

在2D互联网向3D互联网的变迁过程中,需要虚拟世界跟现实世界之间高度融合,也为数字人带来了一个天时,在事关产品体验、事关市场供给以及商业模式下,数字人行业要想长续发展,将是一场合力。

对数字人背后的企业来说,要做的不是拉开一场众多参与者制造的数字人“竞赛”,而应该思考如何以优质的内容和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让数字人真正能够发挥价值、释放吸引力。

2022年,一款拥有独立算法的元宇宙社交项目“幻界”横空出世,这是一款面向偏向新一代年轻人的元宇宙社交活动平台,用虚拟化身建立脱离现实的社交网络,不仅把线下好玩的活动场景在虚拟场景中实现,还整合全新的交互方式,创造出各类的生动有趣的玩法。在这里,不再受到现实束缚,你将脱胎换骨,用全新的身份去体验不一样的人生!